接到屬下的報告,鄭和大吃一驚。他趕緊跑去給皇帝大哥請罪。

還是晚了一步,大明殿裡碎了一地的瓷器,跪了一地的大臣,至於太監和宮女們,則是跪在殿外聽候發落,因為裡面實在是跪不下了。

京兆尹王直跪在最前邊,他是首都南京城的最高長官。聽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則是受罪的羔羊。京城裡的貴人一抓一大把,就算倒下一堵牆,砸死的十個人裡面,有五個是皇親國戚,另外有四個官,剩下那個才是老百姓。王直夾著尾巴小心翼翼地混了八年,已經是大明朝建立以來堅持得最久的。

朱棣的咆哮聲之大,響徹雲霄:“食君之祿,為君分憂。你們都幹了些什麼?要是父皇的陵寢被盜,將來朕有何顏面見父親。王直,朕念你官聲不錯,留你繼續負責京城事務,爾懈怠否?”

王直跪在地上把頭磕得咚咚響,“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雖然郊區的治安不歸他管,但是作為京兆尹,出了問題他總要負責,普通的案子尚可逃避,這回的案子是通了天了。

兩個該死的盜墓賊打了長達兩百米的盜洞,已經把盜洞打到了金剛牆,他們用秘製的藥水一遍遍泡軟堅不可摧的墓牆,準備進到墓室裡面大肆盜竊太祖的陪葬之物。幸虧被巡查的守陵太監發現,否則,他的腦袋早就被掛到城牆上了。

別人家祖墳尚不可挖,更何況皇帝的祖墳?

王直被錦衣衛拖下去了。等待他的是罷官,奪爵,下獄,砍頭。這是皇帝親自督辦的案子,過程會行雲流水,過得非常快。家人得以保全,已是萬幸。

接下來倒黴的是九門提督,在後世相當於南京城防司令。九門提督是當初在靖難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李景隆。要不是這位仁兄在關鍵時刻獻出了自己負責的金川門,朱棣未必能快速地破了南京城,等各地勤王的軍隊到,局勢被傾覆也不是不可能。

他仗著自己是朱棣的親戚,又立下過曠世奇功,跪得直挺挺的,那意思彷彿是說:出事的是京郊,九門之內並無大礙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棣真是拿這個表兄沒辦法,這個草包帶領五十萬大軍包圍北平城,居然久攻不下,為朱棣收編三哥的軍隊贏得了時間。如果李景隆當時真的攻下北平城,朱棣只能在北方吃一輩子沙子了。

革職,沒寫上來認罪書,不給分配新的工作,也只能這樣了。畢竟當初獻城門的功勞還沒埋沒。

鄭和在門外站了不多會,朱棣已經處理完了眾人。坐在龍椅上生悶氣。錦衣衛指揮紀綱揉著屁股一瘸一拐地走過來,朝鄭和拱拱手道,希望大人體恤下屬的不易,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他是朱棣剛提拔的錦衣衛首領,本想新官上任三把火,誰知道讓一群毛賊破壞了安定和諧的局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