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太陽早早就來到了人間,照耀這個看上去祥和的大明王朝。當陽光轉過城門,轉過民居,轉過大街小巷照耀到漢王府門口的石獅子的時候,門吱呀開啟了。

門上赫然貼著一張門大的《尋人啟示》,上面的字個個都有鬥那麼大。不消說,這是沈京他們特製的。門房不敢怠慢,趕緊揭下拿給管事。管事也不敢怠慢,一溜小跑地拿給漢王朱高煦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混賬東西”朱高煦起個大早準備去城外檢校神機營,一看到這張大字報,好心情立馬就坐了過山車,瞬間跌到了谷底。

兩個僕役舉著這張好不容易才完整地撕下來的大字報,胳膊都抬酸了。但是漢王沒有要他們把這個收起來的意思,只好再堅持著,心裡卻把寫這個東西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罵遍了。

健壯的朱高煦像一頭憤怒的棕熊,在院子裡急速踱來跺去,一抬腳,把一個百斤重的石桌給踢了底朝天。

漢王妃急忙過來,勸阻道:“大王不必擔心,這件事跟我們沒干係,這個侄兒太沒邊了,找人的訊息都貼到大門上了。改天一定要在父皇那裡好好地告上一狀。”

告狀?有用嗎,朱棣對這個皇孫的重視人盡皆知。再說這件事肯定是下邊的人幹的,沒有打著朱瞻基的旗號,說到天,也就是個御下不嚴。這板子決計挨不到朱瞻基的身上,這漢王妃的主意太不高明了。

哼,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走著瞧,看你得意到幾時。

同樣的情景出現在尚書府的大門、侍郎府的大門、御史言官府的大門……除了皇宮,王公貴族的大門口都貼上了尋人啟事。

要說這件事都是沈京幹的,也不竟然。尋人啟事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走失親朋好友的人家仿照沈京的格式謄寫的,一時間,尋張三、找李四的帖子那是到處都是,當然了,賞金就沒有沈京出的高了,頂天也就是幾十兩銀子。更過分的是,有個尋找丈夫的帖子,上面沒有寫報酬多少兩銀子,而是寫著伺候恩公兩晚。一時為走卒販夫們津津樂道。

南京知府壽祖康哆哆嗦嗦地跪在金鑾殿上,今天不是早朝的日子,偌大的宮殿只跪了他一人。那個坐在龍椅上的人還在欣賞各式各樣的尋人啟事。當他看到那張尋夫帖的時候,怒氣一下子就躥了上來。一大堆紙啪地甩下了下去,錦衣衛辛辛苦心孤詣收集的尋人啟事瞬間鋪滿了壽祖康膝前的地面。

“怎麼回事?”朱棣喝問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問你,這都是誰幹的?”

壽祖康把牙關咬得緊緊的,都是沈京這個混蛋,居然來這一招,就是他先把這樣的大字報貼滿南京城的,這才引起民眾的紛紛效仿。最可恨得是,居然連王公大臣的門上也敢去貼,那皇帝能不知道嗎?

想到這裡,他直起身來:“啟稟陛下,都是水師學堂的沈京惹出來的禍端,臣這就去將他法辦。”

一旁伺候的太監黃泰暗暗著急。壽祖康這是昏了頭了,皇帝的意思是問你失蹤的人是誰幹的,沒問你大字報誰貼的,上面都有名有姓的,都標明了哪裡去領賞金了,你道皇帝不識字怎的,這個笨蛋。

果然,皇帝又一次被激怒了。這壽祖康如此昏聵,朕怎麼能把偌大的一個南京城交給這樣的糊塗蛋。“來人啊,把這傢伙送到刑部大牢,命有司嚴加查辦。”這下完了,壽祖康心想,這是欽案,皇帝發了話的,就算刑部耿大人是我的忘年交,也不敢徇私舞弊了。

壽祖康被侍衛帶下去了,朱棣還不解氣。吩咐一旁的黃泰。

“傳旨。命錦衣衛指揮紀綱嚴查此案,務必給朕一個交代,給百姓一個交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