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來過一次紫金山,難道這輩子都要住在紫金山了?

沈京一連看了好幾天的日出日落,風起雲不湧的日子,慢慢起了惆悵。閒暇之餘,把那紫金山逛了個遍。紫金山不高,主峰才448米,但山脈分佈極廣,其方圓約30公里,境內有三座山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一直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早在三國與漢朝就極負盛名。

其中的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便是南京歷史上最大的帝王陵墓——孝陵。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諡“孝慈”,故名孝陵。這座孝陵規模十分龐大,那真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和守孝陵的太監們相比,沈京他們看守的陵墓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受重視的程度上都差得多了。建文帝完蛋以後,樹倒猢猻散,所有的死忠粉都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偶爾有幾個逃過打擊的,也攝於新皇的淫威,不敢來祭祀。更過分的是,沒有敢上書給建文帝弄個像樣的諡號,所以帝王陵前的石碑上,竟然一個字都沒有。頗有前唐王朝武則天的風範。

沈京畢竟是年輕人,年輕人和年輕人就容易玩到一塊兒。沒過過久,沈京就成了大家夥中的一員。

每到黃昏時分,眾人下了差事,紛紛聚集在院裡聽沈京講故事,沈京一時就成了眾太監最歡迎的人。今天演播是市面上剛流行起來的施耐庵的小說《水滸傳》。

“今天講的是第三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沈京被圍在中間,前面居然還有一張小小的方桌,桌子上擺的一小塊木頭,方便沈京在關鍵時刻拍案叫絕。有好幾次,沈京說著說著自己把自己感動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人來到潘家灑樓上,揀個齊楚閣兒裡坐下。提轄坐了主位,李忠對席,史進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喏,認得是魯提轄,便道:“提轄官人,打多少酒?”魯達道:“先打四角酒來。”一面鋪下菜蔬果品按酒,又問道:“官人,吃甚下飯?”魯達道:“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酒保下去,隨即燙酒上來,但是下口肉食,只顧將來擺一桌子。”

剛說到吃,其中的一個小太監就來氣了,罵罵咧咧道:“這兩天吃得不是菜就是豆芽,嘴裡都……”話沒說完,後腦勺就挨了一巴掌,正待回過頭看看是誰那麼大膽。忽然發現眾人的眼光齊刷刷地射向他。

這是犯了眾怒了,其實說到這裡,眾人的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起來,有一個太監提議道,我們去膳房找點吃的吧。

“沒戲”,另一個太監反駁道,“膳房裡什麼都沒有,都快餓死老鼠了。”這位公公就是膳房裡負責給大家做飯的,他說沒有,自然是沒有了。

“雞”,一個小太監忽然說道:“村子裡有雞,我們何不去買些回來?”剛才打斷沈京說書的太監說道。又遭到眾人的鄙視,哪有錢啊?

是啊,哪有錢呢?雖然當太監也是有俸祿的,但是經過層層盤剝,到手的能有幾文?就算把錢湊齊了,大晚上誰能把雞賣給你。那些雞差不多是農戶的命根子,柴米油鹽都指望著雞屁股呢。

“我們去偷幾隻雞來吧,”一個賊眉鼠眼的太監出了個餿主意。一看就知道進宮以前做過偷雞摸狗的勾當。

“這個嘛”人群中年齡最大的太監沉吟片刻,正準備否決,看到眾人的目光都齊齊地射向他。“你們別看我啊,我可不參與啊。”這就是不肯背這黑鍋了。

“怕什麼,人死鳥朝天”,賊眉鼠眼的太監蠱惑道。

“你有那玩意兒嗎?哈哈哈”眾人笑道。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

太監的傷心事吶,首先就是不孝。不管是自願的,還是家長送過去的,挨了一刀以後就不會有後代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最大的問題。但是進宮以前誰都有個家人夥伴,今晚的玩笑話一下子就勾起了眾人的思鄉之情。

“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上次去看得時候,侄兒都快成親了”年紀最大的太監悠悠地說道。

“何不寫封家書呢?”沈京問道。他也挺想寫的,可惜要六百多年後家人才能收到,那就算了吧。

年紀最大的太監聞言眼前一亮。他趕緊抓住小凳子沈京的胳膊央求道“小凳子,你幫我寫封家書吧,我家就在蘇州邊上,我可以託人帶回去。”“是啊,你幫我也寫一封吧”“我也要寫”……

偷雞的事沒人再提了,不愧是受封建王朝教育的,大家的覺悟都挺高的,精神層次的滿足也很重要啊。

“不過我有個條件,你們得幫我找一本字典過來”。沈京說解釋道:“這一下砸的啊,我都忘了很多字該怎麼寫了。”

“字典?”李四納悶道,這是個什麼物件,沒見過,他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沒有字典,沈京撓頭到,他可不敢寫後世那些簡體字,被人發現了又得審個半死。想想布魯諾等先知的下場,沈京不寒而慄。

“那就隨便找一本書過來吧,哎,曆書可不成啊。”這個簡單多了,小太監跑得快,出去沒多久就拿回厚厚的一本書來,沈京接過來一看,差點沒背過氣去,只見書的封面上赫然寫著《大明律》。

我又沒犯法,拿這書給我,沈京心理想到。像是看出沈京的心思,小太監解釋道:這本書人人都有,我挑了本斬新的給你。

原來啊,這本書如此之普及是因為這本書在這個時代有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減罪。

話說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閒著沒事,編了本書,名曰《大明律》。這本書十分變態和強大,它以《唐律》為藍本﹐但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發展。在形式上﹐結構更為合理﹐文字更為簡明﹔在內容上﹐經濟﹑軍事﹑行政﹑訴訟方面的立法更為充實﹔在定罪判刑上﹐體現了“世輕世重”﹐“輕其輕罪﹐重其重罪”的原則﹐“事關典禮及風俗教化等事﹐定罪較輕﹔賊盜及有關帑項錢糧等事﹐定罪較重”。

老朱為了讓大家都喜歡上這麼書,特地印了無數本,而且每本的定價都非常合理—只收成本價。這樣還不夠,他還規定,凡是犯了罪的人,可以申請官差到他家裡去搜一樣東西,如果搜到了,恭喜恭喜,死刑可以免死,有期徒刑可以減半,流放千里可以打五折,當然了,那種十惡不赦的罪行除外。

所以大家為了以防萬一,都會買一本藏在家裡,出門在外的人更是打包在行李之中,萬一路上吃了官司呢?這玩意比後世的保險還牛,你見過後世有賣刑罰減半的保險嗎?假如有的話,那些貪官肯定人手N份啊。

沈京翻開那部法典,只見裡面群蟻排衙密密麻麻都是蠅頭小楷,每一個字都印得清清楚楚,不禁大喜,看來這玩意兒比字典還管用,以後自己可以經常來個開卷有益。

見沈京翻得飛快,老太監擔心地問道:“成嗎?”。此刻老孃的形象無時不展現在他的眼前,兒行千裡母擔憂,這話倒過來也是成立的。

“把嗎字去掉。”沈京信心滿滿地吩咐道:“文房四寶伺候。”

“問父愛、母安、姊安……”水手們俱是樸實,一寫信就把全家問候個遍,沈京一開始還老老實實地寫著,慢慢地發現他們說的都是廢話,也就學了個乖,只見他提筆寫道:不孝子問候全家皆安……。

要是後世這麼寫信問候全家,估計水手們得把沈京這小子扔到海里去。更過份的是,那些大漢把全家都問候一遍後還得把家裡的雞啊、狗啊、豬啊問候一遍的,氣的沈京只想把筆扔了。

在眾多的家書中,屬膳房的太監最有文采:俺剛過門的嫂嫂,要是俺哥在外工作有個不測,照顧好俺家二老,要是有中意的本分漢子,也可改嫁。一語驚四座。眾人紛紛埋怨道,你這樣寫回去就得被你哥打個半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