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滿頭大汗的吏部尚書耿定忠拿著刑部官員一整天統計的資料,向皇帝稟報道:“統計了五年來沿海各地及內地衙門的公文,出海的商船共遇到海盜一千五百四十餘次,損失貨物摺合白銀四百萬兩,失蹤死傷人口共計一千零五十人。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很好。”皇帝陛下滿意地點了點頭。看到耿定忠驚訝的眼神又補充道:“朕不是說損失得好,嗨,就是……怎麼說呢。你自己看吧!”

太監黃泰把手本遞到了耿尚書手裡。他的表情變化極快,旁邊的禮部尚書疑竇重重,這是怎麼了?

“陛下,”耿定忠看完了報告。“這個《國際法》,臣聞所未聞。”

“好理解,我問你,按照《大明律》,搶劫殺人該怎麼判?”朱棣考問道。

“這個嘛,自然是極刑,同時沒收家產。”耿定忠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

“那就是了,你們把大明律的律條改改,就是所謂的《國際法》了,咳,說白了就是把犯罪物件改為番邦人,處罰的標準跟大明律一樣。立刻就編一本。”

耿定忠下匆匆跑去找吏部的同事們去了,他們還呆在皇宮的一處大殿裡呢,看樣子今天晚上都要集體在皇宮裡過夜了。

“禮部尚書呢?”朱棣問道。

“臣在。”

“等刑部擬出《國際法》,你就派個使者,帶上這個《國際法》和吏部整理出的近五年的案子記錄。跟倭國的天皇帝交涉一下,這些案子該結了,朕也不要要他們多賠,給個五百萬兩銀子就算了。”朱棣大方地說道。

禮部尚書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你隨便拿兩本破書就敢朝倭國人要五百兩白銀,皇帝您沒發瘋吧。

“陛下,倭國人應該不會答應吧。”禮部尚書小心翼翼地說道。“數目實在太大了,倭國現在內亂不斷,民不聊生啊。”

“他們當然不會答應了,不過,朕這回有證據,不怕他們不承認。”隨這本手書八百裡快遞同時寄過來的還有這回捉到的倭國使團的被俘人員的口供。紀綱不愧是錦衣衛出來的高手,嚴刑逼供活幹得幹淨利落,別說是人,就是塊木頭,都能整出口供來。

“可是,海面上的海盜除了倭國的,還有高麗的,百濟的,甚至還有大明的,況且,貨物的損失只有四百萬兩,這個,這個……”禮部尚書提醒道。

你妹的,你是哪頭的?朱棣心裡暗罵道。管他高麗還是百濟。這回抓了現成的,以前的懸案不背鍋成嗎。就讓倭國賠。至於數字嘛,光算貨物的損失,算利息了嗎?我大明損失了那麼多人口,算撫卹了嗎。這個禮部尚書看來是用不成了,死腦筋。

“這個你不用管,你只管把話帶到就行,多派幾批人去,多給他們普及點法律常識。”朱棣現學現賣,把朱瞻基奏章裡的話用了個十足十。

禮部尚書謝完恩剛要離開,朱棣又叫住他道:“對了,別忘記轉告倭國的天皇,這錢要是不給,朕將組織千艘艨艟鉅艦,派御林軍去富士山挖銀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嚇得禮部尚書一個趔趄,差點沒給門檻絆倒。富士山是火山,挖開了日倭國也就不存在了。他尋思著,到哪去找這麼多勇敢的使者去找倭國的天皇,估計都得成烈士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