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兗州刺史劉岱的府上。

劉岱在刺史府,相繼收到了天子求救和曹操收服殷超、王煥的訊息。

原本,收到天子求救的資訊,劉岱忍不住大失驚色。

因為。

劉岱雖然是兗州刺史,卻也是劉氏,與天子劉協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

劉協若失勢,他本身的情況也會不容樂觀。

不過。

自家人知自家事,劉岱雖然高傲,卻還沒有愚蠢到看不清形勢的地步。

此時此刻,他所掌控的兗州,雖然兵馬不少,但是,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與各地的諸侯都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就憑他劉岱,怎麼可能救得了困在長安的劉協呢?

劉岱書信數封,求向了同為漢室宗親的荊州劉表、蜀中劉焉……

可惜!

這麼久過去了,始終沒有得到這些宗親的回信。

似乎,這些所謂的宗親,也沒有救援天子的意思。

劉焉偏安一隅!

劉表野心勃勃!

兩個人麾下,無不是雄兵勐將眾多,與兗州的劉岱,不可以同日而語。

劉岱只需要稍加思索,便知道這些人心裡的想法。

劉協若死,豈不是便給了這些人可以稱帝的機會?

劉岱憂心忡忡!

倒不是他沒有自立為王的野心,而是現實給了他沉重的打擊。

他劉岱的勢力,並沒有割據天下的可能。

得到曹操收服殷超、王煥的訊息,劉岱情不自禁的長舒了一口氣。

並且向身邊的別駕王或誇讚道:“吾兗、豫二州,有曹孟德在此,可以高枕無憂矣!”

劉岱之所以如此高興。

不僅僅是曹操是豫州的豪傑,一向有忠君愛國的名聲。

更重要的是。

劉岱一向結交名士,與陳留張邈、沛國曹操,無不是多年的好友。

在自己最危急的時刻,自己的好友得勢,有這樣一個朋友在兗州幫襯,自己豈不是高枕無憂了嗎?

劉岱既喜且憂。

然而。

他麾下的別駕從事,王或卻不是這樣想的,聽到劉岱的讚歎之聲,王或非但沒有半點的欣喜之色,反而憂心忡忡的道:“主公,吾兗州,大禍將至矣!”

“別駕何出此言?”

劉岱不悅的道:“曹孟德剛剛收服了黃巾,賊禍已除,天下安定,哪裡還有什麼大禍?”

王或嘆一口氣,無奈的道:“主公可曾聽說過桃花夫人的典故?”

“桃花夫人?”

劉岱皺了皺眉。

這一段典故出自於史記之中,他當然知道。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國名字叫做息國,息國城不過四座,百姓不過萬人,大約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座州郡。

然而。

卻與強楚為鄰!

息國歷代的國君當然也看到了危機,因此世世代代都和周邊的陳國、蔡國交好。

陳國的國君生下了兩個女兒,無不是擁有絕色之容,尤其以次女陳媯為最,因為面如桃花,世人莫不稱之為桃花夫人。

陳侯延續歷代的傳統,將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蔡侯、息侯。

息侯所娶的女子,便是次女陳媯,同樣也是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桃花夫人息媯。

一次!

息侯的夫人,桃花夫人返回陳國,探望父母,路過蔡國。

蔡侯久聞桃花夫人的美貌,見到了息媯的車駕,心中生起了不良之念,道:“息夫人者,吾妻妹也,同為一家,豈有路過吾國而不見一面的道理。”

因此,親自率領兵馬,包圍了息媯的車駕,勢必要見息媯一面。

桃花夫人因此出來相見!

蔡侯見之大喜,安排宴席,並請夫人出列,席間請求桃花夫人敬酒一杯。

除此之外,倒沒有什麼過分的舉動。

然而。

這一件事情傳入息侯的耳中,卻讓其怒火中燒,以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息侯為報復蔡侯,想到了強大的鄰國楚國,想要藉助楚國的力量來對付蔡國,並且為當時的楚王想到了一個辦法。

即楚王率領兵馬來攻打息國,息國與蔡國世代乃是盟友,到時候,息侯遣使者前往拜見蔡侯,蔡侯必定率領大軍趕來救援,楚國可以趁機得到蔡國。

息侯的辦法實在是太好了,楚王近乎沒有拒絕的辦法,當下發兵500乘,攻打息國。

蔡侯不察,果然中了楚、息兩國的計策,成為了兩人的俘虜。

息侯聞楚國大勝,大喜過望,在國中設宴款待楚王。

當日便在宴席之上,為楚王所擄,而他的夫人息媯也因此而嫁給了當時的楚王,楚王死後,息媯總攬楚國朝政,使得國家更近一步,世有賢名。

劉岱雖然讀書不多,但是這樣頗有趣味的事情,他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此時此刻!

聽到麾下的王或提起了這一件往事,略加思忖之後,就明白了王或的意思。

王或的意思,是曹孟德會如同楚王一樣,幫助了兗州之後,順帶著收拾了劉岱,並鳩佔鵲巢。

劉岱遲疑著道:“曹孟德應當不是這樣的人吧?況且,我與他還是多年的好友?”

王或道:“主公,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凡當世之英雄,寸土之地必爭,何況主公坐擁兗州,麾下錢糧無數,兵馬數萬,如此大的地盤和勢力,曹孟德豈能放過?”

劉岱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大吃一驚,對曹操生出了懷疑之心。

劉岱大失驚色的詢問道:“別駕,事已至此,為之奈何啊?”

王或道:“主公以為,以我兗州之實力,可是此時此刻的曹孟德的對手?”

劉岱皺眉沉吟半晌,無可奈何般的道:“誠然不是對手!”

王或嘆了一口氣,無奈道:“想我兗州,地大物博,人傑地靈,並非是沒有人才,主公佔據昌邑,盡得天時地利,想不到,竟然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

王或抬頭看向劉岱,道:“主公為今之計,只能有兩個辦法,請主公擇一而行便是。”

劉岱猶如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滿面紅光,急切地來到了王或的面前,焦急的道:“別駕有何計策,快快道來?”

“第一個辦法!”

王或道:“請主公盡點城中兵馬,持使君璽印,並州牧袍服,前往拜見曹操,將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全部都獻給曹操,只要誠心哀求,說不定可以打動曹操,讓他留下主公的一條性命。”

“什麼?”

劉岱大怒道:“你竟然要讓我獻出兗州?”

“別駕莫非是曹操安插在我身邊的奸細嗎?”

“來人!”

劉岱大聲的咆孝道:“左右,給我將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拉出府門,就地斬首。”

劉岱的親衛,聽到了劉岱的咆孝之聲,匆匆忙忙的衝了進來。

見到眼前的王或,方才知道,劉岱是要他們拿下堂堂的兗州別駕王或大人。

親衛隊成員無不是面面相覷的樣子!

即便是再怎麼無知的愚民也知道,王或乃是兗州的擎天之柱,拿下誰也不能夠拿下別駕呀!

王或上前,擺擺手示意所有的親衛都退出門外。

直到此刻,王或無奈的看向了面前的刺史劉岱,誠懇的道:“主公即便是信不過任何人,難不成還信不過我王或嗎?自主公擔任兗州刺史以來,我王或便是主公的臣子,十餘年,不曾有絲毫的改變,或雖然只是一個文士,卻也知道氣節二字,忠臣不仕二主,怎麼可能因為主公的失勢,便投靠了曹操呢?”

劉岱回過神來,也知道自己過於的激動了!

王或若然投敵,根本就不用向他說什麼曹操的壞話,不過,知道了是一回事兒,想要他認錯,卻是另外一回事兒。

劉岱面無表情的道:“讓我投靠曹操,並將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曹操的手中,這件事情絕無可能,那麼,別駕的另外一個主意又是什麼?”

王或道:“另外一個主意,比之第一個主意還要不如,那便是主公趁著曹操還沒有來到昌邑,便在這個時候收拾行囊,率領家卷親衛逃離兗州,同樣要遠離遲早不保的豫州,別尋一個安身立命之地,踏踏實實的過完了下半生。”

“不過!”

王或又道:“臨近的豫、徐等州,無不是黃巾之賊肆虐,僅僅是主公的能力以及麾下親衛的實力,只怕連黑山賊也對付不了,又如何能夠得到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呢?”

“這……”

劉岱萬萬也想不到他所倚仗的智者王或,所出的第二個主意,竟然會是這個?

他還以為是有什麼錦囊妙計可以逼退曹操呢,想不到竟然是逃跑?

這算是什麼餿主意?

如果逃跑也是一個主意的話,這主意他劉岱也能想得到呀!

“難道?”

劉岱無奈的道:“除了這兩個辦法以外,再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王或搖搖頭,道:“別無他法!”

劉岱道:“容我思之!”

劉岱既不想死,也不想失去今時今日的權勢。

一時間。

顯得非常的遲疑。

可惜!

上天並沒有給他留下好好思考的時間。

正在劉岱苦心思索自己的出路的時候,昌邑駐守城池的大將劉金,行色匆匆的闖入了刺史府中,一見到劉岱,便面色焦急的開口道:“刺史大人,曹操率領五萬餘兵馬,出現在了昌邑城外,要求拜見刺史大人,刺史大人,此事應當如何處置?”

劉岱咬了咬牙,恨恨的道:“雖然別駕分析的極有道理,而且古往今來不乏狼子野心之輩,但是,我和曹操畢竟是曾經的好友,往日的情份猶在,我不相信曹操竟然對我如此狠心。”

王或驚訝的道:“那麼,刺史大人的意思是?”

劉岱道:“我想要親自見一次曹操,只要我心懷坦蕩,依舊將他視作曾經的好友,我不相信曹操當真如此的狠心,會對我這個曾經的好友動手?”

王或捶胸頓足般道:“主公何其之天真,怎麼知道權勢對於天下英雄的誘惑力?”

王或引經據典,拼死力薦。

可惜劉岱滿腦子都是曾經與曹操的情誼,分毫不為所動,反而命令麾下的大將劉金道:“大開城門,本官要親自前往迎接孟德賢弟。”

“哎!”

見到劉岱起身離開,王或忍不住憤然怒吒道:“今我與使君,將為曹操所虜矣!”

……

昌邑城外。

曹操抬頭遙望千古名城昌邑城,果然是千古雄城,城池高大,材質堅固,易守難攻。

但凡智者,未慮勝先慮敗!

曹操不失為一個智者,此刻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若然劉岱不配合的話,到時候說不得只能夠用強了。

即便是不計代價,也要拿下昌邑。拿下整個兗州。

曹操和大軍在昌邑城外等了足足半個時辰,始終沒有見到劉岱的影子,也沒有什麼人出來招呼他們的意思?

曹操向左右笑道:“人家都說,兗州刺史劉岱是一個草包,大家來看,草包能夠察覺我曹操的真正的意圖嗎?”

“諸位!”

曹操以馬鞭指向面前的昌邑,道:“看樣子,今天我們將有一場惡戰,要麼是劉岱死在這裡,要麼是我曹操馬革裹屍!”

諸文武齊齊開口回應,道:“勢破昌邑,活捉劉岱!”

“勢破昌邑,活捉劉岱!”

……

因為僅僅是曹操和幾個謀士的談話,聲音並沒有傳遞很遠。

而且。

昌邑城內的兵將並沒有聽到曹操的聲音,也不知道曹操的圖謀。

正在曹操想要指揮軍馬,就此攻城的時候。

突然!

“吱呀!”

城門上的吊橋,緩緩的垂落了下來。

緊接著。

昌邑城城門大開,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滿面紅光的帶領著麾下的文臣武將,來到了曹操的面前。

兗州刺史劉岱滿面笑容的道:“孟德賢弟,聽說你為我兗州,除去了殷超、王煥兩股黃巾勢力,本刺史代替兗州的千萬百姓,感謝孟德賢弟的高義,今日來我昌邑,不僅僅是我兄弟二人敘舊,同樣也是為了孟德賢弟表功,我等當不醉不歸,請孟德賢弟隨我入城?”

“嗯?”

曹操雙眼如電,望向了面前的兗州刺史劉岱,想要在對方的眼中觀看到陰謀的氣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操本來便是多疑的人。

見到劉岱這樣的表現非但沒有絲毫的放鬆之色,反而心中懷疑,昌邑城中定有埋伏。

曹操暗道:“好厲害的劉岱,本來以為他的本事也就是據城而守了,想不到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敢引我入城,此事當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