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人,賀喜大人,民團果乃天兵也,所過之處滿清韃子望風而逃,這還不到一日,便取得如此戰果,小的們實在是佩服萬分,從此願為大人鞍前馬後,鞠躬盡瘁,縱然是粉身碎骨,也絕不皺一下眉頭。”此刻的張宏喜形於色,見此情景,在一旁的那兩個富戶又不失時機地拍了個馬屁,他們的語氣不但慷慨激昂,還極為真摯,彷彿發自內心似的。

“嗯?”討好的言語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這話音剛剛落下,張宏的眉頭便下意識地皺了皺,他在審判那些劣紳時可是故意給這兩人留了個位置,而如此舉動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震懾,畢竟,按照設想,民團在隨後的建設中他們是要發揮巨大作用的,只不過剛才在公堂之上,自己的情緒也被那些百姓帶了過去,一時間倒也忽略了這二人。

出於對阿諛奉承的厭惡,此刻張宏的目光有些冷厲,而如此一來,這兩個富戶心中更是七上八下,他們渾身不停地打著顫,甚至連站都有些站不穩,剛才公堂之上,這民團之主狠辣的手段那是有目共睹,自己剛剛不過按慣例拍了個馬屁,難道說一不小心觸碰到了對方的什麼忌諱?

“用不著粉身碎骨,不過我民團既然光復了這兒,你們也別閒著,去辦些事吧。”看著這兩人,張宏臉色平靜,一言不發,而直到半晌之後,他才淡淡地開了口,幾乎在霎時間,兩人雙腿都是一軟,還好,這股反賊的頭目似乎還講道理,自己至少暫時不用像公堂上那批倒黴蛋一樣腦袋搬家了。

“大人您儘管吩咐,小的一定辦的妥妥當當。”此刻的富戶只感覺渾身上下都是冷汗,他們忙不迭的應著,生怕張宏反悔似的。

“你們去民團新光復的幾個縣,把做生意的人都召集起來,成立一個商會,一起經商,我只要求三點,一不許坑害百姓,二不準讓錢幣大量流入滿清統治區,三賺了錢按與我軍五五分成,有意見嗎?如果沒有,你們可以下去了。”張宏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他的語氣依舊冷冷。

“是,是,我等一定照做,絕不敢有半點違逆,小的們這就去了。”俗話說形勢比人強,莫說張宏的條件並不苛刻,便是要抄了商戶們的家他們又能如何?因而此時這兩人語氣那是哆哆嗦嗦,隨後幾乎撐著發軟的雙腿連滾帶爬地出了衙門。

富戶們心中依舊恐懼,不過他們沒有注意到,此刻仍舊站在原地的張宏臉色微微松了松,畢竟,商人作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自己扶持保護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去要人家的命?只不過即便如此,必要的恐嚇還是需要的,俗話說無商不奸,這一群體雖然地位極低,但也個個都是狡詐的主,如果不用點猛藥,只要利益驅使,他們回頭就敢給你下絆子。

“來人,找幾個機靈點的,去把那些商人給我盯緊了,如果他們違反了我剛才所說的三條,立刻逮捕,除此之外,其它一律不要干涉。”兩個富戶很快走出了衙門,而此時,張宏閉上了眼睛深吸了口氣,隨即下達了這樣的命令,對於清末商人的品格,他實在是信不過,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商會是自己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宏的命令是讓商會自由發展,但這實際上這只是一個讓其有充足的發展空間的權宜之計,自己最終還是要將它收歸公有的,廣西這個時代經濟極為落後,因而物產也就相對匱乏,民團地盤暫時不大,或許感覺不到,但日後一旦與準備與清廷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那麼各種物資儲備就必須大量透過與外地的交易來籌集,到時候商會這種組織就是頂樑柱。

“哎,商會,商會,滿清真是什麼事都沒辦成,偌大的廣西居然連個像樣的商人組織都沒有,真是讓人頭疼。”此時此刻,心中閃過諸多念頭的張宏又是一陣煩亂,他雖然是穿越者,但所瞭解的後世的知識大多極為模糊,也不知道這滿人是幹什麼吃的,把中國整的半點近代化樣子都沒有,幾乎每一樣東西都要草創,自己又不是神仙,哪有這麼大的本事?

也許是院子裡的微風能讓人稍稍平靜,許久,憂心忡忡的張宏一直站在原地動也不動,他想了很多很多,這清朝的情況簡直比前世課本上描寫的還要糟糕許多,中華有史以來數千年那一朝不是遠遠領先於世界?而自滿清入關以來,禁海,鎖國,抑商,焚書,漢人文化的精華他們沒學到,糟粕倒是被發揚的如此光大,此刻自己心中除了痛惜也就只有驅除韃虜這一個念頭了。

“報,稟主公,工匠們新制洋槍已經完成,此刻正在門外等候。”張宏的思緒飄得很遠很遠,而這一切直到很久之後才被一名衛兵打斷,回過神來的他心中微微有些抑鬱,因此對洋槍的質量也就下意識的有些懷疑。

“這麼快就做完了?待會試射不會又炸膛吧。”此刻張宏的臉上沒有露出絲毫喜悅之色,他只是淡淡地問了一句,畢竟“慢工出細活”這話雖不絕對,卻也是極具代表性的。

“稟主公,工匠們只是替換了第一次的所制洋槍的槍管,因而迅速,他們已經親自用洋*試射了數次,並未出現任何問題。”面對主公的懷疑,衛兵做了詳細的解釋,而此刻,張宏的臉色也終於變了變,本土化量產的合格洋槍,民團第一次的武器革命在幾經波折後,或許就要真正地開始了。

(注:禁海,鎖國,抑商,焚書這些政策雖然是漢人首創,但在歷史中從未成為主流,也未對中華文明產生太大危害,而清朝,尤其是清朝中後期卻將這些舉措徹底地貫徹並延續了百年,實在令人扼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