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你想不想做職業運動員?以你現在的條件,可以直接保送帝都體育大學!不想去體育大學的話,我可以推薦你去省隊,那裡條件比體校好的多,而且還有工資,以你的實力,在二隊訓練一年,直接就能提到一隊,參加國內的大賽,甚至國際比賽,前途無量。”

李長遠真的被楊浩的天賦驚訝到了。

現在才16歲,而且只進行了短時間的基礎訓練,就能跑出手記10秒77的成績。

潛力還非常大。

要是普通的孩子,可能真的會心動。

但楊浩不會。

他早就深思熟慮過,給自己定好了目標。

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改的。

“謝謝李教練的好意,我師父也這麼問過我,但我都拒絕了,我不想去省隊,我的文化課成績還可以,今年元旦後就去參加帝都大學高水平運動隊的測試。”

聽到楊浩話,李長遠愣了一下。

他忽略了楊浩的師父是王勝男,肯定早就跟楊浩說過這些了。

而且,比他想的還要全面。

“去高水平運動隊是你師父建議的嗎?”

“幾條路師父都說過,我自己選的這條。”

“這樣啊。”

李長遠點了點頭,想再說點什麼,但忍住了。

對農村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帝都大學的吸引力肯定要高於省隊做運動員。

畢竟在大家的觀念裡,運動員不是好職業。

成名很難,不成名的話,退役後工作都不好找,路很窄。

而讀大學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帝都大學這樣的名校。

畢業後找工作不難,考研,考公務員什麼的也可以,社會地位不低,養家湖口也不難。

更重要的是,以楊浩的實力和年齡,又是正經的高中生,透過帝都大學高水平運動隊的測試並不是難事。

錄取基本是板上釘釘。

李長遠作為一個短跑教練,看到楊浩這麼優秀的苗子不走職業的路,真的很惋惜。

重點大學的教練雖然有些水平,但其他方面就差省隊太多了。

專業的訓練場和器材,專業的訓練團隊,運醫所,專業的飲食搭配,出國訓練的機會等等。

這些能更好的發掘楊浩的潛力。

但沒辦法。

環境就這一樣,國內那麼多人口,有天賦的何止楊浩一個?

絕大多數都被埋沒了。

“讀大學也挺好的,等會兒你再跑兩次,我看看你哪些方面需要強化。”

剛才李長遠只是看楊浩實力如何,並沒有觀察他的跑步細節。

這些需要近距離觀察,尤其是起跑,起跑加速和途中跑。

“好!”

於是兩人回到起跑線。

楊浩俯身蹲下。

“先跑個20米,我看看你的起跑。”

說完,李長遠拿出哨子:“預備!”

楊浩隨即做出起跑姿勢。

李長遠暗暗點了點頭,蹲踞式起跑的姿勢還是很專業的。

“嗶!”

哨聲響起,楊浩隨即做出反應,後腳用力踏在抵足板上,提膝向前勐衝。

緊跟著就是強勁有力的腳步聲。

李長遠眼都不眨地的觀察他起跑的細節,微微皺起了眉頭。

很快。

楊浩跑完20米,減速回來。

“再跑個30米。”

李長遠說完就往前走了一段距離,要看楊浩起跑加速階段的細節。

另一邊。

正在按計劃訓練的幾個人,都不時側目看這邊的情況。

“他們在幹嘛?”

“應該是教練在觀察他的細節,打算對症下藥吧?”

“都這麼強了,難道技術還有缺點?”

這時,老七說道:“哥哥們,有沒有一種可能?”

“什麼可能?”

“別拐彎抹角,趕緊說。”

老七摸了摸自己的光頭:“你們說,楊浩是不是教練故意請過來打擊咱們的?他早就知道楊浩的實力,請過來讓咱們見識一下天外有天,刺激咱們好好訓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聞言,其他幾個人一愣。

有這個可能嗎?

王超搖了搖頭:“可能性不大,用腦子想想,這麼優秀的隊員,無論在哪都是寶貝吧?人家怎麼可能隨便放出來,萬一受傷了怎麼辦?”

“說的也是。”

“不管是不是,反正人家實力就是強。”

“是啊,太變態了,上次參加咱們省中學生運動會的時候,我都沒看到這麼強的。”

“他這實力要是去參加的話,已經能拿冠軍了。”

“對啊,為啥沒參加呢?”

“我哪知道!”

“行啦,別議論人家了,趕緊訓練,小心教練再給咱們加1小時。”

眾人繼續投入訓練。

而教練李長遠則是在跟楊浩說問題:“你起跑的時候是不是後腳先用力,然後前腳再用力的?”

聞言,楊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蹲下身子感受了一下,這才確定。

“好像是後腳先用的力,但只比前腳快一點點。”

“這不行,起跑的時候要兩隻腳同時發力。”

楊浩有點不解:“同時發力?那不成跳了?”

“發力是同時的,但後腿蹬伸後要迅速提膝向前擺,其實跟你跑的差不多,就是發力時間稍微調整,這樣更幹淨利落,起跑更迅速。”

“那我試試。”

有時候光說是沒用的,要自己體驗找到那種感覺才行。

於是楊浩俯身踩在助跑器抵足板上:“教練,你喊一下。”

“預備!”

“跑!”

話音未落,楊浩雙手迅速推離開地面,雙腳也同時發力,蹬踏抵足板以獲得向前的動力。

這時候後腿提膝往前上方的方向擺。

“噗噗噗噗。”

腳步聲響起。

楊浩跑出後,慢慢停下,皺眉回想了一下剛才的情況,又再次回到起跑線前。

再跑。

一次,兩次,五次。

楊浩慢慢就找到了那種感覺,跟平時他的起跑動作差別很小,但就是這細小的差別,就能讓起跑有更大的領先。

“除了發力外,你的起跑還有個問題,那就是前兩步的時候步幅太大,這導致你不能迅速提高步頻,加速階段很吃虧。”

說著,李長遠蹲下做了次示範:“100米起步時,前三步的步幅都不宜過大,尤其是第一步,步幅太大,腳掌離地也高,落地時間慢,這會影響你後續的加速,必須儘快落地,轉入後蹬才行。”

楊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那我感受下。”

於是楊浩又開始了起跑動作。

並沒有用太大的力氣,只是在找感覺。

但即便這樣,一次次的跑,對體力的消耗也非常大,直到實在沒力氣,躺在了跑道上。

體校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