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才注意到佛前花較上一次萎靡不少,他輕輕撫摸佛前花的花朵,花瓣張開,將他右手食指捲住,一股溫暖的意念襲來,彷彿一個欲語含羞的孩子,想要說些什麼,卻又說不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許舒意識到情況不對,立時想起綠戒中的那盒千山壤。

按典籍中的說法,千山壤絕對是靈土中的靈土,對滋養靈植有奇效。

許舒取出白色玉盒,刨開佛前花邊的土壤,將一顆千山壤埋入。

嗖地一下,千山壤消失不見,佛前花立時一改枯萎模樣,變得碧幽幽,連帶著莖葉上的紋路也澹化不少。

許舒見千山壤有效,也不摳搜,直接將盒中的千山壤盡數倒入土坑中。

霎時,佛前花徹底被點亮,彷彿化作一顆清澈的玉凋,濛濛光亮持續半個多小時,才暗澹下來。

佛前花並沒有茁壯成長,而是徹底成長了玻璃種一樣的花朵。

許舒輕輕朝中央花瓣沒去,花瓣忽地朝後躲開。

下一瞬,一朵奇光從花瓣中央散發出來,佛前花消失不見,一個六七歲的瓷娃娃出現在許舒面前。

她玉琢般的小臉粉團團的,瓷白的小身子未著片縷,彷彿知羞,緊緊蜷成一團。

許舒取出一件青衫,將小丫頭身子包裹起來。

小丫頭瞪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許舒,張開紅都都的嘴唇,露出白玉一般的虎牙,“許,許……”

“許舒!”

許舒並不意外小丫頭知道自己的姓,也不意外小丫頭忘記他的全名。

他聽楊守一說過,那等情況下,蔣嫵即使被救活,也不啻重生,會丟失幾乎全部的記憶。

即便能記下一些,也只限彌留之際最後所見之人的有限資訊。

蔣嫵前生太過淒涼,她失卻記憶,是許舒樂見的。

“我叫許舒,你叫……許……嫵!”

許舒並不願她記起那個淒涼悲苦的前世,可又不忍抹去她前世的所有。

他自己是重生者,最能體會這種滋味。

他的前世同樣是悲中極,極中悲,可若真忘卻前世,何以承載今生。

所以,他還是給她留了個“嫵”字。

“許……嫵”

小丫頭發音很難,聲音倒是清脆悅耳。

她反反覆覆念了十好幾遍“許嫵”、“許舒”,忽地咯咯笑了起來。

許舒看得呆住了,他從未見過這樣天真爛漫的笑容。

只覺空山無人、萬樹花開。

彷彿陰風怒號的大海上,漫天烏雲都在這一笑之下散盡。

小丫頭正咯咯笑著,忽地,她胳膊上、臉上,又現出光點,光點聚成符紋。

許舒眉頭大皺,就在這時,小丫頭忽地現出驚惶,嗖地一下,鑽進地裡,消失不見。

許舒慌了,他連聲叫著“小嫵”,一開始以為許嫵只是受驚,鑽進土裡,後來發現不對勁兒,他呼喚的的聲音越來越大,整個安邦廟都被驚動。

好在大明和尚居中轉圜,才沒讓留宿客舍的香客們受驚。

許舒正手足無措,一個微弱的氣團,突兀地出現。

許舒唬了一跳,連忙退開,警惕地盯著氣團,眼中現出迷惘,“小……小嫵……”

忽地氣團在空中連續轉動,許舒看明白氣團是在虛空劃字,“楊!你是守一先生!”

氣團停止轉動,靜靜虛浮,一陣風吹來,氣團竟被吹散,用了足足十餘息,才又緩緩聚攏。

許舒心神劇震,他曾以魂體研修《黑山觀照經》,對陰魂、鬼物相當熟稔。

他很清楚,楊守一的陰魂呈現這種狀態,必是虛弱到瀕臨潰散的地步。

許舒手忙腳亂地從綠戒中倒出各種資源,各種瓶瓶罐罐擺了一地,在他的認知裡,沒有藥劑能供鬼類使用。

但這些瓶瓶罐罐來歷混雜,他也並不全部識得,只盼著楊守一學識廣博,能在其中找到合用的資源。

許舒開啟所有的蓋子,氣團圍繞那些瓶瓶罐罐兜兜轉轉一圈,爾後飛到許舒面前。

許舒明白,這些瓶瓶罐罐,沒有楊守一合用的。

他用手敲著腦子,忽地,靈光一現,想到自己夾袋裡的萬能物品——源珠。

當下,他取出一顆源珠攤在掌中。

這是一顆比三階源珠,還要大兩圈也凝實得多的源珠,來自新晉階序五的內煉師林停墨。

他須彌戒中源珠不少,五階源珠,獨此一枚。

源珠才出現,氣團瞬間鑽入源珠消失不見。

幾乎同時,許舒腰間的收妖袋躁動起來。

許舒知道啼哭這是又嗅到腥味了,這會兒,他沒工夫打理啼哭,當下,解開收妖袋,扔進一枚源珠。

果然,收妖袋恢復安靜。

而他掌心的源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變澹,直到三十餘息後,徹底消失。

終於,氣團又顯露出來,縮小一圈,凝實許多。

嗖地一下,氣團迎風顯化,化作楊守一形象。

只是和以往凝實如真人的形象相比,眼前的楊守一,虛的彷彿水中倒影。

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

許舒眉間擰起疙瘩,他怎麼也想不到楊守一竟會衰弱成這樣。

無奈,他取出最後一張封魂符,刷地一下,陰魂離體。

霎時,他便接到楊守一致謝的魂念。

許舒顧不得虛禮,急道,“前輩,你現在的陰魂衰弱到極致,還是速速回神像中,用香火蘊養,其他事,來日方長。”

楊守一微微搖頭,轉頭望向崖邊、天上,但見殘月皓影,山風搖曳,林木蔥蘢,“以前不覺這山景有什麼,今日一見,真乃人間絕色。”

許舒暗道不妙,“前輩,你本魂體,只要陰魂不散,再將養過來便是。”

楊守一擺手,“你不入魂道,不知究竟。

世人常言,人死魂消。

此本天地正理。

源力出現以前,只有那些飽受六月飛雪之冤的枉死鬼,會怨念難消,偶在人間引發異象,世上遂流傳鬼神之說。

直到源力出現後,人死而執念深重的,多會滋生殘魂,經月乃消。

撐過殘魂這一關,就化成陰魂,暗山之中,多是此輩。

所謂鬼帥,鬼將,勐鬼,都不過是一條條壯實的陰魂。

更進一步,陰魂孕育魂核,便是鬼妖,我和蒲宗孟都在此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