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這是啥毛病?人都聽困了,他還在那擺出一副‘放馬過來’的鬼樣子。】

【他不是在等人提問吧?】

【很像啊!】

【有些自封的優秀講師,最喜歡這樣了。】

【胡說八道後,讓人提問,安排學生湧上講臺,造成一種求知若渴的假象。】

【這老朱行啊……無師自通,已經具備江湖騙子的所有特質了。】

【不當皇帝當講師,也能混出個人模樣,一代宗師啊!】

啥?

江湖騙子。。。

還講師!

還等人提問?

朕用專程安排人嘛?

給大家個機會,全大明百姓都巴望著和朕說句話呢好吧?

不當皇帝,混江湖?

那大明江山怎麼辦?

朕不能任性,不能置大明百姓於不顧啊!

老朱在心底裡抖著手,一臉悲天憫人。

但他還沒忘,剛才自己一番真知灼見後,有人看不起他,有人昏昏欲睡。

呵呵……

權兒朕不能拿他怎樣,你們嘛……?

朱元璋捏著下巴,眼神閃爍。

他看黃子澄、方孝孺、齊泰、道衍和尚、蔣瓛、藍玉的目光,跟屠戶看褪毛豬似得。

只考慮怎麼下刀,不考慮豬豬們的心理感受。

蔣瓛和藍玉不說,倆人是武將,神經大條,感受不到。

以道衍和尚為首,黃子澄、方孝孺、齊泰,四個人渾身汗毛炸立。

他們都有種被山林之王——老虎盯上的感覺,毛骨悚然,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陛下所言甚是,臣聽聞後如醍醐灌頂,眼前豁然開朗。”

“以往處理政務時許多不甚明了的地方,經陛下如此一提點,豁然貫通,臣全都明白了啊!”

“謝陛下指點!”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已經覺醒了馬屁之魂的太常寺卿黃子澄。

一陣馬屁三聯,配合上躬身下拜的動作,以及如沐春風的表情。

他已經簡在帝心了。

“嗯,你能學到就好。”

朱元璋矜持笑著,勉勵般拍拍黃子澄肩膀,滿眼鼓勵。

【我尼瑪!這倆人真虛偽啊!】

【一個吹,一個捧,真敢說啊!】

【黃子澄這貨,馬屁功夫已臻至化境。】

【老朱的臉皮,也是城牆般厚啊!】

【比不了比不了,都是人才啊!】

這次的朱權心聲,聽的老朱老臉通紅。

權兒那最後一句,諷刺誰呢啊?

啊……

就問你諷刺誰呢啊?

氣咻咻地呼吸,眼神音質地望來。

也就是不能暴露朕能偷聽你心聲的秘密。

也就是朕涵養高。

不然,哼哼!

朱元璋在心底裡比拳頭,現實中,他咬牙切齒。

黃子澄縮了縮脖子,不敢繼續露臉。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拍馬屁可以,別捋虎鬚啊!

他是明白這道理,有人不懂啊!

比如方孝孺,他身為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全力發揚自己的優秀品質。

站出來拱手說:“陛下,臣以為您的比喻,不甚恰當。”

砰!

老朱腦門十字青筋蹦現。

嘎吱吱……

老朱緊咬牙關,雙拳緊握。

呼……呼……呼!

老朱大口呼吸,竭力控制,不讓自己打人。

世界如此美妙,朕不能太狂躁,那樣不好,那樣真的不太好。

本著做一位仁君的目標,抱著懷柔天下的寬宏大量。

老朱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勉強一笑說:“方愛卿直說便是,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謝陛下寬仁。”

方孝孺執禮甚恭。

但他說的話,每一句都像是刀子,狠狠地攮在老朱心頭。

“一個朝廷是否僵化,朝局是否過度活躍,看的不是丞相,看的是君尚,是陛下您啊!”

“陛下把丞相比喻成五臟裡的肺,臣亦以為不妥。”

“與其說丞相為司呼吸、調製節的肺,不如說他是君主手上的一把傘。”

“開啟,能為君尚遮風擋雨;合上,能為君尚藏鋒納劍。”

“陛下,而您想要的新的制度,就是這個吧?一切,都為君尚所用,不逾矩。”

【漂亮!】

【到位。】

【幾句話點破了老朱的遮羞布。】

【說一千,道一萬,你老朱不就是想要個能遮風擋雨,能替你殺人的頂缸的人嘛?】

真,朕真沒這樣想啊!

可被你們這麼一說,好像是哈。。。

老朱摩挲著下巴,眼睛裡光影幻滅。

如果能有這樣一個或幾個人,幫朕處理政務,幫朕保境安民,幫朕殺人,幫朕藏鋒……

想想就覺得爽啊!

好名聲是朕的。

有功勞是朕的。

黑鍋你來背。

髒活累活你們來幹。

完美啊!

朱元璋臉上笑容綻放,眉峰舒展。

再看方孝孺的眼神,也沒有聽他說話時那麼難看了。

這不對啊!

貧僧說的那麼鞭辟入裡,皇上驚疑不定;這貨說的那麼咄咄逼人,皇上他怎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道衍和尚很納悶。

他怎麼知道,老朱除了聽他們說的外,還會聽朱權的心聲。

道衍和尚和方孝孺說的話,朱權聽後的反應不同。

朱權在心底裡嘀咕的心聲自然天差地別。

朱元璋結合朱權的心聲而有的表現,更是差別巨大。

就這樣,道衍和尚感覺自己委屈了。

“陛下,方大人說的固然有道理,但如何具體實施,怎麼為陛下打造一把傘呢?”

這就是吹號角,發起反攻了。

道衍和尚攥拳,在心中冷笑說:方孝孺,你我一較長短!

“這有何難?”

方孝孺贏了一局,像是打了雞血,抖擻精神站出來。

他先朝朱元璋行了一禮,而後面對道衍和尚侃侃而談。

“首先,在現有的六部、三法司、科道言官組成的體質外,再設一機構。”

“此機構要具備中書舍人的作用,行上行下達之責。”

“此機構卻也要有綜合處理朝務的能力。”

“換句話說,六部三法司,專精而不博。”

“而新設的這一機構,要縱覽全域性,有戰略統籌能力。”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只許此機構統籌,不許此機構插手具體執行。”

“監督執行的權利與責任,還要是科道言官的。”

【這尼瑪!直接把理想中的內閣全責,定義下來了啊!】

【方孝孺,才學、眼光,果然對得起真正歷史上,老朱對他的器重。】

【和他比,道衍和尚似乎沒有簡在帝心啊!】

【這可能就是道衍和尚報國無門,選擇造反,曲線救國的原因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