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來說,欺負蔣瓛真沒啥意思了。

但他這位老皇帝得確保對老王、蔣瓛等極個別人地絕對掌控,必須保證在他們幾個人心中的權威。

這直接關乎到老朱迴歸現身後,能否安全拿回國潮統治權。

老生常談的那個論調:

朱權很想給他老朱的“假死脫身”搞成板上釘釘的蓋棺定論,不會想他現身迴歸。

文武百官已經厭倦了他朱元璋的高壓統治,沒人還想回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官場生活。

至於其他人?

有人想他老朱迴歸復活不假,但都不當家啊!

只有現在登基稱帝的朱權,以及代表了大明朝政治體制的文武百官,或者北疆統兵的藩王、勳爵們。。。

只有得到了這些人的官方認證,他老朱才是他老朱,他朱元璋才是他朱元璋,他大名開國皇帝就還是他大明開國老皇帝。

不至於真被做成黑戶。

一言以蔽之:只有官方認可,老朱才有重新做政臨朝的機會。

不然,總不能為了讓朱權和朱棣角逐皇位,他老朱假死脫身,事兒搞完後,他再自己起兵造反,走正規渠道拿回統治權吧?

那不太麻煩了嘛?

不是說他朱元璋老了,搞不了這個。

主要是,咱做大明皇帝,得為百姓考慮,不能太影響黎民蒼生的正常生活。

嗯,沒錯,就是這樣。

朕不是為了自己,朕就是不想發動戰爭,擾亂太平年景。

朱元璋為自己搞蔣瓛心態的行為,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看著蔣瓛甚至要斯巴達的表情反應,老朱暗暗點頭。

嗯,火候差不多了,可以裝逼了。

“且不說權兒到底站在第幾層吧?只說你對武科舉的認識,其實就顯得你格局小了。”

朱元璋選了個略高的平整石頭站了上去,眺望西邊。

這個位置正好是後山西北坡,往北看,視野會被鬱鬱蔥蔥地山林擋住。

但如果往西看,視野在度過一小段的狹窄、閉塞空間後,會豁然開朗。

也不知道是哪條江水,剛好在開闊的視野盡頭滾滾流過。

朱元璋看著那寬闊沒有邊際般的澄綠色江水,胸懷激盪。

沒有回頭,但老朱知道,蔣瓛就站在他側後方不遠處,準備聆聽他地教會。

“蔣瓛啊,你是有個想去疆場建功立業的夢想是吧?”

突的,皇上沒有再談格局問題,居然問起了蔣瓛的志向。

蔣瓛回神後感慨:“沒想到臣這點小心思,陛下您還記得。”

“為君者,要做的不是文韜武略有多厲害;為君者,要做的只是把戲臺子搭好。”

“只有這個戲臺子夠結實,才能站足夠多的人上來,這就該是那些酸腐文人口中的‘粉墨登場’了吧?”

“而這臺戲精不精彩,並不是搭臺子的人能決定的。”

“這場戲精不精彩,是要看唱戲的人夠不夠賣力、投入的。”

“而你這種想要建功立業的文臣武將,以及黃子澄那種趨炎附勢的小人,才是決定這場戲是否精彩的根本因素。”

沒頭沒尾的,朱元璋居然和蔣瓛談起了為君之道。

這其實已經涉及到朱元璋的世界觀了。

而老朱之所以說這些,其實就只是回應蔣瓛那一句感慨:“沒想到臣這點小心思,陛下您還記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元璋地潛臺詞就是:朕是皇帝,朕是那個搭臺子的人。

朕為了讓這臺戲精彩,一邊要保證臺子結實,一邊要確定你們這些戲子的角色。

可蔣瓛聽不懂啊!

他只覺得很厲害、很高明、很巧妙的樣子。

蔣瓛確定自己怎麼想都理解不了後,學著擅長拍馬屁的王公公,試探著伸出大拇指讚歎道:“陛下,您這說的太妙了。”

心中再補充一句:可我根本聽不懂啊陛下!

朱元璋回頭撇他一眼:一看就是個“知之為知之,不知也知之”的差生。

就這還想跟朕談政治,你怕是還沒睡醒吧?

還想朕教你,朕說“你不配”,可真沒委屈你啊!

老朱翻個白眼,收回眼角餘光,重新看向西面開闊視野內的江水。

看不起蔣瓛歸看不起蔣瓛,可你不能忽視它的自尊心啊!

搞他心態可以直截了當說“你不配”,真給人解答了,再那麼說話,就從施恩變成結仇了。。。

於是乎,朱元璋耐下心,嘗試著用較為樸素的語言和蔣瓛交談。

“你不是想問,權兒辦武科舉的目的嘛?”

“是的陛下!”

蔣瓛抱拳躬身,請教之意十分誠懇。

老朱猶豫再三說:“其實你說的也沒錯,最淺顯的目的,就是拿他的人頂替朕的人。”

“但是!”

在蔣瓛臉上笑容綻放前,老朱又加重語氣說了個“但是”。

哎,給這種差學生上課就是這,要給予應有的鼓勵,卻也要有足夠的權威,讓他感覺到教師的嚴厲。

不然,你誇他他就hai了,根本聽不見你後頭說啥了。

這就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有點河水就氾濫”的人啊!

被皇上的那聲“但是”警醒,蔣瓛立即緊守心神,俯首帖耳,認真聽講。

“但是呢,如果格局能大一點,把他放到制度層面去看。”

朱元璋轉過身,定定望著蔣瓛說:“權兒他不是在爭權奪利,他是在治國安邦啊!”

“啊,這……?”

蔣瓛完全不懂了。

搞個武科舉而已,咋就上升到那麼高的高度了?

而且,陛下,我懷疑你在吹你兒子,怕別人說你選的繼承人垃圾。

但我沒啥直接證據,所以我不吭氣。。。

蔣瓛心中腹誹,表情古怪。

朱元璋稍一打眼,差不多就能猜到他在想什麼。

真不想看到這麼傻的人,老朱又一次背著手轉過身去,看向西面,丟給蔣瓛一個孤傲的後腦勺。

“你可能覺得朕在胡說八道,但實際上,朕告訴你的都是最樸實無華的道理。”

“為什麼說權兒的武科舉搞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呢?只因為,他給了你這種不願意讀書卻根骨奇佳的武人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呃……

蔣瓛仰著頭,假裝面露恍然,心中卻在詆譭皇上。

陛下,我覺得你在罵我,但我蔣瓛找不到能證明你罵街的證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