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走進寧王府書房的時候,一頂兩人抬的轎子停在了寧王府門前。

太常寺卿黃子澄從轎子內下來,懷抱木盒,緩步上前,準備敲門。

也在此時,一名黑衣僧人出現在寧王府門前,道衍和尚到了。

見到黃子澄正欲叩門,道衍和尚快步走來,抬手高喊:“且慢!”

黃子澄扭頭,見是一名黑衣僧人,遲疑著收回手,轉身拱手相問:“大師是?”

道衍和尚是那種能動手就不喜歡吵吵的人。

他站定身形,距離黃子澄隔了兩三步,舉起右手指指北邊。

他的意思是:貧僧來自北平府。

黃子澄順著他手看去,剛好看到個狗肉鋪子,眼立馬瞪圓。

“僧人不是不能吃肉的嗎?”

道衍和尚也有點傻,我啥時候說要吃肉了?

順著黃子澄的目光看去,道衍和尚瞭然,會心一笑搖頭。

他指了指自己肚子,而後五指張開擺擺手。

道衍和尚的意思是:我不餓,也不想吃肉。

黃子澄不明所以,捏著下巴沉思,片刻後,他眉頭舒展,鼓掌大笑。

“妙啊……當真妙啊!”

道衍和尚狐疑,怎麼就妙了?

只聽黃子澄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大師……妙人啊!”

“能想出此等佳句,大師堪稱當世一絕!”

黃子澄先是伸出大拇指讚歎,而後一揖到地,閃身讓開寧王府大門,抬手做出請的手勢。

他示意道衍和尚先上,自己可以慢慢等。

有此等學問的人,值得尊重。

道衍和尚都傻了,我有這麼大的詩才?我怎麼自己不知道?

你別嫁禍我啊!!!

他覺得黃子澄一定是誤會什麼了,趕忙比比劃劃解釋。

黃子澄看了一陣,臉色越來越凝重。

“大師,你不要血口噴人!”

道衍和尚懵逼了,我說啥了?

“我原本的確和皇長孫朱允炆關係好,亦師亦友不假。”

“之所以皇長孫辭行不見,是為了他好啊……不是你說的那樣。”

瞧黃子澄那一副苦口婆心、含辛茹苦的樣,道衍和尚就知道他想歪了。

正想解釋一句,黃子澄卻不給他機會了。

“皇長孫朱允炆匹馬出賽做郡王,何等氣度風骨?”

“我若與他送別,十里長亭、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我這都是為了殿下考慮啊!”

道衍和尚聽明白了。

說這麼好聽?

你就是見太子朱標被禁足,皇長孫朱允炆被發配塞外做輔寧郡王,這父子倆當皇帝沒戲。

而後疏遠太子府的人,過來投靠寧王朱權。

整那麼好聽?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勾踐,來這邊臥薪嚐膽做間諜呢?

道衍和尚懶得跟他多說,揮一揮衣袖,黃子澄露出笑臉。

“大師理解在下就好,大師理解在下就好。”

黃子澄退後,將寧王府大門留給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扭頭瞅他一眼。

想到兩人其實差不多。

他們都覺得原本的下注人繼承不了大明皇位了,轉來投奔新主。

將來說不定彼此還是同僚、戰友,需要並肩作戰。

不好提前得罪啊!

道衍和尚猶豫著退到左邊,抬手做出請的手勢,臉上還擠出個自詡和善的笑。

他是想跟黃子澄客氣下,要黃子澄先進去拜見寧王。

黃子澄又誤會了。

“大師,你這諷刺誰呢?”

黃子澄臉沉了下來。

道衍和尚徹底無語了。

我又說啥了哥?

“我不是來投奔寧王殿下的,我就是有些掏心窩子的話想跟寧王殿下聊聊。”

“沒你想的那麼齷齪,大師還是莫要妄自揣測的好。”

“哼!”

黃子澄一甩後腦勺,轉身走回轎子,準備離開,改日再來。

今天真晦氣,被個死和尚嘲笑了。

讀書人三心二意能叫渣嗎?這叫棄暗投明好吧?

真是的,有辱斯文!

道衍和尚徹底破功了。

“你他娘的給我站住!”

道衍和尚氣的鼻子都歪了:這世界怎麼了?為什麼總碰見曲解他意思的人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燕王朱棣如是,這個太常寺卿黃子澄也是如此。

“我就修個閉口禪怎麼了?容易嗎我!”

“那麼費勁給你筆劃,你他娘的咋就看不懂呢?”

“哎……”

道衍和尚拉住黃子澄,連說帶比劃。

這下子黃子澄懂了:“大師你不是啞巴啊?”

道衍和尚差點氣暈過去。

我是啞巴,我一開始那聲“且慢”怎麼喊出來的?拿屁眼喊你的嗎?

哎……

道衍和尚懶得多說,和黃子澄攜手遞上拜帖,讓寧王府門房進去通報。

“誰?”

朱權有些傻。

看著手中兩份拜帖,神遊物外。

【道衍和尚。這不是綁架我造反那貨的狗頭軍師嗎?】

【黃子澄,這不是老朱留給朱允炆那貨治國理政的三大智囊之一嗎?】

【他們倆怎麼來了?找我這條躺平睡好的鹹魚幹啥?一起誤國嗎?】

【奧奧,都是老朱害的。封我什麼全柱國,該死的……害人不淺啊!】

朱權很鬱悶,聽見他這次的心聲,朱元璋更鬱悶。

講不講道理了?

別人求朕,朕都等他們死後才封個上柱國。

你小子,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哎呀,找到了!”

正在書房尋找圖紙的朱元璋眼前一亮,在一條桌子腿下,看到了疊起來墊桌子腿的圖紙。

這個臭小子,這麼好的寶貝,怎能拿來墊桌子腿呢?

暴殄天物啊!

“是它,就是它!”

朱元璋抱著圖紙,緊緊貼在胸口,一臉滿足。

這就是那日在楊妃宮中,他看到的朱權腦中的火銃圖紙。

一根銅管,前粗後細。

一個木託,應該是固定瞄準所用。

銅管尾巴處有引線,按照圖紙所說,點燃引線,銅管可發射高速飛行的彈丸。

火銃最大殺傷距離是兩百米,差不多是六十丈。

朱元璋可以想象到:裝備火銃的明軍和騎馬射箭的蒙元軍遭遇,遠在敵人的弓箭射程外,大明軍隊就可有效殺傷敵軍。出其不意,炸響聲甚至能破敵軍心。

有了這張圖紙,他朱元璋就能超越元世祖忽必烈,打穿那什麼“歐亞大陸”。

想及至此,朱元璋忍不住得意。

若真能成就此等功業,他就不只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明皇帝。

他是開疆擴土、建立不世功勳的華夏千古一帝朱元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