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來說,最敬畏的只剩下自然。

風火雷電雨,前幾樣來勢洶洶,可能頃刻間奪人性命,秋雨無聲,卻最是纏綿,秋雨看似毫無殺傷力, 卻在悄無聲息之間緩緩帶走生物身上的熱量。

在這片寒冷的土地,身體失溫,可比普通的外傷要恐怖太多了。

凝望天空,雲層不知何時已經被染成了黑色,烏雲之中有電光流轉。

“又要下雨了嗎?”

李譜喃喃自語。

他不禁將目光轉向工棚。由於整張熊皮過於厚重而巨大,一個陶罐根本鞣製不完熊皮,所以除了陶罐裡泡著的熊皮之外,工棚上還掛著剩餘未處理的部分。

這部分熊皮一直處於被烘烤狀態, 只要保持乾燥, 應該還能夠儲存很長的一段時間。

原本打算等新的鞣酸製作出來,便開啟新一輪的鞣製,現在面臨這種情況,李譜心中忽然對剩下的熊皮用處有了新的打算。

“可能是之前透支了好運,現在我的運氣實在是不敢恭維。剛準備出門,就遇見天氣變化。”

“秋季是細雨綿綿的季節,雨水小而細卻又綿長。寒冷的雨水不僅要帶走我身上的熱量,最重要的是會浸溼我的衣物。羽絨服被水浸溼後,哪怕重新曬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溫效果。”

“下雨,無疑是限制了我的出行!”

“但我的行動不能總是被大自然左右,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我必須要製作出一些避雨的工具。”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雨傘只是一種較為尋常的物品, 不僅隨處可見而且還觸手可及。”

“但我們先祖, 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最開始卻只有樹葉遮雨, 但在生產力極度落後的遠古時期,能夠想到使用樹葉,已經算得上與大自然鬥智鬥勇的結果。”

“真正意義上的雨傘,應該是出現在西周時期,人們用絲綢和棉布來製作雨傘,其靈感其實源於貴族馬車上的傘蓋。也就是傳說中亭亭玉立如華蓋那種華蓋。”

“由於雨傘製作工藝複雜,所需材料非常稀缺,實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雨傘只存在於貴族手中……”

說到這裡,李譜心中不由微微一嘆,古人的生活實在太艱苦了。

“那時候的生產能力非常低下,大量的勞力換來的確是低能的產量。烈日和下雨還能靠身體硬抗,扛得住就活,扛不住,一旦生病,一個家庭就會慘遭重創。而一旦遇見極端天氣,一年到頭來的努力,往往就會付諸東流。”

“所以, 想要有穩定的生產力,避雨工具必須要製作出來……”

【原來我那總是莫名其妙失蹤的雨傘在古代竟然這麼有來頭?】

【那可不, 現代好多便宜實用的工具,拿到古代去都是達官貴人們難以想象的神器。簡單的說,我拿個手機回到古代,還不輕鬆換成等同重量的黃金】

【所以,這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倒賣現代物品到古代?】

【拉倒吧,還倒賣呢,你拿著手機回古代,能不能活著走進城裡還兩說,那種時代的治安跟現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俺覺得吧,還是把古代的古董賣到現在更值錢……】

平復李譜繼續道:“而由樹葉演變進化而來的斗笠、蓑衣,才是老百姓遮風擋雨的必備雨具。”

【所以,譜哥這是要打算做斗笠和蓑衣了?】

【蓑衣俺倒是沒有意見,找點野草編起來就可以做了,但恕我實在想不通斗笠該如何製作?】

【難道說,譜哥這是要展示篾匠的活了嗎?】

【我絲毫不懷疑譜哥的實力,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牛逼的篾匠也不能憑空造出竹子來吧?】

【我看譜哥一直盯著熊皮,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他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從事皮匠這份有前途的職業。】

對於自己的目的,李譜毫不猶豫的點頭承認。

“確實,我正有此意。除了常規的絲綢和棉布外,皮革也能製成雨傘。”

“按理說,短面熊的皮非同一般動物的毛皮,不管是重量和厚度上都不適合製成雨傘。如果非要使用這種重量的皮革製作毛皮,它的傘架就必須能承受一定的重量,這樣一來,傘架自身的重量也會提高。”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出門的時候打上一把重達十幾斤的雨傘,會是怎樣的感受?是不是有感覺了?”

“很明顯,十幾斤重的雨傘,普通人並不方便隨身攜帶。”

“好在我別的沒有,就是有一身使不完的蠻力。用熊皮製作雨傘多出的那一點重量,並不會給我帶來任何的不便。”

說到這裡,李譜心中已經有了一套關於熊皮雨傘的設計方桉。

先拿出一張熊皮簡單的測量了一下。

雖然短面熊皮已經被分成了幾份,但李譜還是驚歎於熊皮的巨大。

至少製成一把能容納幾個人的雨傘是綽綽有餘。

測量出熊皮的大小後,就是為它量身定製傘架了,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熊皮,雨傘的造型一定是常規的圓形。

畢竟,李譜想製作的雨傘,跟後世的雨傘有一些細節上的小差別。

抱了幾根原木進工棚,李譜拿起刨子,就在原木上刨了起來。

“說實在的,我從未料到這套工具剛剛被造出來就能派上用場。”

“原本我的打算是,待找回弓矛之後,休息一晚再用我這套新鮮的木匠工具製作一套傢俱。”

“現在看了,最先製作的應該是……”

言至於此,李譜忽然打住不再說話,只是手上的動作變得快了幾分。

【又打啞謎是吧?那我可就不瞌睡了,我出100萬歡樂豆設獎,猜譜哥做的第一件東西】

【喜聞樂見的歡樂豆專場,我首先排除一個錯誤答桉——造傢俱】

【你們又有歡樂豆了?我就想知道你們在譜哥的直播間押中過嗎?它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好吧!】

【這個它字就很精髓!不過,譜哥不按套路出牌,我們也不按套路,反向壓不就完了嗎?俗話說得好啊,跟著黃大仙買反,別墅靠海啊。】

【對啊,有黃大仙在,何愁沒有歡樂豆?】

【抱歉,我家大仙已經被禁言下線了】

隨著一根50釐米寬的原木被刨子推到平滑整潔,李譜又製作了兩個支架,把原木夾在了中間,形成了一個……

“簡易原木桌!”

“有了木桌,加工木材會變得更加容易,所謂事半功倍也不過如此。”

“接下來,只要製作出一個傘架,再把熊皮套在上面,我的任務就完成了。”

尋了幾根手臂大小粗的樹枝,一一放在原木桌上,一套新的工具輪番登上舞臺。

很快,一根根樹枝變成了一根根方木條,又在鑿子和鑽子的加工下,成為了一個個配件。

不知過了多久,

一個個配件又被組裝成了一個巨大的木架結構。

看它的模樣,如果不看中間的傘把,與其說是傘架,不如說是木亭的框架。

用力的搖了搖新製作出來的木傘架,採用榫卯結構製作而成傘架非常結實,李譜已經用了接近百分之一的力道,它的造型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李譜不由笑容滿面。

“很好,比想象中要結實,把它做成傘後,除了拿來避雨之外,雨擋緊急情況還能拿來充當武器……”

“最後的工序就是讓熊皮跟傘架融為一體,成為一把真正的雨傘。”

“理論上,最好的工藝是用膠把熊皮牢牢的粘在傘架上,但現在製作膠水已經太遲了。我不缺製作膠水的材料,透過熬製動物的毛皮和骨頭,只需要十來天的時間,我就能獲得動物膠。但遠水不解近渴,現在熬膠對製作雨傘來說已經太遲了。”

“當然,我現在也是熬製動物膠的時候了,十天之後,可能是我最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

“除了膠水之外,其實也可以用鐵釘把熊皮釘在木架上”

李譜目光落在地上的土高爐上,如果鼓風機的弓弦沒有壞的話,已經擁有鍛鐵套件的情況下,製作出一批手工鐵釘並沒有多少難度。

可惜,之前弓弦損壞,耽誤了一爐鐵礦。

現在想要重新鍊鐵,除了修好鼓風機之外,還要將鍊鐵的前置工作重新準備一番。

想到這裡,李譜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但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所以我只能採取最浪費的方式了。”

【浪費?莫非你想要的是?】

【沒錯,我已經猜到了,真不知道譜哥的大腦是用什麼做的,竟然能想出這種辦法】

【你們特麼能不能不要當謎語人!直接說答桉會死嗎?】

【有沒有那麼一種可能,它們壓根就不知道譜哥的方式,單純的裝逼罷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信一點,我現在只相信解說員,其他水友就當做整活好了。】

把熊皮往傘架上一蓋,李譜縮在傘架下方,隨意的瞥了一眼傘架內部的構造,便又將熊皮扯了下來。

打野刀重出江湖,鋒利的打野刀,在熊皮上輕輕劃過,原本厚實飽滿的熊皮頓時被劃破了一道口子。

這道口子大約有熊皮一半深,劃破了熊皮內側,但卻沒有真正的將熊皮損壞。

至少,從外面看去,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多少差別。

一道,兩道……

一直在熊皮內側劃了二十四道切口,李譜才停了下來。

【譜哥這是在幹嘛?怎麼有種制傘不成自暴自棄的感覺……】

【如果你但凡帶點腦子看譜哥直播,都不會說出這麼無腦的話來】

【好吧,原來看直播也是這麼深奧的嗎?莫非就我一個人不知道譜哥在做啥?】

【攤牌了,你不是一個人!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譜哥的操作,在你們外行人看來,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們內行人看也是一頭霧水。】

李譜認真的看了一會彈幕,發現觀眾們幾乎沒人看懂自己的操作。

“大家不要陷入了思維固化陷阱,覺得平時裡不可能發生的事,在冰河世紀裡同樣不會發生。只要大家放在思路,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桉。”

沿著熊皮的切口邊緣九十度方向再次橫切。

“呲啦”

輕輕一拉,一根白色的皮帶就從熊皮內側拉了出來。

刺啦~

刺啦~

陣陣裂錦聲後,熊皮內側已經垂下了12根熊皮帶。

李譜微微一笑,將熊皮重新蓋在木傘架上,用兩根熊皮帶綁住一根傘架的傘骨。

“這樣是不是就容易理解多了?”

【臥槽!!!這特麼是什麼神仙操作!譜哥這腦迴路,絕了!】

【我實在難以想象,在這種原材料異常短缺的情況下,譜哥還能想到這麼多種方桉!要是我的話,早特麼就躺平了。】

【澹定一點,作為已經在直播間裡看了7天直播的絕對元老,表示譜哥不管做出啥舉動都不足為奇,千萬不要覺得離譜,直接六六六就完事了。】

【你震驚的太早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真正該震驚的還在後面!】

綁住一根傘骨之後,後面的操作就直觀多了,在觀眾們的驚呼和整活聲中,傘架的六根傘骨全部被固定住了。

拿起大傘巨大的“把手”,揮舞了一下。

巨大的“雨傘”呼嘯而過,攪動著空氣,發出陣陣“呼呼”聲。

李譜面露滿意之色:“很不錯,沒有浪費我這張熊皮,打著一把這樣的雨傘,絕大多數的風雨天氣都不會怕了。”

【你特麼當然不會怕!譜哥,寧家的雨傘真的是長這樣的嗎?這造型,都跟我在小資餐廳見過的戶外遮陽傘差不多大了。】

【大哪裡不好?男人不都喜歡大的嗎?只要駕馭得住,多大都行!】

【曉光初覺打賞了一個火箭,並留言:原本我只不打算說話的,但作為一名傳統工匠,看到大家只注意到最表面的功夫,沒有關注真正的細節,不得不站出來說兩句了。真正令人震驚的應該是譜哥的記憶力和目測能力才是,我注意到譜哥全程沒有測繪,也沒有標記,但切割出來的所有皮帶,都恰如其分,剛好能綁住傘骨,這份眼裡和操控力,我看了是自嘆弗如啊!】

【霧草,原來還有這種細節?】

【整活時間,勿談正事!說好了一起澹定的,結果都讓你帶震驚起來】

看了看天空,連綿細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天色尚早,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

李譜舉起雨傘,朝著之前發現隕石的方向走去。

“做傘耽誤了一段時間,好在雨並不大,如果運氣好的話,及時將弓箭拿回來,還有挽回的空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