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木桶再次來到河邊。

可能是血腥味還未散去的緣故,河灘上看不到一隻食草動物的痕跡,倒是下游幾處河灘上,還能看到一些長相各異的動物。

遠遠看去,只有很小的身影,隱約間只能分辨出是馬科、鹿科動物。

走到之前發現黑土的位置,地上果然沉澱了很多黑不熘秋的爛泥,一股腐爛的氣息從爛泥上傳了出來。

這股奇異的味道聞著有些上頭,李譜非但不嫌棄,反而眼前一亮。

直接上手就是一抓,一團黑色的爛泥已經出現在了手中。

黑泥呈半液態,抓在手中根本握不住。

黑色的泥沙順著指縫往外鑽,沒一小會,手上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細沙。

【譜哥,你管這玩意叫黏土?我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

【這是帶著腐爛物的河沙吧,你確定要用這玩意製陶?】

【不容易啊!主播終於翻車,喜聞樂見的環節來了】

【一帆風順生活遇見一個小插曲,還是挺有趣的】

【我去,主播才開播多久啊,就跟一隻熊兩隻恐狼一隻恐貓發生了衝突。我特麼整個人都看呆了,到你口中怎麼就一帆風順了?】

【我們家小可愛你是只口不提啊,那我走?】

“別著急,這就是黏土,而且是最好的細土!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最頂部的稀泥,估計才從上游衝下來不久,未經歲月的沉澱,所以就成了大家所看到的樣子。

只要我稍微往下挖一點,就能挖到粘稠度更高一點的黏土”

李譜又抓了一把黑土,放在鏡頭前展示。

“別看這些這些黏土不起眼,卻是真正的寶貝,它們所含的礦物成分十分復雜,主要由高嶺石、水白雲母、蒙脫石、石英和長石組成。

所以,一般只有河邊才能形成這種條件。”

“如果說你在某些高山或平原上發現了黏土,那麼最大的可能是在不知道多少歲月前,那裡曾經擁有過水域。”

“不得不得說歲月變遷,滄海桑田,我們真應該敬畏自然,跟自然比起來,人類實在太渺小了。”

說話間,黑土又流失殆盡,只剩下一層薄沙,李譜微微一笑,開始在泥土上刨了起來。

河床上的稀泥十分鬆軟,頂部的幾層用手都可以輕鬆拋動,正適合現在這種缺乏工具的情況開採。

不管溼土還是細沙,李譜一谷腦全裝進木桶裡,片刻功夫,李譜帶來四個木桶就已經裝滿了。

挖土,裝桶,提桶走人,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

【好傢伙,說一套做一套了這是,嘴上說這敬畏自然,手上的動作比誰都快】

【開採證辦了嗎?黏土那可是礦產資源,得辦證!】

【有的人表面上在給我們講故事,背地裡卻公然非法開採自然資源】

【臥槽,難怪熘的這麼快,真相原來是這樣】

【快@官家自然資源管理署,趕緊把主播抓回來】

【龍城自然資源管理署打賞了一個飛機,並留言:平行世界的事,咱可管不著,好好看直播,不要耽誤大家學習。】

【臥槽,官家原來一直都在!六六六六六六,曾經我能七步成詩,現在只會說六個六】

這次的目的很簡單——解決自己的飲食問題。

只要能成功的做出一個陶罐和一副陶碗足矣。

將四桶黏土擺在一起,李譜卻沒有著急動手,反而看向攝像機:

“現在製陶的原材料已經備足,在真正的製作陶器之前,我們還需要在其他方面下一點功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所周知,製陶的步驟雖然不多,但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前功盡棄。”

“如果我身處現代社會,製作陶器失敗的機率可以降低到個位數,但我現在身處荒野,所有的工序都要從零做起。”

“所以,在製作陶器之前,還有一些前置步驟需要完善。”

【還有步驟?製陶不就是玩泥巴嗎?這麼在主播這裡變得這麼麻煩?】

【曾經的夢打賞了一架飛機,並留言:這一點都不麻煩,作為一名JDZ的老瓷工,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製陶已經比制瓷簡單很多了】

【想要做出一件簡單的陶器,必須經過配泥和配釉、泥坯塑制、賦釉及煅燒四大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錯,都會導致不一樣的後果,輕則發生變形成為劣質產品,重則直接損壞,裡面的學問可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哈哈哈,立馬就有專家出來打噴子臉了!哈哈哈,我怎麼一點都不奇怪呢?】

直播間中藏龍臥虎,對於突然冒一個JDZ老瓷工,李譜並不覺得意外,只是對他的話深感認同。

聯絡自己的實際境況,李譜覺得自己的工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簡化。

“正如製陶專家所說,想要製成一件陶器,需要四個大的步驟。我的荒野乞丐版,沒有那麼多要求,可以簡化成兩個三步驟。用通俗易懂的話講,分別是揉泥巴、做造型、煅燒。”

“我現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分別製作出這三個步驟所需要的工具。”

“好在作為小學手工課課代表,我最不缺乏的就是動手能力”

很快,李譜所說的工具便逐一展現在眾人眼前。

分別是一塊用於揉泥巴的圓形石板,一把用於泥坯塑制木刀,最後則是一個用樹枝枯葉和木柴搭建而成平臺。

【曾經的夢打賞了一架飛機,並留言:窯呢?你不造窯燒什麼陶器?】

“造謠?我這人平生最恨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從我做起!”

李譜眉頭一挑,答非所問道。

聽到李譜的回答,直播間的觀眾卻樂了,一起跟著起鬨。

【朋友,這謠咱可不興造啊】

【造謠可是違法,只要您點贊加關注,轉發此條資訊500次,免費的銀手鐲就能帶回家】

【龍潭區反詐中心打賞了一架飛機,並留言:防範電x詐騙,請下載反詐APP】

【臥槽,這專家為了較勁,掏錢跟主播對話啊,我猜他說的應該是造燒陶的窯】

【樓上言之有理,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啊!】

【曾經的夢打賞了一個飛機,並留言:對對對,就是燒陶的窯,燒陶不挖窯,功夫白費了】

“挖窖我倒是知道,但現在卻是沒時間了”

李譜神色澹然道:“自新石器時代發出陶器以來,燒陶的工藝已經演化出無數種,可沒有誰規定一要在窯洞裡面燒陶。”

“事實上,哪怕是在平地上,也能燒製出陶器。只不過犧牲一點成功率而已。”

“相比起時間上的損失,那點原材料的損失我還承擔得起。”

說罷,李譜不再搭理直播間,將黏土從木桶中倒在石板上,開始玩起泥巴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