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祝江江和明戟達成默契。

一個回去準備改變局面,一個回去求推薦信和準考書。

當明戟帶著推薦信和準考書來到小荒村的時候,卻發現祝江江根本沒有在用心替他想辦法,她正埋頭在蓋房子呢!

“小娘子,你不是說幫我想辦法的嗎?怎麼又在做別的事情!”明戟帶著質問的語氣問她。

“明公子你來啦,可是推薦信和準考書都弄到了?”

祝江江沒有因為他的態度感到生氣,反而衝他笑嘻嘻的。

“你託我辦的事兒我都辦妥了,可你……”明戟才將那兩樣東西掏出來,話還沒說完就被祝江江搶了去。

開啟確認了一番後,她拍了拍他的胳膊,甚至滿意,“明公子,可以啊,謝啦。”

說著,祝江江就要把東西收進袖子。

明戟眼疾手快,抓住她的手腕,義正言辭,“小娘子,你我互為幫忙,你的事兒我幫你做了,你呢!”

“你聽。”祝江江指了指身後在蓋房子的小五幾人。

“聽什麼?”

“聽他們唱的歌啊。”

身後,小五幾人一邊在蓋房子,一邊在學祝江江教他們唱的黃梅曲。

那曲子唱得自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現在他們只是在利用幹活的時間學習曲子,等晚上空了下來,還得排練劇目呢。

幸好小五他們在樓裡待過,學起來有模有樣,一教就會。

“訪英臺上祝家莊,眼前全是舊時樣,回憶往事喜又狂,竟不知她是女紅妝……”

那幾人唱的曲兒,明戟聽得是一頭霧水,“這跟曲子有何關係?”

“怎麼沒關係!”

祝江江不滿他懷疑自己的主意,“我問你,你是不是覺得我的辦法應該是寫一封澄清書,替朱公子和明小姐解釋這件事兒就可以了?”

明戟猶豫了一下,點點頭。

“可你有沒有想過,就算你的澄清書寫得再感人肺腑、再催人淚下,你覺得百姓們看得懂嗎?”

江南鎮的識字率那麼低,接受的教育程度更是可以說聊勝於無。

大家接受事物的看法都是從老一輩那裡聽來的,沒有經過統一教育,三觀極其不統一,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大不相同。

想要透過一封澄清證明去解釋、去改變世人的看法,基本沒戲。

“可這跟唱曲有什麼關係?”明戟還是不懂。

百姓們不認字,難道唱曲就有用了嗎?

“你得把這曲中的故事聽完了再下結論啊,這可是個連續劇,是千古佳話!”祝江江真的要被他氣死。

“算了,我給你泡壺茶,你今天就坐這兒把曲子從頭到尾給我聽幾遍,聽懂為止!”

廢話不多說,直接給他唱就是了。

如果他覺得這個故事可以接受,能成為一段佳話的話,那就說明這個方法有用,祝江江就更有信心。

順便的,他們還可以根據朱清然和明瑤二人的具體故事進行改編,這樣就真實了。

明戟帶著懷疑的態度,手裡端著祝江江給他倒的一大碗茶,坐在河邊,把曲子從頭到尾聽了好幾遍。

一直到天色漸暗,歌聲結束,他也才得以回神。

此時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和他妹妹所經歷的事兒極為相似,只是結局不太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小娘子,梁山伯與祝英臺二人化蝶雖感人,可瑤兒不能死啊,她化不成蝶的!”

明戟屁顛屁顛地跟在祝江江身後,著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她一同朝裴家走去。

祝江江剛結束搬磚,累了一天,說話都喘著氣兒,“我知道,故事嘛,都比較戲劇化,如果你覺得這個結局不行,咱們可以再改嘛。”

“要改,一定要改!”

要她妹妹學人家化蝶,他才不要。

“可是如果改結局,就不夠震撼人心,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你還要改嗎?”祝江江反問他。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他們做這一齣戲的目的是改變世人對女子女扮男裝入學的態度和看法,如果改大團圓結局,故事的衝擊力必將受到影響。

“這……”明戟一時語塞。

但最後,他還是決定要改!

“小娘子,改吧,這個故事本身已經足夠震撼了。”

吃完晚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明戟再次找到祝江江,跟她說最後的決定。

得以休息一會兒的祝江江,腦子也轉了過來,“我同意你的建議,改成大團圓結局。”

她之所答應,是因為這個故事前半部分對根深蒂固的古代人來說,已經足夠大膽了。

無論結局是不是化蝶,都足夠在聽過這個故事的百姓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加上這個時代根本沒什麼接受文化藝術薰陶的機會,這個故事一旦橫空出世,就能掀起風暴,戲劇效果他們無需擔心。

“太好了,那你趕緊改吧。”明戟臉上一喜,很自然地催促她。

祝江江幽怨地瞥了他一眼,“大哥,今天的太陽特別大,我搬的磚燙手,現在已經提不起胳膊了,怎麼給你改故事啊。”

為了趕進度,為了周凉能順利進京參加科舉,她這兩天幾乎在拼命,哪有功夫替他改文啊。

“那明日你再改,從明日開始,你蓋房子的事情交給我了,我叫人來幫你蓋!”明戟大手一揮,包攬了她蓋房子的活兒。

黑暗中,只見祝江江露出一抹得意的笑,“成交!”

她等得就是他這句話!

請工人蓋房子就是舒服,祝江江和周凉他們終於能歇一歇,用心投入到創作排練中。

“周凉,這些題目和這篇文章你看一下,有什麼問題或者有什麼意見,隨時找我。”

祝江江單獨找來周凉,將一沓紙遞給他。

紙上寫的是她記憶中今年科舉的幾個題目,還有她為這些題目做出的答案,按照她這個現代人的思路,應該能讓他在眾多學子中,脫穎而出。

“這是科舉的題目形式,你怎麼會有這個?”周凉掃了一眼上面幾張,他一下就認出了這是科舉的題目形式。

如果沒有參加過科舉,一般學子很難得知這類資訊,都是進了考場才知道考什麼。

她怎麼會知道?

“你認得這個?”祝江江也很驚訝,他竟然一眼就看出來了。

明戟不是說這是他們明家珍藏的東西,就連他們明家私塾的學子都不知道的東西嗎?

怎麼周凉一下就認出來了?難道他以前的身份,經常接觸到這些東西?

祝江江不禁打量起他來,但沒有問,別人的傷心事兒,還是不問的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