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請君入甕的行動

漢地世侯是安定中原的柱石,而且在戰鬥上絲毫不弱,門g古人屢加徵聘用以對外作戰,而漢軍的幾大萬戶分別統治了門g古大漠以南廣大的中原北方地區。4∴⑧0㈥5正是依靠著這些漢軍大閥的力量,忽必烈才逐步發展為一支獨立於門g廷並最終取代門g廷的政治軍事力量,最終建立了龐大的元帝國。

作為門g古貴族革新派的代表,忽必烈與其它傳統的門g古貴族不同,他偉大的事業,是靠廣招賢士起家的,其中不僅有滿腹經綸、名聞天下的學者,而且有精通兵法戰策、治國之道的謀士,有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更有能征善戰的軍事統帥。忽必烈完成了門g古貴族革新派與漢家大儒以及漢軍大閥之間的政治聯盟,為他的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但是現在隨著忽必烈麾下的大軍渡過長江,統一中國已經指日可待的時候,漢軍大閥的強大勢力仍然尾大不掉,諸如漢軍的五大閥,即使最弱的張弘略、張弘範兄弟也有七、八萬大軍,而且戰鬥力相當驚人,即使sè目人也比不上,要不是有門g古騎兵的強大戰力的壓制,天知道會有多大的麻煩。

此時,忽必烈正緊湊眉頭,達魯huā赤也裡只哥向他彙報了劉復亨近期的動向,讓他深感不安,原本最為低調,謙遜的劉復亨忽然之間如此耀眼,漢軍大閥之間原本矛盾重重,一盤散沙,現在卻忽然間迅速聯姻,可見,就在南宋滅亡的前夕,不只是元廷忌憚漢閥,漢閥也深深的憂慮滅宋之後他們的前途。

“傳旨,追封史天澤為忠武王,加劉復亨為鎮國上將軍、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帥,進嚴忠濟為驃騎上將軍,加金虎符,授張弘略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劉元振封成都路軍民經略使……”

忽必烈為了安撫漢軍大閥的不安情緒,對其大肆加封,此時他對劉復亨雖然略有警惕,但仍然一如既往的信任,絲毫沒有察覺到其中的暗流湧動,在忽必烈看來,示之以恩,可以表達朝廷的善意,疏解漢軍大閥的疑慮。

下完聖旨,此時忽必烈眼中殺機大盛,安撫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只要南宋一統,挾滅國之威的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削除這些傢伙的兵權。

暫時忍耐,等時機成熟後過河拆橋是忽必烈的拿手好戲,就像李璮舉事之前,忽必烈對他的用心早有所察覺,由於當日北邊未靖,中原守備空虛,對他採用安撫、姑息之策,表面上不動聲看上]

當年忽必烈即位後,諸侯紛紛朝覲,惟李璮不至;門g古佔有華北之後,普遍禁止諸路修置城牆,而李璮卻以御宋為名,擅自發兵修建城防,以磚石築牆,外掘深塹圍之;李璮還散遣部下到其所轄的境外以高價與元廷爭購軍馬;元朝通用大元中統鈔,惟有李璮境內還使用宋政fǔ發行的漣州會子;納於朝廷的稅收也被李璮侵吞,作括兵之用,一分一毫都沒有上繳朝廷;當時忽必烈忙於爭奪汗位無暇南顧,對南宋採取遣使修好的慎重策略,不yù輕啟邊釁,李璮卻在淮邊潛師侵宋;李璮與北方其他世侯之間窺測時勢,批評朝政的聯絡活動也相當頻繁。

這一系列種種舉措,忽必烈竟然都忍了,反而加李璮為江淮大都督,賜金、銀符共六十餘枚,再三褒賞獎諭。種種殊遇,其實都只是為了將他暫時穩住。

就像現在漢軍大閥們即使再作出挑戰忽必烈耐心的舉措,忽必烈都會強行忍下,一旦南宋滅亡,時機成熟,他就會毫不遲疑的舉起屠刀。

博多灣

海面上遮天蔽日的都是元軍戰旗,1200艘大戰船,正在密密麻麻的排開,等待著登陸。

一艘深闊各幾十丈的三萬石大海舶上,真金等人注目遠望。

博多灣上,飄揚著幾面元軍戰旗,雖然稀稀拉拉的,毫無美感,但是也讓真金等人興奮不已,劉淮所上的奏摺果然不假,遠征日本的殘軍真的佔據了半個東瀛!

同樣興奮的還有站立在最後側毫不起眼位置的王仲,此時他也是一臉的喜sè的看著博多灣,借艇割禾的計劃目前進展的相當完美,容貌猥瑣的他一副人的模樣,加上王仲刻意的低調,自然不著真金的歡喜,甚至連召集王仲詢問日本情況的如此大事都拋之腦後。

“靠岸下船!”真金迫不及待的下令。

在洪茶丘的指揮之下,1200艘大戰船有條不紊的駛入博多灣,當然排在前列的赫然就是真金和洪茶丘等人所在的大艦。

岸上劉淮帶著武衛軍親兵整齊排列出長長的儀仗,盛裝以待。

“上天眷命,大元皇帝聖旨,諭武衛軍統領劉淮,忠君愛國,於危難之中,驅殘軍破太宰府,後又攻入倭國京都,征討不臣有大功,朕心甚喜,擢武衛軍統領劉淮為懷遠大將軍,上拄國,加行軍萬戶,升日本經略使,節制高麗兵馬,麾兵東征,夷滅倭國,望卿再建奇功,揚我大元之威。欽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真金唸完聖旨,仔細觀察著跪地接旨的劉淮,這個穿著威武的盔甲,腰配帶著殺氣凜然的寶劍,臉上卻是面如削yù世家子模樣,年輕得一蹋糊塗,即使是涵養極好的他也不由得產生了幾屢嫉妒之情。這麼年輕的大將軍、上拄國,恐怕在朝中只有門g古元勳的後代,出身顯赫安童可以媲美。

天之驕子,上天眷顧!

“太子殿下,請移駕大宰府,共商東徵之事。”接過聖旨的劉淮恭敬的稟道。

“大將軍如此忠君愛國,不愧是國之棟樑!”見劉淮如此勤快,毫不拖泥帶水,馬上就要辦事,真金稱讚道。

劉淮略顯尷尬,他哪裡是勤快,不過是不想屈尊的行禮,想要儘快的將真金等人帶到大宰府,讓其脫離高麗大軍,到時候方便自己奪權而已。

在劉淮的陪同下,真金滿意的坐進奢華異常的馬車裡,而陪同一旁的洪茶丘,屁顛屁顛的尾隨其後,毫不猶豫的拋棄他麾下的六萬高麗兵馬。

一千武騎士護送著真金的車隊離開博多灣,而劉淮直接堂而皇之的留了下來,直接在博多灣指揮起高麗軍隊登陸來。

很快六萬的高麗步兵直接在博多灣外整隊,一萬名水手在將400艘大艦,300艘輕疾舟,500艘汲水船固定在岸邊後,也在步兵旁整隊。

看著行動迅速的高麗兵,劉淮大感滿意,雖然戰力不行,但是裝備齊整,訓練還算差強人意,只要以武力驅使,即使綿羊也能暴發出一定的潛力。

當所有的高麗人整隊完畢後,劉淮就帶著大軍朝百道源方向行軍,那裡是廣袤的平原,大批的武騎士和劉正所部的一萬武士在那裡張來大網,等待高麗人入甕,在百道源,劉淮會將高麗人進行打luàn整編,所有的千夫長以上軍官都將要被解除職位,進行大規模的甄別清洗,重新安chā原有金大通麾下的高麗兵出任軍官。

而此時,王仲眼裡的大féi羊真金,在武騎士的護送下,進入了太宰府。

透過車上的視窗,真金仔細觀察著這座九州最大的城,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吸引了他的目光,外表看起來,從外而內層層疊疊的有五重的太宰府城頗有幾分壯觀,但當看到牆高不過三到四米的高度,真金不由自主的啞然失笑,如此低的城牆,恐怕不堪一擊。

饒有興趣欣賞風景的真金也隨shì一旁的洪茶丘都沒有發現,城牆之上的武士正全部武裝,肅穆的表情下隱藏著凜然的殺氣。

典五此時帶著幾名武衛軍士卒,恭恭敬敬的引導真金入城,直接朝著本丸方向走去,成功防禦住九州叛luàn的典五此時已經被劉淮提拔為校尉,帶兵鎮守九州,領兵多日的他如此已經不再是當初普通的百夫長,略顯幹練的他逐漸展現出大將風範。

當真金和麾下的隨行人員進入本丸大門的時候,負責守護的近百名門g古武士被攔在了門外。

擔任宿衛的近shì長阿八赤感覺自己的腦袋不夠用,堂堂怯薛衛居然被倭國矮子攔在了門外,他覺得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這支宿衛太子真金的隊伍屬於怯薛衛的一支,怯薛在門g古稱為大中軍,是最大最精銳的部隊,自成吉思汗時代開始就給怯薛以很高的地位,成吉思汗宣佈在外千戶若與怯薛爭鬥,千戶有罪。這裡的外千戶包括門g古的千戶,而怯薛只是隨便一個怯薛軍的士卒。

所以即使身份最卑微怯薛的士卒,基本都可以在大都橫著走,如今居然在的東瀛被阻攔在了大門外,只是感覺尊嚴受損的阿八赤絲毫沒有察覺到其中的異常之處,反而大聲怒斥看門的武士。

“怎麼回事?”聽到吵聲的真金回頭問道,才注意到身後的怯薛衛已經被擋在了大門外。

“動手!”典五見機大喝,隨後抽出斬馬刀,朝真金撲去。

本丸城牆上瞬間出現了無數早就持弓上弦的紅甲武士,電光火石之間,就朝還在發橫的怯薛衛shè去無數箭矢,同時大批的紅甲從四面八方湧出,中間的大門則被迅速的關上了。

圖窮匕現!

毫無準備的阿八赤被shè成了刺蝟,近百怯薛衛也紛紛中箭而倒,即使偶爾有還站立不倒的怯薛,也隨後被猙獰撲來的武士消滅。

ps: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幫忙擊加入書架,求推薦.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