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誰與爭鋒的真金

“陛下,國家費用浩繁異常,尤以徵宋huā費巨大,財政入不敷出,臣以為當速派出大軍進入日本,由臣下親自前往監督,隨軍入倭國,取其財貨,可解朝庭數十年之憂!”中書平章政事阿合馬迫不及待的進言。3∴35686688\\看上]

忽必烈推崇儒家,但是理財政策上卻奉行實用主義,同儒臣的輕徭薄賦、藏富於民的統治觀念相左。

因此在中原歷代王朝中,唯有元朝既重農又重商,不僅朝庭直接派人經營多種官營商業,實行專賣,壟斷利潤,而且門g古貴族也多與商人相結合從事各種商業活動或進行高利貸剝削。同時,異常開明的忽必烈還任用各族商人出任中央政fǔ的高官和各級政fǔ的官吏,阿合馬正是商人出身爬上高位的代表。

從成吉思汗時起,門g古貴族為了滿足自己的貪yù,在戰爭過程中主要進行掠奪,在平時則十分重視通商,畏兀兒及西域各國的商人對門g古貴族的征服戰爭都曾經做出過很大貢獻。到忽必烈掌權時,面對接連不斷的戰爭以及迫切需要恢復的各項事業,財政問題成為政權能否存在下去的關鍵,龐大的軍費和財政開支只靠農業稅收難於維持,因此發展商業、任用商人成為忽必烈解決財政問題的重要手段。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身huā剌子模的阿合馬正是以理財、經商爬上了高位。

中書平章政事一職權力相當大,主管整個元帝國的財政,地位僅次於丞相。阿合馬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負,忽必烈當初急於富國,任用阿合馬試以行事,居然頗有成績,阿合馬發揮自己的專長為朝廷積聚財富,支援了忽必烈的一系列征服戰爭,成功的解決了國家的財政困難,因此這個huā剌子模商人一路青雲直上。

此時見到忽必烈臆動,丞相安童立即反駁道:“陛下!此征伐宋國關鍵之際,軍餉糧末調撥還需要阿合馬負責,如此重任怎能擅離職守,當另派人選前往監督!”

安童是門g古元勳木華黎的後代,出身顯赫,僅13歲就擔任了怯薛長第三怯薛由木華黎家族世襲,年16歲就出任了丞相,此時元帝國的丞相有三人,安童為長,史天澤次之,伯顏排名最後。位高權重,少年得志的安童此時已經在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呆了10年之久,為門g古貴族的代表。==HU.

不過他和阿合馬政見不合,除了在聯手打壓漢人一事上保持默契之外,其餘事情,只要阿合馬支援的他就反對,只要阿合馬反對的,他就支援。

雙方麾下sè目貴族和門g古貴族紛紛辯論起來,互相攻擊指責對方。安童不希望阿合馬得好到處,平時財政大權都是由阿合馬一系的sè目人掌控,安童等門g古貴族沒有合適的籍口chā手,撈不到好處。現在忽然冒出這麼一個黃金之國,門g古貴族們自然不會放手把這麼一個美差交給這個sè目人。

忽必烈的眉腳略微的動了一下,他對這個年輕的元勳後裔也大感蛋疼,當初為了拉攏門g古貴族支援,不得不給予安童至高無上的權力,而且安童本身也有些能力,不過,年少得志,還是太意氣用事了,和阿合馬的矛盾,忽必烈瞭如指掌,現在討論如何出兵日本的時候,兩人就開始因為利益而發生糾紛,作為帝國的丞相,實在太過兒戲了。

王仲戰戰兢兢的跪伏於大殿之上,神仙巨頭打架,不是現在身份地位卑微的他所能參合的。

眼見雙方吵的不可開交,耽誤軍國大事,立刻有耿直的大臣上前稟道。“陛下,尚有二處兵馬可以排程,史天澤所部十萬人馬駐紮開封,劉復亨所部七萬步卒駐紮東平。”

忽必烈大喜,聞言視之,正是平章軍事耶律鑄,此時忽必烈正想喝制門g古貴族和sè目貴族的爭吵,這個忠心耿耿,不懼強權的忠臣跳出來,正是及時。

耶律鑄是sè目人的另類,崇尚儒學的他政見和漢人大儒的陣營相近,其父更是大名鼎鼎的耶律楚才。

王仲頓時心中暗喜,劉復亨所部的兵馬就不用了,史天澤所部的也沒什麼,只要是漢軍都好辦!

“現高麗船支幾何?”忽必烈問訊道。元朝初期的海船主要在高麗建造,雖然遠征日本遇上風暴折損不少,但是早就有遠征日本計劃,因此高麗的海船生產從沒有停滯過。

“二千石以上大艦400艘,輕疾舟300艘,汲水船500艘,大海船1200艘,可載士卒6萬餘。金方慶、洪茶丘兩人日夜督造,海船數量只多不少。”耶律鑄不假思索的回答,負責軍事的排程的他,對元帝國的勢力瞭如指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忽必烈大喜,但是立刻有為難起來,海船的事情不是問題,現在就剩下選擇哪一路兵馬出征了,中原駐紮的十幾萬的軍隊忽必烈並不打算動用,那是用來坐鎮中原壓制四方流民、賊寇的屏障。

“姚愛卿以為如何?”無可奈何之下,忽必烈問詢姚樞,希望這個帝國的棟樑能給出好的建議。

“陛下,既然船在高麗,不如就地調兵,可抽調高麗士卒六萬入日本。”姚樞進言道,原本他見安童、阿合馬二人鬥來都去,饒有興致的隔岸觀火,不想忽必烈親自詢問,只好獻策。

“高麗人戰力低下,不堪驅使,恐怕出師無功啊!”耶律鑄立即反駁道,倒不是他對姚樞有什麼看法,而是高麗兵的戰鬥力確實不怎麼樣。

還匍匐於地上的王仲也有些失望,高麗兵比漢軍差太遠了,不過很快王仲就釋然了,六萬規模的海船足夠了,而且高麗兵比炮灰不如的足輕要好上許多,如果真是派遣高麗兵也可以勉強湊合。

“那要看是什麼人統兵了。”姚樞高深莫測的。

“哦?姚愛卿所指何人?”忽必烈驚異的問道。

“陛下,臣所指的是行軍千戶劉淮,因暴雨滯留倭島,卻能置死地而後生,驅殘軍破太宰府,而後居然聚眾攻入京都。如此將才,是陛下的洪福啊!”姚樞進言道。劉復亨平時為人圓滑,做事滴水不漏,對於漢家大儒恭敬有佳,姚樞麾下的書院,劉復亨屢屢獻金,因此見到劉淮的才幹,本身就是漢人的姚樞自然毫不猶豫的推薦以增加漢人在元庭的勢力。

忽必烈這才想起,遞上奏摺的劉淮,因為耀眼的黃金引起了所有的人**,包括忽必烈在內反而忽視了劉淮的赫赫戰功,現在靜下心審視一下,卻是不凡。

思考一番忽必烈有了定計,立刻下旨,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統兵六萬、大戰艦1200艘增援日本,同時派出太子真金為監軍隨行,擢武衛軍統領劉淮為懷遠大將軍,上拄國,加行軍萬戶,升日本經略使,節制高麗兵馬。

丞相安童和阿合馬等人爭了半天最終相覷無言,太子出馬,誰與爭鋒!

匍匐於地上的王仲大喜過望,沒相到,帝國的智囊居然對劉淮另眼相看,如此借艇割禾之策不但收穫了大戰艦1200艘,六萬高麗兵,還釣到了一隻大魚——太子真金!這個大元帝國的繼承人。

海面上,浩浩dàngdàng,密密麻麻的佈滿了海船,整整721艘的大不一的商船航行在海上,其中五艘長三十六丈,高近十丈,可載二萬石的巨舟猶如龐然大物,在眾多的海船中分外顯眼。

謝國明把整個兩浙路的海船抽調一空,而許達甫則藉著郡王府的勢力把福建路的海船徵集,雙方都以運輸的名義,裝載了大量的軍械和糧食,直接向南行使一段時間,然後才折向東面,朝日本航行。

如此規模龐大的行動,自然是無法隱瞞元軍的細作,訊息傳到伯顏耳朵裡,立即召來呂文煥等漢將商議,呂文煥等人進言:“福建路出海不遠有一大島,稱琉求,地勢盤穹,林木合抱,土潤田沃,宜種稼穡,地產豐富,然卻無人居住,故宋軍只在澎湖設定有巡檢司,如此大規模的海船運輸糧食軍械,必是宋庭惶恐,謀其退路!”。伯顏深以為然,但也沒有在意,此時南宋的土地在他看來不過是囊中之物,哪怕宋人逃到天涯海角都沒用。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要納入門g古人治下!

兵庫津

港口,劉淮驚歎的看著滿海的風帆驚嘆不已,即使已經特意擴建過的兵庫津港口仍然不能停的下如此龐大的艦隊,南宋普通的大海船可載重幾萬石一石約110斤,2萬石就達千噸級以上,深闊各幾十丈,721艘的大不一的商船擁有近萬名水手,商船和戰艦不同,主要以載重量為主。因此只要稍做改裝,就可以載兵達八萬之多。

“統領大人,老朽不負使命,此時運來300萬石糧草,神臂駑二萬具,各種兵器盔甲弓矢不計其數!”一臉風霜的謝國明對劉淮道。

“謝老辛苦了,一路奔bō勞頓,我以備好酒宴,先下去休整一番,在喝酒長談,從長計議!”劉淮聽聞如此之多的糧草,軍械興奮不已。

然而謝國明卻一臉憂sè的道:“統領大人,十萬火急,老朽離開的時候,元軍已經襲破長江了進佔鄂州了!大宋已經岌岌可危了!”

“什麼!”劉淮頓時震驚萬分,他不敢相信南宋敗亡的如此之快。

趙若蘭也是同樣眼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神sè!

ps: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幫忙擊加入書架,求推薦.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