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品茗論茶的收權

京都

城內到處都站立著全副武裝的武衛軍,黑衣黑甲,手持明晃晃的刀槍,虎視眈眈的注視著過往的每一個行人,而全身著紅sè甲冑的武騎士則不斷在京都的各條街道上肆無忌憚的策馬,來回巡視。本章由為您2看上]

“不愧是南宋名將啊!”伯顏感慨。原本以為夏貴已經老邁無能,不復當年之勇了,沒想到行動起來還是那麼迅速、果斷。

阿里海牙面有憂sè的道:“大艦鎖江!若如此,我軍恐怕久戰不利!”

“大帥可行聲東擊西,虛實並用之策!”史格進言。

“哦?其計安出?”伯顏相當重視地詢問道。聲東擊西很好理解,但是聲東擊西加上虛實並用就複雜了。

“我大軍二十萬,兵多將廣,可兵分三路,一路攻漢陽,聲言取漢陽渡江,yòu夏貴調水軍往援,漢陽城堅,故此路為虛。另二路皆為實,一路攻漢口,另一路襲佔沙蕪口,三路兵馬所攻皆其必救之處,讓夏貴調水軍疲於奔命,這二路宋將碌碌,必有所隙,擇其薄弱者再集結大軍強攻之,虛實並用,讓其無從判斷。”史格解釋道。

伯顏、阿里海牙等人聞言,相當欣賞的看著史格。

史格是漢軍大閥史天澤的兒子,史家子弟一直替門g古人鎮壓中原,掃平多路抗元義軍,史格在作戰時候勇猛無比,攻城時候經常裹創先登,為元帝國立有殊功。

沒有想到史格不僅是猛將更是智將,有其父之風。

事實上,漢軍大閥和其麾下的漢軍才是元帝國的中流砥柱,在忽必烈篡奪阿里不哥汗位後,由於高層門g古貴族分裂,門g古帝國麾下四大汗國不再維持對忽必烈所代表的汗位的忠誠,所以在元帝國對外戰爭中,漢軍大閥及其將領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成為決定性力量。

於是伯顏採納了史格的建議,命令阿術所部攻漢陽,阿里海牙所部攻漢口,史格所部攻沙蕪口。

京都西寺

惶恐不安的大名們戰戰兢兢的等待半個多時晨,劉淮才帶著手下武將,家臣們姍姍來遲。劉淮麾下直屬大名,大友賴泰、竹崎季長、平賴綱、長井義重、島津久經、安達盛宗、赤松政守等人分別入席。

此時的劉淮身著華美的錦繡衣服,腰間的草薙劍華麗的劍鞘放著豪彩,容貌英俊,面如削yù,身軀凜凜,一雙眼精光閃閃,兩彎眉渾如漆,骨健筋強,如貔貅般臨座主位。

“昔日幕府**朝權,卑侮王室,狂妄自大,不尊天朝,奉天朝皇帝令,征討不臣,諸國大名舉兵並匡社稷,行非常之功,今幕府已滅,天下已定,諸位的功勞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劉淮緩緩道,隨即目光虎視東瀛群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語話軒昂,如吐千丈凌雲之志。心雄膽大,似撼萬仞高山之偉,雄姿英發,談笑間,有萬夫不敵、強虜灰飛煙滅之威,各地大名無敢與劉淮對視者。

“些許之勞,怎敢言功!”

“全賴將軍英明神武!”

“大勢所趨,在下不過是順應天命。”

……

各地大名紛紛謙虛順便拍馬。

“今天下太平,諸位功在社稷,當共品此茶!”劉淮舉起碗對各地大名道。

眾大名紛紛舉碗,茶香四溢,茶味鮮醇,眾大名將茶牛飲而盡,頓時回味甘甜,有一種滲人心肺的優雅感覺。

顧渚紫筍是上品貢茶,被茶聖陸羽論為“茶中第一”。在中原就相當少見,更不要此時的東瀛,更是聞所未聞。

“好茶啊!”

“前所未有的清香!”

“不愧是天朝之物啊”

……

不少大名讚歎不已。

“此茶名顧渚紫筍,為中原上品貢茶,茶湯清澈明亮,sè澤翠綠帶紫,味道甘鮮清爽,隱有蘭huā香氣,可以是天下無雙!”劉淮稱讚道。

眾大名紛紛隨之爭先恐後大讚。

“紫筍貢茶分為五等,鮮嫩為最,故採摘後立刻享用為佳,越新越為上品,放置時日越久越為下品,現在已近年底,此茶實為最下品!”劉淮道。

最下品!

如此清純甘鮮,餘韻醉人,能從淡淡的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居然最下品的茶!眾大名都驚奇萬分。

“當今天下大平,然卻有如此茶,越久越下,守護割據一方,實為藩鎮,權力太大,時日越久,必有爭端,戰火重燃,頻繁不止,屆時必有強者重現幕府,**朝權,不臣天朝,我等今日之功付之東流。”劉淮扯了半天終於圖窮匕現,出重。

眾大名驚懼,連稱不敢。

“夷滅幕府,諸位功在社稷,今yù效仿天朝封爵制度,賜給各位相應的爵位,享有封國食邑,衣食租稅,爵位可以世襲,子孫後代可永保富貴!”劉淮yòuhuò道。

劉淮採用的封爵主要參考秦漢時候的爵位略微改進,主要是王、公、列侯三等,定製非功不侯。功大者食縣,功者食鄉亭。封爵傳襲,採取嫡長子繼承制。庶子、庶孫一般不具備襲爵權,但是如無嫡子襲爵,則削除封國,這就是所謂的無子國除,爵位者不參與政事、惟得衣食租稅。

“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不如享盡人間榮華富貴,多置歌妓舞姬,飲酒相歡,榮耀一世,上下相安,沒有猜疑,封國食邑還可以傳給後代子孫,這樣不是很好嗎?”劉淮繼續道,藉機表達了自己讓他們放棄土地和兵權的想法。

眾東國大名臆動。

“全憑主公決斷!”此時大友賴泰首先帶頭站出響應。

隨後竹崎季長、平賴綱、長井義重、島津久經、安達盛宗、赤松政守等劉淮麾下所屬大名也不甘示弱,紛紛站出支援。

眾西國大名見此,也只好站出表示同意。日本人重家族傳承,爵位可以世襲,對他們還是相當有yòuhuò力的,畢竟在這以下克上的年代,萬一主弱臣強,那麼本家恐怕就危在旦夕了,因此還是得到少數大名的認同。

大多數東國大名還是心存不滿,但是劉淮武力壓制之下也無可奈何,只能屈從。

自此守護一職就成為虛職,不再享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豐後守大友賴泰封列侯,食邑萬戶,遷山城守。”

“筑後守竹崎季長封列侯,食邑萬戶,遷河內守。”

“備前守長井義重封列侯,食邑八千戶,遷越中守”

“伊予守宇都宮賴業封列侯,食邑五千戶,遷上總守”

……

劉淮麾下所屬大名自然不會虧待,至於西國大名則全部遷至東國,其食邑也分在了西部,東西分置,將消藩的隱患大大降低,而且為了防止不測,劉淮以習天朝封爵禮法為理由,命令西國大名暫時留在京都西寺向智覺大師學習禮儀,待順利接受其領地後才放其離去。

此時立於劉淮身側的趙若蘭,太開眼界,親眼目睹了劉淮上演的品茗論茶釋兵權,玩nòng東瀛大名於股掌之間,驚嘆不已,世之梟雄也不過如此!讓她不由對劉淮今後出兵元朝的行動,更是期待萬分。

PS: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幫忙擊加入書架,求推薦.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