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最佳時機的錯過

“大漢皇帝詔曰:河東刺使王承業貪贓枉法,侵佔民宅,專務聚斂,本應治重典以明刑,朕戡亂以武,治世以文,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柱石也。手打吧手機站(wap.shouda8.)昔rì羌賊擾我河東,承業敕命於朝,屢屢挫賊,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今又有太子上表求情,故黜王承業為屯騎校尉,望其克忠報國,守信全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牢獄中的王承業頓時大喜,這十幾rì牢獄之災讓他心驚膽戰,惟恐自己xìng命不保,沒相當居然如此幸運,劉復亨還記得自己的功勞,加上太子殿下的求情,這才轉危為安。

雖然河東刺使一職丟了,但是依然獲得屯騎校尉的官位,這讓王承業喜出望外,屯騎校尉可不是普通的帶兵500或者幾千的雜魚校尉。校尉是雜魚,但是前面冠名就不一樣了,屯騎校尉秩比二千石,權勢遠超過一般的將軍,屯騎校尉掌騎士,所屬有丞及司馬,只要不被免職,可以隨時掌兵,麾下配有固定的兵馬。

就在王承業獲得赦免的時候,劉淮和他的一班下屬,正在商議董文炳水師襲擾一事。

“一個晝夜連襲六州,黃河千里沿線處處都有董文炳的舟師出沒,雖然沒有丟失城池,但如今正是chūn耕的時期,董文炳的水師對我大漢的影響很大!”徐琰向劉淮稟道。

這個時代,糧食是最寶貴的資源,如董文炳的水師的四出襲擾,讓黃河一代地區的農業生產受影響,會極大的削弱大漢的國力,畢竟軍隊的征伐如果沒有了軍糧就無法支撐下去。

“殿下,目前山東在我大漢的治下,敵雖然有水師,但是幾千裡的江面,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我大軍過黃河,對於董文炳的水師的挑釁殿下應當予以還擊!”參軍王恂建議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董文炳的水師在滎陽,雖然有八萬人馬,但是很難兼顧到幾千裡的江面,一旦漢軍從濟南出兵,這八萬水師就只等乾瞪眼了!

對於水師的襲擾,劉淮並不認為這個是威脅,只需要麾軍出動直搗開封,問題就都解決了,但問題是在此時出兵對上史家,是否是最佳的時機?

劉淮眼見一言不發的王仲,遂出言問道:“軍師,你怎麼看?”

“殿下,臣覺得此時有異,目前的史家內外交困,我大漢不派兵進犯河南就已經很好了,如今史家居然敢主動出擊挑釁我大漢!”王仲覺得不可思議。

語出,眾人皆是若有所思。

眾多謀士們議論紛份討論起史家的目的來。

事實上,王仲的思考方向偏了,此時的史家正是因為內外交困,非常害怕大漢攻擊河南,但是史家怕了,大漢就不打了麼?主動權在大漢手裡,因此史家的高層協商後決定先下手為強,主動讓水師出擊消耗大漢的國力。

有時候弱者的思維,強者無法理解,這也正是王仲困惑的原因,但是有時候,事情的發展總是有些戲劇xìng,正因為思維方向偏了,所作出的決策也不大一樣。

“董文炳所部的水師北上,雖然一個晝夜連襲六州,但是並沒有縱兵大掠,只是驅趕百姓,襲擊我大漢的治所,恐怕董文炳是另有深意。”王仲道。

“哦?董文炳所部的水師襲擊六州,都沒有燒殺搶掠?”劉淮驚異的問道。

“確是如此。”徐琰恭恭敬敬的回答。

“如此,軍師意思是董文炳有異心?”劉淮詢問王仲。

“殿下英名,臣以為董文炳和史家有間隙,不願為其賣力,又不想過分得罪我大漢,故而雖然表面上連襲六州看似兇猛,但是我大漢實際損失並不大。”王仲解釋道。

“如此,我大漢只需派一客,前往滎陽服董文炳即可。”劉淮大喜。

“殿下睿智。”王仲拍馬道。

事情不像王仲分析的那樣,董文炳所部的水師襲擊六州,絲毫沒有燒殺搶掠的行徑,完全是因為董文炳治軍嚴謹所至,而且董文炳麾下的軍隊都是水師,不敢過於深入大漢的腹地,因此只是襲擾一番而已。所以造成的傷害不大。

董文炳自幼聰慧,仁義,16歲喪父,17歲的時候,因其父功勞萌授藁城縣令。時遇旱災蝗害,其他官府征斂rì暴,惟有董文炳出私谷數幹石賑濟災民,他還統計丈量境內閒散土地,均給貧苦人家耕種,使流離者安於耕稼,朝廷頒令調查戶口,以增賦役,董文炳令縣民聚口而居,因此田賦差役大減。

仁義的統帥加上不敢過於深入大漢的腹地的軍隊,因此造成了連襲六州,看似戰績赫赫,但是實際上沒有什麼損失的結果!

此時的王仲是劉淮麾下的頭號謀士,之前奇計頻出,劉淮所建立的參軍團隊都對王仲的能力相當敬畏和佩服,因此在王仲的分析之下,也不由自主的按照他的思路走下去,雖然有個別人覺得不對,但是在大多數人表示贊同的情況下,將想法藏在了心中,沒有發表不同的意見。

於是,劉淮就採納了王仲的建議,上表劉復亨,明情況,讓其派人前往滎陽服董文炳歸降。而在大都的劉復亨開始的時候雖然震怒,但是接到劉淮的上表立即後轉怒為喜。

董文炳是什麼人?jīng通水戰的大將,同樣也是世襲大閥,如果能收入麾下,大漢的聲望和實力又加更上一層樓,而此時的姚樞又恰好去山東代天巡狩去了,因此大喜之下的劉復亨毫不猶豫的派出使者前往滎陽。

事實上,此時大漢若是進攻河南,內交外困的史家不一定能擋住,而且這時候的郭侃已經被剝奪了軍權,閒置在家中,但劉淮忌撣大軍壓境的時候,史家還會再度啟用郭侃,而眼前王仲又分析了另外一條“捷徑”可以走,因此劉淮選擇了“捷徑”,而錯過了進攻河南的最佳時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