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出兵河西的意義

儘管忻都攜帶著元朝皇帝的玉璽前來投奔,劉淮心理早就有所準備,但是當他聽到忽必烈的死訊還是驚訝萬分,一代雄主忽必烈居然就這麼死了,而且還是死在了竇默手裡!

對於竇默等原先依附蒙古人的漢臣,劉淮不喜,只是為了大漢的穩定,才勉強啟用這幫舊臣,心中其實並不怎麼待見,不想竇默被劫持之後,居然有此氣節。

堂堂的蒙古大汗,元帝國的統治者居然死在了手無縛雞之力的大儒手裡!

劉淮雙手把玩著元朝皇帝的玉璽,當年忽必烈就是憑藉著它執掌整個元帝國的生殺大權,玉璽印下,百萬大軍就得出動征伐,血戰千里,伏屍如麻。

擁有龐大而又廣袤領土的帝國就是靠著這個的玉璽運轉!

看著伏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忻都,劉淮感慨萬千,不過是區區一年之前,他劉家父子還得看忻都的臉sè,而今,世易時移,當年高高在上的元軍統帥也不得不雌伏於他的腳下!

兩天前竇默殺死忽必烈之後,追隨忽必烈的文武大臣失去了心中的支柱,隊伍大亂,心存異志的忻都在其它人還沒有從悲痛和絕望之中清醒的時候,趁機盜走了皇帝的玉璽,連夜策馬逃走,投奔大漢而去。

忻都此時忐忑不安的伏於地上,他不甘心回到原始而又落後的草原,過著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就如同他當初不甘心被忽必烈發配到rì不落山一樣,因此他權衡一番之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拋棄沒有希望的蒙元,轉而投靠蒸蒸rì上的大漢王朝。

不得不,忻都的運氣相當不錯,此時劉淮的麾下正需要一個蒙古人,儘管在大漢的攻擊之下元帝國已經四分五裂,各方人才蜂擁而來轉投大漢,但是在這些人中,一個有份量的蒙古人都沒有。此時的大漢急需樹立一個投降蒙古人作為榜樣!

而忻都,堂堂的蒙古貴族,戍守大都的鎮國上將軍,無論從身份和地位上來都是相當不錯的人選,而且最為關鍵的,忻都身上已經沒有了昔rì蒙古人那種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勃勃勇氣!

“殿下,大軍已經集結多時了!”

這時候羽林大將軍王孝忠出言提醒道。

失去了忽必烈這個徵乏目標的河西目前已經沒有了多少戰略的價值。

在河西地區,各種勢力錯綜複雜,連蒙古人都沒有辦法掌控,一旦攻佔了,勢必要駐紮大量的軍隊用以鞏固統治,北面是草原,南面是陝西,河西走廊同時還連通西北,沒有屯集二十萬大軍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佔領河西,唯一的好處就是獲得了戰馬的出產之地,但是二十萬大軍駐紮,顯然以目前河西的情況上看不能自給,還需要從河東源源不斷的運輸糧草補給!

河套平原自古就是進攻草原的前線基地,但是這時候的大漢還沒有統一中華,沒有資本供應的起巨大的消耗!

因此,此時出兵河西已經成了賠本的買賣!

戰略上沒有多大的價值,軍事上沒有多少收益,經濟上反而還要倒貼不少!

“驍騎軍留下,其餘人馬撤回大營!”劉淮對著王孝忠下令道。雖然劉淮此時對河西已經沒有了興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作出某些決定!

“得令!”

而後,劉淮看著依然忐忑不安的忻都出言道:

“給我的軍隊帶路,找到竇默和忽必烈的屍體回來,我都給你封侯!”

聞言,忻都只覺得熱血上湧,這樣的好事居然落到了他的頭上,此時的河西地區,少數民族的勢力不過是一盤散沙,蒙古人不過二百的怯薛衛,都可以橫行,只需要三千人馬就可以在河西肆意縱橫馳騁!忻都知道驍騎軍的規模過萬,還是劉復亨當年的jīng銳,用來對付河西的遊牧民族綽綽有餘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忻都只希望快出兵,殺回當初忽必烈所在的山谷!

石州城上,看著聲勢浩大,策馬賓士而去的一萬餘漢軍騎兵,劉淮的目光中帶著幾分希望。像竇默這樣忠心耿耿的漢臣絕不能任其埋骨他鄉!漢軍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此次漢軍出動萬餘騎兵入河西,沒有任何的戰略意義,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回竇默的屍首。

讓英雄魂歸故里!

*

京兆(今陝西西安)秦王府

漢軍大規模集結在石州的訊息剛剛傳入京兆,就讓整個秦王府一陣緊張,十萬漢軍而且都是騎兵,從山東的濟南緊急調動到河東,自然不會是為了搞個簡單的長途拉練!恐怕大漢的利劍已經揮向了河西,劍指秦王。

戰爭的yīn影籠罩在了秦王府之上,沖淡了忙哥剌因為出兵河南佔領洛陽所帶來的喜悅之情!此時動員治下的所有軍隊加在一起也不過十萬之數,而洛陽行慶關一帶更是集結了過半的軍隊用來防禦史家。

此時忙哥剌心中恨啊,只要再給他二、三年時間,憑藉著他現在麾下的關中,京兆,洛陽之地,就可以經營出三十萬jīng銳的軍隊,到時候自己就有資本爭霸中原了!

而現在這一切大好局面,就要被憑空崛起的大漢所破了!

看著緊張無比的忙哥剌,廉希憲不由自主的略微搖了搖頭,感慨道,這個秦王忙哥剌無論從文滔武略還是各個方面都比他的父親忽必烈都差的遠了!

想當年,兵微將寡的忽必烈在和蒙古王族阿里不哥爭奪王位,即使是最危急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鎮定自若,而不像現在的忙哥剌這樣,只是略微聽聞漢軍動向,就如此緊張!

“秦王殿下,不必如此擔心,河西之地雖然名義歸殿下管轄,但是各部首領擁兵自重,聽調不聽宣,不納一分一毫的稅賦,即使失去河西之地對殿下也無傷筋骨!”廉希憲勸解道。

“漢軍若佔領河西,就可以隨時麾兵南下,長驅直入京兆,寡人的軍隊如何能擋啊?先生請教我!”秦王忙哥剌此時失去了往rì的淡定,恐懼之下有些激動。

“河西之地,各族勢力眾多,大部落多如牛毛,故而漢軍可以輕易而下,但是若要長期佔據,沒有花一番功夫是不可能的,殿下勿憂,漢軍要想消化河西,沒有個三五年時間的治理做不到!”廉希憲進言道。

“哦!先生敢肯定?”秦王忙哥剌聞言面有喜sè。

“河西,自古以來就是漢人出塞之要地,河套平原雖然肥沃,但是當地各族紛爭不段,物產不足以支援駐軍,漢軍要解決複雜的部落問題,又要治理河套,開墾田地出產糧食,更是需要數年的功夫才能完成!”廉希憲詳細的解釋道。

“若是漢軍佔河西後不先治理,而是選擇直接麾軍南下,又如何?”秦王忙哥剌一臉擔憂的問道。

廉希憲聽得連連搖頭,而後道:“漢軍糧道拉的太長了,花費巨大,大漢的河東也不產糧,需要從大都一帶甚至山東運糧,如此之下的運輸,率二十石而至一石!我軍只需樹清壁野,據京兆而守,不出一月就可以拖垮整個大漢!”

京兆是古都,城牆相當的高大深厚,只需幾萬步卒就可以據守的住三十萬大軍的圍攻。

聽了廉希憲的分析,秦王忙哥剌頓時轉憂為喜道:“如此一來,本王高枕無憂了。哼!可惡的大漢,等著吧!三年之後,本王定要你們好看!”

忙哥剌的信心又逐漸恢復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