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無可奈何的求援——

第三十八章無可奈何的求援

“太子殿下,制鈔一事已經結束,遠途的有二成的商隊沒有按日期返回,依這些商隊的行程來算,剩下的估計是回不來了!”阿合馬恭恭敬敬向劉淮稟道。

阿合馬和商人來往密切,共派出了二百多支商隊,但是回來的商隊只有八成!也就是路上有四十幾只商隊損耗掉了!

八成,這個比例已經是相當的高了。

這個時代行商的風險系數相當高,對於可以肆無忌憚生殺予奪的割據勢力來,這些去的時候攜帶了大量交鈔,返回的時候滿載各種貨物的商隊,無疑就是只巨大的肥羊。因此不少商隊就在路上遇到“劫匪”神秘的失蹤了!

而因為戰亂四起,行商路途之上還真會到真正的劫匪,儘管這些商人有著各種錯綜複雜的關系網,但是難免有也意外的情況出現,因此各種損耗出現了。但是儘管如此,仍然有八成的商隊返回,這些商人獲得的一部份的分成都是相當驚人的!

阿合馬麾下的商隊有計劃有步驟的分散高各地,以高於市價二成到三成的價格瘋狂購買著各種物資,從食品,珠寶,漆器,布匹,鐵器,書籍,紙張……幾乎囊括了所有物資,大到各種奢侈品,到鐵釘,都被阿合馬麾下的商隊輪番席捲一遍了。

商人總是逐利的,短途的商隊在嚐到甜頭之後,以驚人的效率反覆出擊,席捲了附近的勢力,山東、河南、河套、遼東、蒙古草原等地區,損失最大的尤以河南、蒙古草原為最!

河南,史家三兄弟在爭權奪利,對於商業的掌控就放鬆了,而在蒙古,新的草原主人昔裡吉雖然比歷代草原雄主毫不遜色,但是蒙古人對於商業一如既往的支援,對於新興的大漢,除了在馬匹上實行管制之外,其餘的物資基本不設限制,而作為交鈔的最初發行者,交鈔在蒙古人那裡相當的好用!

於是,大批的商人往返於大漢和蒙古之間,商隊所攜帶的牛羊數以萬計,連綿數十裡,從蒙古貿易而來的牛羊數以百萬計!

而從各地收購而來的各種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對於這些物資,劉淮起初並不太重視,但是隨著數量的逐漸攀升,各種資源有如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對不缺錢的劉淮來也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

龐大的物資不是短時間能夠處理完的,如果短時間投入市場會造成貨物的貶值,於是劉淮將其交給阿合馬和盧世榮共同打理,相信這二個商人出生的手下會很好的將這批物資以合理的價格和方式處理掉。

制偽鈔養肥了劉淮,但是也坑苦了其他勢力,當大批的商人撤走了,這些勢力的地盤上的商人尷尬的發現,市面上的物資相當匱乏,而卻有持著大把大把交鈔求購的人們!

於是通貨膨脹產生了!

偽鈔的湧入讓貨幣供給增加了,物資被大漢商人收購走了,就造成商品的短缺,於是通貨膨脹的效果就變得非常明顯!

有如當初濟南紙貴一般,一夜之間所有的商品都上漲了十幾倍,包括生活必需品!

而被大漢商人重照顧的河南特別明顯,市面上的物資幾乎被收購一空!

“殿下,現在是對河南用兵的最佳時機!”一向不問軍事的阿合馬忽然出言道。

河南,此時的史家境況相當不妙,秦王忙哥剌選擇聽從廉希憲的策略,退守洛陽,據行慶關,扼險而守,而郭侃雖然擅攻,但是他麾下的輜重被王孝忠所襲,十萬後軍分崩離析,在失去了輜重之後,缺乏糧草的郭侃對行慶關無可奈何,當史家想要湊齊糧草支援這場戰爭的時候,忽然發現,不要糧草了,連普通的物資都難以徵集!

行慶關相當險要,即使以郭侃之能一時半會還是拿不下來的。

對於行慶關的險要,宋代有詩鑑曰:高關拒重阻,險狀固天設。俯窺洪流奔,仰視赤崖絕!

行慶關,在三國時候就是大名鼎鼎的虎牢關!

沒了糧草供應,面對龜縮在行慶關內的秦王忙哥剌,郭侃也是無能為力,只得撤兵。

此時的史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一直用以流通的交鈔變得一錢不值,不只是財政上的危機,在河南因為錢成了廢紙,人心惶惶,民眾的不滿度逐漸增加,一些暴民趁機做亂,各地的治安已經變得相當不穩。

這一切的始作蛹者,劉淮和阿合馬已經注意到了虛弱的史家,連阿合馬這樣的商人都看出了史家的危機!

“離間郭侃一事,進行的如何了?”劉淮向王仲詢問。

“殿下,現在火候準備差不多了,隨時可以收網了!”王仲回道。

“有幾成把握?”劉淮問道。

王仲想了想回答道:“不足三成!”

這個回答顯然無法讓劉淮滿意,雖然他知道離間一個忠心耿耿大將相當困難,而且史家三兄弟都不傻,想要成功,三成已經是相當高了!

“先不急著收網,此時或許還不是最好的時機。”劉淮無奈的道,此時史家雖然衰弱,但是還是擁有著超過二十萬的軍隊!而且劉淮還在淮北大規模用兵,動用了整整三十萬軍隊,十五萬出征,十五萬運糧,每一天消耗都是相當驚人的!

*********************************

宿州

在巨石炮轟擊用巨石堵塞城門之後,郝德昌使用人海戰術攻城,以命博命,起初效果相當明顯,四將分門強攻,有漢軍強行攀上城牆之後,傷亡對比率顯著下降,宿州的城防漸漸的吃緊,雙方不得不在城頭肉博,反覆拼搶,雖然漢軍傷亡巨大,但是宿州兵也大量的消耗著,如果按照這樣消耗下去,顯然勝利的天平會向漢軍傾斜。

但郝德昌顯然低估了邊居誼的手段,邊居誼早就讓人在城中造謠抹黑漢軍,會漢軍將領嗜殺,攻克後會屠城,此時讓孟德回到城內,去動員宿州城中青壯上城防禦。

孟德果然不負邊居誼的託付,在謠言之後,以其“孟嘗”的人望和非凡的口才,動員青壯上陣。

宿州城雖然人口不過區區十三萬,但是在這百戰之地,人口中大部是青壯,在刻意的宣傳之下,大部分人相信了,而孟德在宿州城平時沒有橫徵暴斂,肆意妄為,在這個時代,沒有暴行的君主就算是仁君了,因此宿州人也相當擁戴孟德,樂於為其效力,更何況是在“保家衛國”。

很快孟德就召集了四萬青壯上陣!這批生力軍的加入讓宿州軍的壓力大減,漢軍的攻勢被遏制住了!

“鳴金!”

看著城頭不斷被趕下的漢軍,郝德昌只得無奈的下令,一鼓作氣,再而竭,眼看已經無法攻進城中,他不得不讓士卒休整一下。

漢軍大營

“他娘的!這宿州城人口不過十餘萬,他孟德就養兵四萬,居然不強行徵稅,就養的起!還得了好名聲,就這麼一會兒,就召集了這麼多愚民為其送死!”平海侯王昔剌憤憤不平道,顯然對於這個對手他除了嫉妒,還十分的羨慕和嫉妒。

事實上,十餘萬人口的城市養兵二萬已是極限了,之所以孟德能有那麼多糧草是因為當初他負責護衛東路徵宋元軍的糧草,天下大亂之後,孟德趁機將最後一批幾百萬石的糧草扣下,於是孟德一下子就發家了,憑著這麼多糧食,他完全可以一、二年內不用愁糧食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侯看了這***!”郝德昌不得不承認自己失策了。

此時宿州城好比一塊難啃的骨頭一般,以漢軍的實力要想一口吞下,恐怕相當不容易!

而十幾萬大軍,加上十五萬的運輸軍隊的消耗是驚人的,如果戰爭一旦進入曠日持久的圍城戰,局勢就對大漢相當不利!

“派人向殿下求援!”

郝德昌無奈的下令,對於宿州城他已經無能為力了,只得向劉淮要求援助了。

PS:謝謝關注,最近二週特別忙,不定期更新!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