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鐵騎出擊的無奈——

第二十四章鐵騎出擊的無奈

“傳令!今夜犒賞三軍,明日全軍出擊,攻破濟南,生擒劉淮!”就在劉淮下令明日決戰於野的時候,郭侃也同樣下達了犒賞的軍令,經過郭秉義的夜襲,以及白日裡挫敗漢軍騎兵的襲擾,讓史家的軍隊士氣大振!

而郭侃再次選擇在軍糧匱乏的情況下犒賞三軍,頓時讓原本就氣勢如虹的士氣更加昂揚,一掃多日來被漢軍騎兵襲擾的頹廢之狀。

當郭侃回到中軍大帳,他的二個兒子早已等候多時,見無外人,郭侃的長子郭秉仁進言道:““父帥,我軍軍糧不多了,只夠六日之需,明日若不勝將恐慌!”

郭侃的次子郭秉義同樣是一臉擔憂之色。

孰料郭侃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知道了。”

“父帥,孩兒不知,當初西征,父帥兵微將寡,總是行險以少擊多,以弱克強,如今父帥兵強馬壯,麾下大軍近三十萬,何必行險,自絕糧道,急於決戰?”長子郭秉仁不解的問道。

大軍的糧道被竹崎季長,島津忠宗二將襲擾,對於那些運輸糧草的民夫來,缺少了軍隊的保護,手無寸鐵的他們輕而易舉的被區區六千騎兵擊潰了。

郭侃沉默不語,良久才長嘆一聲,道:“非是我願行險,自棄糧道,而是我軍運力不足以供應大軍所需!”

語出,郭秉仁,郭秉義皆驚訝非常。

“父帥,我軍已徵發民夫二十萬遠糧,如何不夠?”

“千里作戰,三人餉一卒才夠足!我三十萬大軍,如何湊齊九十萬民夫,況且要護為如此龐大的運輸隊伍,非十萬以上大軍不可!”郭侃無奈的解釋。

事實上,古代一支10萬人的軍隊如果遠征敵國,補給線超過數百裡,在古代社會基本上是不可能完全由後方來供養的。這不是後方沒有能力湊集到這麼多的糧食飼料物資,交通也是一個重要的瓶頸,如果要完全靠後方供給如此龐大的軍隊,整個部隊所攜帶的運輸用車馬、民夫以及輜重兵這些的非戰鬥成分就會成為一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包袱。

而且從當初郝德昌求援,到史家出兵,郭侃只用了短短的一日時間,幸好史家的軍隊和糧草都集聚在開封,可是民夫的徵集成了讓郭侃異常頭疼的問題。此時史格和史樞忙於爭奪家主的位置,幸虧在史揮的幫助之下才勉強陸續徵集了二十萬民夫!

二十萬民夫已是極限了,開封附近的青壯幾乎都被強徵,但是這二十萬民夫的運力明顯不夠!當初,元朝動用了百萬大軍全線進攻南宋,戰場還只是在邊境上打,還只是停留在家門口,但是僅僅前線仍然動員了一百多萬民夫運糧,這還不包括後方各行省之間排程糧草所動用的民夫!

大規模戰爭需要傾國之力!

此時史家僅僅河南一地,維持三十幾萬大軍已是相當吃力,如果再抽掉九十萬民夫,根本不具備這麼龐大的實力!

郭秉仁,郭秉義這才恍然大悟,無怪乎郭侃的軍中輜重隊超過了三分之一,不到三十萬的軍隊有居然有十萬的輜重!攜帶了可以供大軍食用一月的糧食。

“既然如此,我軍攜一月之糧,可以速戰,父帥又何必再動員民夫從後方運糧呢?”郭秉義不解的問道。

“兵者詭道也!”郭秉仁明白過來,替郭侃回答。

郭侃讚賞的看著郭秉仁,這個長子看來已經深得他用兵的精髓了!

而次子郭秉義聞言頓時劇震!

故意放棄糧道以驕其敵!然而這不免要犧牲一些民夫,對於此郭秉義還一時無法理解。

“二弟,一將功成萬骨枯啊!而且區區手無寸鐵的民夫,大漢軍隊也不會下死手!”郭秉仁安慰道。

看到郭秉義還沉浸在震驚之中,郭侃搖了搖頭。

雖然雛鷹已經展翅了,但還是太嫩了!

翌日清晨,郭侃的三十萬大軍開拔,再無一兵一卒的騎兵前來襲擾,史家的軍隊異常順利的行軍,此時郭侃知道,如此平靜大戰已經不遠了!

果然,當郭侃行軍數里之後,就看過了一片廣闊的平原之上,遠遠看去清一色的黑衣黑甲,旌旗林立連綿數里,無數漢軍士卒身著黑色戰袍,手執利器,列陣以待!

兵決於野!

“列大陣!”

郭侃毫不猶豫的下令。

在古代的中國,都十分重視佈陣,如兵法大家孫臏認為:統軍之將必須“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名將岳飛也道:“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軍陣的規模一般都不大,一般幾萬人比較合適,十萬人的大陣已是少見,此時劉淮麾下的漢軍,不過是幾個軍陣組合而成的隊形而已,步兵居中排成方陣,而兩翼騎兵擺出錐形之陣。

但此時郭侃麾下的三十萬大軍,開始整齊有序的開始調動,軍隊的輜重隊中居然移出大批的戰車,有數千乘之多!

漢軍中軍,劉淮立於一座望樓車之上,老遠看到戰車,驚異萬分,問道:“自秦漢之後車制湮滅,郭侃何來如此多的戰車!”戰車在古代春秋戰國時非常流行,《戰國策》上載:“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而隨著機動靈活的騎兵的出現,戰車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如今居然在戰場上看到幾千乘的戰車,讓劉淮很是驚訝。

“殿下,此是以車為衛,輔以鹿角禦敵,則非戰國馳車擊戰之法。”王仲觀察了一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淮仔細觀看,果然,停下的戰車,居然橫置,敵軍士卒從車上搬運出不知是不是據馬之類的防禦,由於太遠看不清晰,但基本可以確定是用車體為掩護戰具,在平原上防禦敵人騎兵衝擊。

郭侃的軍陣佈置的相當複雜,原本以為也和漢軍一樣,不過是幾個方陣合成的大陣,當沒有想到,郭侃的三十萬大軍佈置的方陣總寬度居然達10幾里之遙!

而其中步、騎、車正在整齊有序的移動著。

大陣!還是超級大陣!

劉淮等人看的目瞪口呆,近三十萬大軍的超級大陣可以是史無前例!

“此是何陣?”劉淮向王仲詢問道。

王仲一樣看的目瞪口呆,半響才回答:“殿下,臣才疏學淺,實在不知!”

近三十萬大軍在平原之上佈陣,雖然大陣未成,但氣勢不可謂不壯觀,陣形相當龐大,設前鋒、殿後、中軍、左與右翼五個方陣,中軍六萬,其餘每陣五萬人。每陣除擁有戰車外,士兵還分別配備有拒馬、長槍、車弩大型連發弩機、步弩、短弓、刀劍、盾牌等武器裝備。

眼前大陣還未布好,但單單看上去就讓人眼花繚亂!

劉淮看的臉色不斷變化,郭侃的大陣還未完成,但已經氣勢如虹,要比己方的幾個簡單的陣型組合的陣勢要強上許多。

“傳令,全軍突擊!”

很快劉淮就有了決斷,趁郭侃立足未穩,陣勢未成的時候,先下手為強!

頓時鼓聲大作,二翼的漢軍騎兵立刻襲出!

此役,劉淮出兵二十二萬餘,騎十萬餘,步十二萬。郭侃軍出兵二十六萬,騎一萬,步二十五萬,表面上看劉淮的軍隊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是劉淮軍在質量上佔優勢,騎兵之數是郭侃的十倍,而戰場是平原,在平原之上,騎兵可以肆無忌憚的馳騁!

兩軍距離不過五,六裡。

漢軍二翼分別是五萬騎兵,此時挺槍策馬殺向郭侃軍,萬馬奔騰可謂聲勢浩大!

看到漢軍趁自己立足未穩就發起進攻,郭侃卻絲毫沒有擔憂之色,反而露出一絲笑意。要是一開始佈陣的時候就襲來,還有效果,但是現在大陣就快完成了!

然而當郭侃收回遠眺的目光後,卻看到自己兩翼的士卒居然開始騷動,他再也笑不出來了,自己麾下士卒畢竟是七拼八湊的,不比自己中軍的士兵,只有中軍是當初血戰阿術蒙古騎兵,經歷過大戰的洗禮!

其餘士卒雖然參加過征伐南宋的戰鬥,但是積弱的南宋如何有如此之多的騎兵,當他們看到滿山遍野的十萬騎兵襲來,怎能不慌!

儘管已經對麾下軍隊的戰力作出了評估,但戰場的情況瞬息萬變,根本沒法把握到一切!

見左右翼開始亂起來,隨即郭侃下令道:“傳令三軍!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譁,不遵陣法者,犯亂軍之罪,可就地斬之!”

然而三十萬大軍過於臃腫龐大,鋪出的軍陣也太過龐大,而且軍陣善未擺好,號令從中軍下達到左右翼需要時間,而此時不過五六裡的距離對漢軍的騎兵來,不過是近在咫尺的路程!

見此,郭侃一咬牙,對郭秉義下令道:“鐵騎出擊,給我擋住右翼!”

中軍大陣中,讓出一條通路,史家的三千甲騎終於露出了它神秘的面紗。自漠北一役後,被史雪藏十幾年的精銳再次出現在中原的戰場之上!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