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征討不臣的檄文

在慄尾長清得意的時候,竹崎季長帶著他徵募的軍隊來了。

浩浩蕩蕩的隊伍,一眼看不到頭。

慄尾長清傻眼了。

少有二千武士騎,至於足輕多少,慄尾長清無法估計,但保守估計至少是他的二倍。

不可能!不可能!這野武士怎麼可能做到呢?慄尾長清無法接受現實。

竹崎季長騎著他的烏珠穆沁馬特意在慄尾長清面前轉了幾圈,用同情加上得意的眼神向慄尾長清出挑釁。

慄尾長清再也無法保持冷靜“你這野人怎麼做到了?”

竹崎季長鄙視的看著慄尾長清,隨後直接策馬入城,只留下揚起的塵土。

府內城

劉淮坐在大殿上,慄尾長清與竹崎季長恭敬的跪伏在地上。幾日不見,對於二人來,劉淮越顯的威嚴。

“五日已到,你們成果如何?”劉淮隨意問道。

“臣下招募到武士騎兵一千零七十人,足輕八千二百三十四人。”慄尾長清先答到。

劉淮對這個數字相當的滿意,正要誇獎幾句,就聽到竹崎季長的成果。

“臣下招募到武士騎兵二千二百人,足輕一萬七千六百五十六人。”竹崎季長恭敬的的回答。

草根出身的竹崎季長比土豪出身的慄尾長清成果多了一倍有餘。劉淮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知道,那個猥瑣的傢伙隨竹崎季長一起出,如果沒有成績那才叫意外。

“季長招募有功,命你為築後守,賞五百金。”

竹崎季長激動的不能言語,將頭連續敲擊地面來表達心中的喜悅。

“好了,你先退下吧”

劉淮看向臉色沮喪的慄尾長清,心想這個傢伙還有利用價值,不能太虧待了,反正現在自己多的是錢。

“長清你同樣招募有功,賞五百金,也下去領賞吧”

慄尾長清頓時轉憂為喜,跪拜而出。

此時親兵隊長劉晉在殿外秉報道“參軍王仲求見。”

“傳他進來。”劉淮心中充滿期待,這猥瑣的傢伙終於來了。

殿內,王仲不吭不卑的站著,平靜的看著劉淮,臉上透著幾分自信和驕傲。

頭尖額窄、鼻樑彎削,天生就是一副猥瑣的樣子,雖然劉淮不會以貌取人,但是此時王仲的表情讓劉淮覺得相當的不協調。

二人相視無言,氣氛變得有些詭異。

王仲覺得相當的鬱悶,按理劉淮年輕氣盛,不該如此沉穩才是,自己竟然看不透他,劉淮老子這樣也就算了,沒想到劉淮也隱藏的這麼深。

王仲乾咳一聲化解尷尬的氣氛,隨後道。

“願為統領獻上平夷良策。”

劉淮很是期待,這猥瑣的傢伙憋了這麼久,總算跳出來了。

“日本師從唐朝,但從目前日本國內情況來看,相當於古時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劉淮大感興趣。

“天子大權旁落,國內諸候強盛,相互爭霸,爭霸勝者如鐮倉幕府,可以號令天下。”王仲解釋到。

“如何平夷?”劉淮才不管日本是處於哪個年代,就算石器時代也無所謂,反正自己都要征服。

“需要掌握大義”王仲猥瑣的臉上忽然散出正氣。

“大義?”劉淮相當不解。

“武士道重義,雖然掛羊頭賣著狗肉,表面忠於天皇,但實際只聽命於自己的家主。但是大名間的攻伐無不以大義為名,春秋無義戰,然師出要有名,歷代幕府都挾持天皇號令全國,可以以此為名討伐幕府,這樣我軍就佔有道義上的優勢,對地方上的大名採取合眾連橫的策略,分化瓦解,先集中力量對付幕府!”

對於王仲口中所的大義,劉淮並不是很看重,作為現代人的劉淮是難以理解古時候的大義,在他看來不過是多了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而且只比大友賴泰的方法上多安了個名義而已,不過劉淮覺得對於忽悠那些武士還是有作用的,士兵作戰不僅僅需要物質上激勵,信仰層次的需求才是更高一層次的需求啊。

儘管不以為然,但劉淮沒有形於色,作為領導者,在傾聽下屬建議的時候,即使認為的不對,也應該認真傾聽,這是後世劉淮養成的良好職業習慣。

“當務之急,應當布檄文討伐幕府,分化日本國內大名,隨後立即兵南九州,而後集合大軍直取京都!”王仲繼續到。

雖然對檄文不以為然,但王仲戰決的想法倒是深合劉淮的心意。

“就依先生之言!檄文之事還需要勞煩先生了”劉淮對王仲的投靠很是滿意,連稱呼都變了。

王仲不愧當了多年的參軍,很快就寫好了檄文。

劉淮接過一看,覺得相當滿意。

聞幕府執柄,卑侮王室,敗法亂紀,**朝權,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狂妄自大,不尊天朝,今奉天朝皇帝令,帶甲十萬,騁良弓勁弩,征討不臣,匡扶王室。檄文所至,諸國大名各整義兵,舉武揚威,並匡社稷,行非常之功!得時宗績或立大功者,封國,賞萬金!佈告天下。

這樣遠征軍就從侵略者的地位轉為“匡扶”者,有了所謂的名義,可以師從有名了。

“著大友賴泰布檄文!”劉淮下令。

很快,近百騎從府內飛馳而出,奔向日本各地,包括南九州島津久經。

此時劉淮兵力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時期,擁有武衛軍約55oo餘人,高麗兵7ooo餘人(1千軍匠不計在內),武士騎兵32oo餘人,日本輕步兵25ooo餘人,累計4o7oo餘。已經過原來遠征日本時的數量,但是戰鬥力來看25ooo日本輕步兵戰鬥力不值一題,還要用大量的軍械將這些大半連武器都沒有的炮灰武裝起來,所消耗的糧草也是巨大的數目,萬幸的事,大宰府有大量的軍械,府內城有百萬石的糧草。

“傳令,犒賞三軍”劉淮下令,馬上就要繼續征戰了,犒賞一下提升士氣也是必須的。

日本不過是彈丸之地,當天晚上檄文先傳到了南九州的薩摩國。

島津家評定中,島津久經在沉思,一直以來島津家就身兼薩摩、大隅和日向三國守護,南九州處於群山環繞,雖然有利於防禦,但運輸不便,征戰時候糧草後勤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也制約了向外擴張的空間。

遠征軍入侵時候,島津家大量的武士騎兵和足輕隊被抽調走,現在島津家武士不過千餘,足輕不過二千。九州三人眾當中,少2家被滅,大友降伏,作為最弱的島津家該何去何從呢?

“父親大人,元軍來勢兇猛,不可力敵,眼下局勢明朗,島津家若不順從即被滅,不如順應大勢,有此檄文可以名正言順出兵響應,討伐幕府,匡扶天皇!”島津久經的兒子,年輕的島津忠宗到。

“幕府統治多年,雖然地方大名多有不滿,但其在東國根深蒂固,勝負難測啊!”島津久經感慨到。

“眼下不降即滅,我願意帶兵北上響應,若元軍戰敗,本家尚可倒戈一擊佔據九州!到時候拿我的人頭取悅幕府,應當能夠儲存本家!”島津忠宗神色凜然。

島津久經神色複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現自己老了,忠宗已經深得厚黑學的精髓,是將來島津家不二的繼承人員,比起他來,他的另外幾個只會吃喝玩樂兒子簡直是渣。但是為了家族,不得不作出犧牲!

“忠宗,令你帶武士一千,北上響應,討伐幕府!”島津久經有了決斷。

“父親大人何不派足輕,那一千武士可是島津家的精銳啊!”島津忠宗疑惑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島津久經揮了揮手,沒有回答,他是在下注,雖然是二頭下注,但是在討伐幕府一方,島津久經下了重注,畢竟自己的兒子忠宗是島津家未來的希望,如果可能,他可不想放棄。

不過,島津久經想不到,他的領地內埋藏的金礦才是島津家最大的威脅,劉淮不會允許有的其它的勢力染指礦山,島津家的未來已經岌岌可危。

府內城

劉淮有些不敢相信,正在他準備集結大軍南下消滅島津家的時候,忽然手下來報,島津家帶著一千武士騎兵北上,響應檄文,討伐幕府。

劉淮不覺得是自己人品大暴,他認為自己還不夠瞭解這個時代,他難以理解古時候所謂的大義的威力,一紙檄文居然能夠產生如此效果。

“在日本對各地大名來,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只要有一個合理的藉口,就可以讓他們為了生存而選擇降伏,而討伐幕府,匡扶天皇就是個很好的理由。”參軍王仲在一旁解釋道,這是他隨著竹崎季長一路攻城略地收降武士得出的經驗。

ps:看的滿意的話,求收藏,求推薦,新手寫的慢,一天都在寫才1-2章,1-11章是以前寫的,今天就寫了2章,希望給支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