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絕代猛將的逆襲

劉淮陳兵大都的時候,忽必烈曾派出人馬前往漠北,真定,東平等地召集兵馬入京,漠北要北上草原,東平是劉復亨的老巢,此二路自然不必,真定一路,雖然王孝忠帶兵封鎖了大都南下的通路,但是雖然強闖不成,元軍的信使選擇了繞道西進,然後南下直入真定府。「諾書網域名--請大家熟知」

huāhuā真定府,錦繡太原城!

真定是漢軍大閥史氏的老巢,當時真定路,民無依持,差役急迫,百姓流離失所,門g古軍無紀律,常暴掠乎民,百姓無可奈何。史天澤至真定,選賢才,置提領,察『jiān』弊,均賦稅,更鈔法,設行倉,立邊城,誅好惡,肅官吏,置屯田保甲,興利除害。不到二三年,真定大治,民安商樂,軍備也得到加強。更新盡在.]

當年在李璮叛『luàn』後,忽必烈曾下了一道旨意:“居大藩者,子弟不得親政;父兄子弟並仕同途者,罷其子弟;諸侯總兵者,其子弟勿復任兵事。”但是自古以來法不加於尊,刑不上大夫,這道命令對於限制普通漢軍世侯自然是不成問題,但是對於五大漢軍大閥這樣巨頭,簡直形同虛設,罷藩旨意發出,各漢軍大閥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一下,真定史氏,史天澤雖然罷免了史氏子弟五十多人,但是都是些魚蝦,其家族主要的人物如史格、史揮、史樞照樣帶兵,山東嚴氏三兄弟,忠濟、忠嗣、忠範,一門三萬戶,分麾兵馬數萬……對於漢軍大閥忽必烈雖然一再限制,但是仍然無可奈何,畢竟對內對外的征戰都要依靠漢軍,特別是軍馬眾多,作戰最為賣力的史氏。

作戰的時候,元軍的戰術是:漢軍衝鋒在前,不勝,繼之以『sè』目軍,又不勝,才用真正的門g古騎兵上陣。既然是漢軍打頭陣,門g古軍殿後,當是漢軍損失居多,而門g古騎兵的實力則得以儲存。作為炮灰,早期的時候即便是史天澤,在戰鬥中也常常是率領死士衝鋒陷陣,故史天澤被賜號拔都。如今史家子弟也經常身先士卒,奮力效死!正因為史家不犧血本的替門g古人賣命,所以史家的勢力不降反升,真定一帶更是控制的有如鐵桶一般。TXT電子書下載**

如今真定經過史家幾十年的經營,可以兵強馬壯,史家之兵居各漢軍五大閥之首,高達三十萬的常備兵馬,讓各閥望塵莫及,然而自古槍打出頭鳥,不僅元廷忌憚,也讓其餘漢軍嫉妒,史天澤在的時候,憑藉著其資歷和威望,無人能夠悍動史家,但是史天澤一去,史家中流砥柱就倒塌了,這也是史樞匆忙將女人嫁給劉淮的原因。

當忽必烈的信使弛入真定的時候,史揮震驚了,大都遇襲,在他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再三確認了,雖然被不知名的軍隊震驚了,但是很快,思索一番後,史揮立刻就下令整頓兵馬,備齊糧草,準備出征了。

助軍!是漢軍世侯必須向元廷履行的義務,此時正是史家向忽必烈表忠心的時候!史揮相信區區十幾萬軍隊,想要短時間內攻破大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漢軍世侯掌控轄區內的軍政大權,但漢軍世侯必須向門g古人履行六項義務,納質、助軍、輸糧、設驛、編戶籍、設定達魯huā赤監軍,其中助軍與否,最能體現世侯對門g古人是否忠誠,此時正值危難之際,正是大好機會。

此時史家麾下擁有兵馬三十餘萬,有二十萬被抽調到了攻宋前線,十萬人鎮守中原,駐紮在洛陽,而剩下幾萬人馬要守護史家偌大的地盤已經相當吃力,分散到各地防禦,此時家中的兵力相當捉襟見肘,即使就近召集真定附近的兵馬,也只有二萬之數。以二萬的兵馬對上十幾萬的不明勢力,史揮覺得相當的懸!他有自知之明,他的勇名不如史格,謀略不如史樞,長於內政的他恰恰是因為沒有軍事特長才被接任為家主,這樣的家主才能讓元廷放心。

史揮帶不了兵,但是有人可以!此時史天澤的義子郭侃正在真定替史天澤弔唁。這個累積戰功而達萬戶之位義兄郭侃是絕代猛將,史揮相信有他內,定能扭轉乾坤,解大都之圍。於是史揮立刻找到郭侃,委以重任!

郭侃早年被史天澤所收養,留於家而教養之,才習得一身本領,對史家忠心耿耿,郭侃二話不就答應了。史家兵馬集結後,郭侃就立刻帶著二萬士卒北上救援大都。

真定距離大都不過二百餘裡,精銳的步卒都可以朝發夕至。郭侃麾下的士兵雖然是七拼八湊而來的,但是路程如此短暫,剛出真定不久,很快,訊息就傳到了大都。

就在劉淮厲兵秣馬,做好北伐上都的準備的時候,劉復亨緊急召見了劉淮、姚樞等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史家出兵?”劉淮覺得難以想象。在黃河以北,山西境內史家兵馬不過二萬餘,倉促之間竟然敢以這麼兵力北上,簡直不可思議。但是無論如何,此時他的北伐上都的計劃不得不推遲了。

“不錯,區區二萬步卒,只需數千鐵騎即可破之!但是史家與我姻親,打是不打?讓人頭疼啊!”劉復亨出心中的猶豫。

“史家肯定不知我軍已佔大都,可派人先禮後兵,傳檄入軍中,如其還敢妄進,則滅之。”姚樞略一思索,回答道。

“如此大好!”劉復亨大贊。這幾日姚樞為劉家父子出謀劃策,才思敏捷,算無遺策,儘量其帝國的頭號智囊的風采,讓這幾日接觸的劉復亨麾下首席謀臣王文幹,劉淮屬下的唯一軍師王仲都敬佩不已,甘拜下風。

劉淮欣然頭,正要話帶兵出征,忽然聽姚樞繼續道。

“史家三傑,史樞為龍,史格為虎,史揮不過一犬也,其才可以鎮撫一地,但進取不足,今史樞攻兩淮、史格略江東,史揮守門戶,卻一反常態,主動進攻,其主將必是另有其人!大將軍需要心謹慎。”

眾皆驚異。

“先生的太誇張了吧,不過是些許衛戍屯田之卒,只需給我三千鐵騎就可馬踏敵營!”王孝忠表示質疑。

姚樞卻絲毫不以為意,隨後道:“江淮大都督郭侃曾屢次上表請求北上弔唁史天澤,均被駁回,但前不久,伯顏歸朝,攻宋大軍停止攻伐,原地駐防,郭侃再次上表請,元主推辭不過,就批准其北上。現在算算路程,已至真定。此次帶兵之將恐怕十有**必是郭侃!”

劉復亨聞郭侃之名『sè』變,隨即大喜,道:“此人乃絕代猛將,既然只以二萬兵馬攻來,我必擒之!五郎劉淮你立刻召集所有騎兵,隨我南下圍獵郭侃!”

劉淮得令匆忙而出,心中卻驚訝異常,是什麼樣的猛將讓劉復亨立刻改變了主意,不顧與史家的姻親關係,而且還要親自出馬,帶上所有的65000騎兵去圍攻區區二萬的雜兵。

郭侃,劉淮不熟悉,但是如果換一個名字,劉淮就耳熟能詳,郭靖!這個『shè』雕英雄傳中的人物的原形就是郭侃,年輕郭侃在史天澤撫養下長大,而後隨門g古人遠征西方,在西亞戰伊斯蘭軍隊,撥城百二十餘、在歐洲戰十字軍,破百八十餘城,討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甚至還曾與阿拉伯及法蘭克法國等作戰,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其對手驚呼“東天將軍,神人也”。

雖然同時代的門g元將領中比郭侃實力和戰績毫不遜『sè』,但是是作為一個漢軍將領西征並且百戰百勝的只有郭侃一人,傳奇式的絕代猛將!

後來忽必烈汗即位,門g古帝國分裂,郭侃脫離了旭烈兀的伊爾汗國,東行回過,並覲見了忽必烈,出任江淮大都督。

更難得的是郭侃不僅是戰術天才還極具戰略眼光,郭侃上書築都城、立省臺、興學校等二十五事,特別是其平宋之策!其策曰:“宋據東南,以吳越為家,其要地則荊襄而已。今日之計,當先取襄陽。既克襄陽,彼揚、廬諸城,彈丸地耳,置之勿顧,而直趨臨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

郭侃所獻的平宋之策和劉整如出一轍!極具戰略眼光!如此的大將之才,只帶二萬等於是烏合之眾的步兵,送上門來,怎能不讓劉復亨興奮不已,盡起麾下所有的騎兵“圍獵郭侃”!

ps:舉步維艱的寫作!求推薦,求關注,求收藏!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