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蛛絲馬跡的推測

通常攻城戰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才要進行的戰爭模式,因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達成目標。~~純文字更新超快}

但是此時面對著元帝國的核心——大都城,劉淮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只要能夠順利攻入大都,生擒或者殺死忽必烈,任何代價在劉淮看來都是值得的,歷史上忽必烈是少數民族皇帝中統一中國的第一人,其文治武功可以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相提並論。

這時元朝的統治還沒有一統天下,國內各種勢力錯綜複雜,全靠忽必烈的鐵腕政策將其組合在一起,形成龐大的帝國,在北方和東北地區,元朝還承認門g古諸王的權利,中原各地的貴族食邑也可以照樣世襲。門g古原來的斡耳朵制、怯薛制和達魯huā赤制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下來,只是形式和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這樣在元朝廣袤的統治區域內就出現了諸王、封國和行省各種勢力並立的局面。各種不同的政治制度的並立,它反映了忽必烈不得不服從中原地區的社會現實,也反映了他對門g古貴族的妥協。

劉淮攻取大都的意義,更多的在於忽必烈身上,只要這個一代雄主倒下,他堅信龐大的元帝國頃刻之間就會崩塌。

就在劉淮麾軍前進的時候,元廷的朝堂之上還在爭論不休。

姚樞此時陷入深思,隱藏在黑暗之中的不名軍隊,怯薛衛沒有給元帝國帶來太多的資訊,只能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對大局進行一些推斷,這是任何謀士和智囊都相當忌諱的事情,沒有準確的情報支援,不足以作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判斷。

“姚愛卿?”忽必烈見姚樞沉默不語,再次催促。

“陛下,大都城中軍力如何?”姚樞反問道。

忽必烈看向平章軍事耶律鑄,他只知道大都兵馬不足三萬,具體多少並不是貴為天子的他所需要cào心的事情。

“大都城中怯薛衛12000餘,步卒15000餘,總計27000人馬。”平章軍事耶律鑄回答。

“敵軍兵力如何?”姚樞再問忽必烈。

“依怯薛衛稟報,騎三萬,步十萬,兵馬數量只多不少!”忽必烈回答。\\首發\\

“大都能否擋之?能擋多久?”姚樞回頭問向耶律鑄。

耶律鑄沉默了,肯定擋不住,但能擋多久他心中也沒底,因為敵軍數量到底多少,他也沒把握。

“陛下!以微寡之眾擋不測之師,實為下策啊!”姚樞心中權衡一番,給出結論。

“若不擋,豈不是將大都拱手相讓?”忽必烈遲疑了,大都是他統治的象徵,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歷時8年才初具規模,彙集了元帝國的從各地收刮而來驚人財富,如果就這麼拱手相讓,他不甘心,也放不下。

姚樞不語,他的結論已經艱難的給出了,如何裁決就是忽必烈的事情了。

“陛下!我門g古勇士,英勇無敵,敵人不過區區十幾萬兵馬而已,如今大都城高牆深,堅守數月不是問題!”知樞密院事月赤察兒進言。中書平章政事忽都答兒,御史大夫yù昔帖木兒等門g古貴族也紛紛出言附議。

天生就是門g古貴族的他們在大都不但屯有大量的財貨,還擁有無數的產業和奢華異常的豪宅,這一切他們都不捨得放棄,他們骨子裡還流著父輩好戰的血液,雖然甚少經歷過征戰,但是他們此時同樣無所畏懼,誓死不退,而且或許其它人不瞭解,但是作為門g古貴族的他們對怯薛的戰鬥力了有深刻的瞭解,他們相信只有要這只精銳在,大都城就固若金湯!

幾乎所有的門g古貴族都反對移駕漠北,忽必烈自己的內心也不希望拋棄大都,遠遁千里,那樣訊息傳出,就會成為門g古的四大汗國的笑柄。自己那親愛的堂弟海都更會以此為理由,再次質疑自己當任門g古大汗的權威。畢竟連家都保不住,如何掌控整個帝國!

“速派人馬,前往漠北,真定,東平等地召集兵馬入京!”忽必烈下令道。

“遵旨!”

漠北此時還駐紮著五千門g古騎兵,再徵發一下部落的軍力,可以湊起二萬門g古騎兵。真定的史家,此時史天澤的兒子史揮為真定路兵馬都總管,麾下有兵馬十萬坐鎮中原,山東東平還有劉復亨的七萬人馬,只要這些軍隊兵馬一到,來犯大都的不明勢力就死無葬身之地!

在忽必烈還在躊躇滿志的幻想兵馬來援的時候,姚樞內心震動異常,他已經推算一番,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論,十幾萬大軍兵臨大都城,其中還有三萬騎shè,這麼大的手筆,姚樞相信南宋拿不出來,單個漢軍大閥也沒有如此家當,只有南宋或者幾個漢軍大閥聯手才有如此實力!而符合這些條件的漢軍大閥屈指可數,姚樞已經隱隱約約的判斷出是劉淮在作luàn!

不過這一切只是建立在他推測的基礎上,沒有任何根據,姚樞此時強行壓下內心的震驚,劉淮正是自己當日在朝堂之上大力推薦的,這個獻給元庭巨金以求援的漢軍將領,沒想到是個心懷叵測的梟雄!

此刻,大都東面,十幾萬大軍浩浩dàngdàng的陳兵十里地,戰旗如雲,遮天敝日。

劉淮策馬而出,立於大軍陣前,揮鞭直指大都城,道:“此城財貨珍寶無數,而兵馬不足三萬,攻破此城,財貨任予之,先登勇士封侯!百人首登者連升五級爵!”

“大將軍萬歲!”

“大將軍萬歲!”

“大將軍萬歲!”

……

劉淮麾下的大軍,在遠征的途中就已經被告知要反元,日本武士和足輕,甚至連元朝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們眼裡只有劉淮,至於高麗兵馬開始的時候先是惶恐不安,但是在長途跋涉四十幾日之後已經麻木了,劉淮安chā的軍官都是隨劉淮在日本經歷過戰火的高麗人,在他們的鼓動下,這只軍隊已經牢牢的掌控在劉淮手裡。

麾下的十幾萬大軍,雖然從未見過如此恢弘的大城,但是一聽到如此封賞,歡呼雀躍,而且聽到城中不過是區區不到三萬人,個個興奮不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種不同語言的山呼萬歲,讓城上的元軍驚異不已。

“高麗話!他們是高麗兵馬!高麗人造反了,快去稟報怯薛長!”城門上有個怯薛衛軍官當年鎮壓過高麗叛luàn,聽懂了言語。

“把城圍起來!”劉淮分遣劉正圍北門,金大通圍西門,竹崎季長圍南門,劉大圍東門,王孝忠還是率六千武騎士封鎖大都南下的道路。

劉淮下令就地掘土,建起高臺,以察起城中動靜,此時大批的攻城器械還在源源不斷的從直沽運來,沒有器械攻擊大都等於白白送死。四面包圍卻又無所事事的大軍,劉淮下令挖起坑道、設定拒馬,建起長壘,擺出一付長期圍困的架勢。

城內的元軍見十幾萬大軍圍城,卻不進攻,也不由得送了一口氣,此時元軍的防禦武備也是一塌糊塗,沒人會想得到會有十幾萬大軍神奇的出現在大都城下。此時的元軍在擔心劉淮會攻城,而劉淮也在擔心單個城門的方向不足四萬兵馬,如果元軍突圍恐怕無法阻擋,遂步步為營的修起工事來。

大明殿內

得知城外的兵馬有大部是高麗軍馬的時候,忽必烈覺得不可思議,什麼時候高麗人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敢反抗大元來,絲毫沒有想到洪茶丘遠征日本的六萬人馬身上,反而懷疑起高麗大將金方慶來。

“這個金方慶!不是親自造反,就是過於無能,竟然讓高麗大luàn!”忽必烈憤怒的罵道。

“陛下,高麗歷來悖弱,防禦有餘進攻不足,十幾萬大軍瞞天過海奇襲大都,這麼大的手筆,恐怕這不是高麗一國所能辦到了。”姚樞猶豫了半天,終於對忽必烈出心中的猜測。

原因無它,姚樞雖然沒有身居高位,位極人臣,但是他的計策忽必烈也基本上言聽計從,雖然忽必烈是實用主義者,但是忽必烈能夠大力推崇儒家,至使中華的文化能夠傳承下來,而且忽必烈待他相當不薄,屢加賞賜。

“什麼!你是南宋和高麗聯合起來?”忽必烈震驚了。

姚樞搖頭道:“陛下,恐怕不是高麗和南宋聯合,而是有人要造反和南宋聯合起來才有勢力奇襲大都。”

“是誰?”忽必烈驚異萬分。

“陛下恕罪,恐怕正是當初臣推薦的懷遠大將軍劉淮要造反了!”姚樞跪伏在地上。

忽必烈大驚失sè,當初他下旨擢劉淮為懷遠大將軍,上柱國,加行軍萬戶,升日本經略使,讓他節制高麗兵馬,還讓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統兵六萬、大戰艦1200艘增援日本,同時派出太子真金為監軍隨行。如今恐怕這六萬兵馬已經盡入劉淮之手,還白白搭上了太子真金,忽必烈只覺熱血上湧,呼吸不暢,瞬間失去了意識。

“陛下!陛下!太醫,快傳太醫!”姚樞見忽必烈昏倒,頓時驚慌失措手忙腳luàn。

PS: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幫忙擊加入書架,加上推薦即可!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