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洛陽新都的大工地,連伙房就好幾十個,宇文愷領著李風,去了最近的一處,就在洛河邊上,排著一溜大鍋。

取水就直接從洛河裡邊,能乾淨才怪呢。幾十名伙伕,正在鍋邊忙碌著,這才下午,就準備晚飯了——還好,現在鐵鍋已經漸漸流行起來,這還是李風的功勞呢。

看到宇文愷,負責監工的兵士連忙上前見禮。李風狐假虎威,也跟著享受了一把領導下基層考察的待遇。

瞧瞧灶坑裡面燒的,還有旁邊堆著的,果然是柴火,不少火工正撅頭瓦腚在那往灶子裡添柴火呢。

這效率太低了,還浪費人力——李風叫過跟班張三郎,叫他回龍泉村叫幾輛牛車來。

然後,又請宇文愷派過來一些泥水匠,李風便指導他們改建一下灶臺。一個多時辰之後,張三郎就快馬加鞭趕回來。

又過了一會,十幾輛牛車都拉著東西進入工地,一大半都是拉煤的。

將風箱、爐鍋、爐箅子等等安裝好之後,便由村民進行演示,等到把煤炭引著,灶子裡火勢熊熊,很快,一大鍋水就燒得翻開。

“這也太好用啦!”火工伙伕都樂得拍手叫好,這樣的話,他們的工作就輕省許多。

李風這才笑道:“河水不潔,直接飲用的話,很容易鬧肚子,民夫遭罪,也耽誤工期,所以,以後最好飲用涼開水。夏天炎熱的時候,還可以在裡面稍稍加一點鹽。”

這位誰呀?伙伕們雖然不認識李風,但是覺得人家所言所行,都十分有道理,於是連連點頭。

瞧得宇文愷也捻鬚微笑:“丹心,要不是陛下親口所言,於你永不錄用,某定當舉薦你當某的副手。”

李風也不在意,把手伸到宇文愷面前:“大匠,下邊該算算費用了。”

什麼風箱爐具之類,基本上都是一錘子買賣,但是,每頓飯都得燒煤啊,所以這個才是大頭兒。

“丹心,你呀你。也罷,你也要養著紅十醫療隊呢。”宇文愷這才明白李風的用意,不過,這件事是合則兩利。

他們這邊提高效率且不說,關鍵是,省下購置炭薪的錢,也足夠買煤了。就算這二者相抵,他也是賺了的。

李風也同樣樂呵呵:二百萬人啊,就算是每天兩頓飯,那一天就得消耗多少煤炭,這種細水長流的賺錢方式,才是最好買賣呢,可以源源不斷地進錢。

現在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煤場那邊的開採量,能不能供應上這邊。

這件事,就交給張三郎和宇文愷的助手去安排了,爭取在幾天之內,把工地的伙房全部從燒柴改成燒煤。

同時,順便也解決了民工的飲水問題,估計以後就不會有成幫結夥鬧肚子這種現象發生了。

就這樣,李風又成了洛陽新都建築工地的煤炭供應商,現在,他腦袋上已經頂著倆供應商的名頭了:左手抓著一個是煤炭,右手抓著一個是磚瓦。當然,後者不是唯一供應商。

才兩個嘛,李風肯定是不知足的,他第三只手,還想抓著皇宮的地磚呢,要是把釉面磚搞出來的話,肯定又能薅一大把。

就是,這三隻手的名聲,好像不大好聽啊?

由此,李風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沒有病人的時候,就抽空在大工地上轉悠,希望能發現新商機。

那句歇後語說得好:薅楊廣的羊毛——多多益善。

一瞧見李風那身白大褂,工地上的民夫也好,監工也罷,都會親親熱熱打個招呼。經過這段時間的親眼見證和口耳相傳,紅十醫療隊,已經初步得到所有人的承認。

不僅僅是李風,只要是穿白大褂的,出去之後,都很受人尊敬。

可惜,李風這邊暫時沒啥新進展,畢竟,人家在施工之前,各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周全的,可鑽的空子並不多。

倒是風塵三俠中的李二俠和紅拂三俠那邊,傳來了好消息:十件玻璃器皿,已經在洛陽古城裡面成功典當出去。所選的,當然是趙郡李氏開的質庫。

這時候的典當行,在江南一帶多是“寺庫”。也就是寺廟開的典當鋪,主要原因是那時候的和尚有錢啊。

而在北方,則多是私人開設的質庫,可以典當物品,也可以來此淘寶之類。能開得起質庫的,除了規模比較小的“小押”之外,剩下的多是底蘊深厚的大家族。

十件玻璃器皿,均價八十貫,一共獲利八百貫。說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前來報信的小科子,都樂得眉開眼笑的。

不僅如此,李靖和紅拂女還派人分赴大興城等地,兜售玻璃制品,物件當然也是李氏。別的地方不敢說,大興城裡的獲利,肯定不會比洛陽這邊差。

至於成本嘛,你要忽略不計那是瞎話,反正低得令人髮指。頂多就是道長們在吹這些玻璃器皿的時候,有點費腮幫子。

在李氏質庫裡典當一批玻璃制品之後,李靖又玩了一手更絕的:同樣的玻璃器皿,他又以低價,傾銷給其他質庫。

自己這位二兄,還真是夠壞的——李風算是對李靖有了新的認知,不過,他喜歡啊:李十三郎,你欠債不還是吧,這次就連本帶利一起清算。

而最近這幾天,洛陽李氏質庫的東家,李十三郎,可謂是春風得意。這一切,都還要從質庫收來的那些珍貴的玻璃器開始說起。

據說是西域王族專用的器皿,每一件都是晶瑩剔透,如同水晶琢磨而成。

只要隨便一倒手,價格最少能翻倍。可是這等寶物,又怎麼捨得轉手呢,必須當成傳家寶,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有了好東西,當然不能自賞。這一日,十三郎邀請一群世家好友,其中不乏幾位同行,一起去了洛陽城最大的酒肆——金谷樓宴飲。

酒酣耳熱之際,滿面紅光的十三郎起身四下拱手:“諸位仁兄,在下近日得了幾件寶貝,特與好友共賞。”

酒友們當然要捧場,十三郎招招手,很快就有五名家僕魚貫而入,每個人手裡都小心翼翼地端著托盤,上面還用紅綢蓋著。

“諸位,請上眼!”十三郎揭開紅綢,也就是現在還沒流行揭蓋頭呢,否則的話,估計他比揭蓋頭還興奮呢。

呀!低低的驚嘆聲響起,十三郎很是受用,就得意地講述起寶物的來歷。

等他說完了,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已站起身,他也同樣是開質庫的:“敢問十三郎,這寶物價值幾何?”

十三郎喝得有點高,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劃一下:“每件八十貫收上來的,哈哈,就是八百貫一件也值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話就說的有點大了,就算是上好的白玉雕琢的,也不值這個價啊。

正在興頭上呢,崔君已忽然潑了一盆冷水:“十三郎,不用八百貫,只要八十貫,你若想要的話,我勻給你幾件可好?”

旁邊又有幾名同行站起來:“我等也正有此意!”

感覺話茬不對呀,李十三郎疑惑地望望那些同行:“莫非,你們也收了這些東西,什麼價?”

崔君已也笑眯眯地比劃了一個跟他剛才相同的手勢。十三郎這才放心:價格一樣就好。

“某只用了八貫。”崔君已臉上笑容依舊。

什麼?!李十三郎看看周圍那幾位同行,都向他點頭,頓時,腦子裡面轟隆一聲,就跟響了個炸雷似的。

做了這麼多年經濟,他豈能不知道自己是被人給騙了?

身子向後退了幾步,正好撞到一名端著托盤的家僕身上,李十三郎猛的抄起托盤上的玻璃瓶子,然後高高舉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