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生下來之後,沒有過多久,李利不得不又回到了深鎮,利華廣場東門店,終於要開業了。

從拿地到到業,利華廣場的總投資超過了五億元,裝修的十分的豪華,吸引了全球的各大品牌進駐。

一樓以黃金珠寶手飾,品牌化妝品為主,二樓則是品牌手袋包包,女裝,女性內衣為主,三樓是各大品牌服裝專賣店,四和五樓六樓則是利華超市,七樓是大型服裝超市,八樓九樓各種美容店,化妝店,美髮店等,十樓是時尚電器,彩電,空調,冰箱,手機,電腦,照相機等應有盡有,十一樓則是商務酒店,十二樓是利華影院,遊戲城,員工餐廳,辦公室。

開業當天,可謂是盛況空前,人山人海,東門原本就是商業中心,人流集中的地方,而利華廣場東門店,早已成為人們期待已久的地方,很多人都在等著利華廣場開些的這一天到來。

開業當天的生意十方的火爆,很多奢侈品牌的化妝品,包包,女裝都賣到斷了貨,驚人的購買力令人驚嘆,不得不令人感嘆,什麼時候都是女人的生意最好做了,而且也最賺錢。

利華超市的生意同樣十分的火爆,收銀臺前等待買單的顧客排成了長龍,沒有半個小時都輪不到排在後面的人。

儘管如此,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事情了,收銀的櫃檯已經很多了,只能說顧客太多了,這個時候又沒有什麼電子支付,全部都是現金支付,有時確實是挺麻煩的,收費的速度很難快的了。

而且這種等待付費的情況,在很多大型超市都是常見的現象,生意好的大超市,排隊買單雖要二十多分鍾,非常的正常。

利華廣場因為走的都是自己買地開發的模式,所以一開始發展的速度便快不了,因為需要時間來建設。

利華廣場東門店是第二座利華廣場,利華廣場中心店則因為投資太大,也不可能馬上建成開業,雖然李利已經佈局了多達三十三座利華廣場,但至少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迎來密集的開業潮。

只有少部分佔地面積不大的單體店,會在今年下半年陸續開業。

這些佔地面積不大的利華廣場,和利華廣場東門店差不多類似,但又比東門店更大一些,佔地一萬平米左右,位於城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基本上在七層樓以下,建設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很多利華廣場現在都是剛開工建設不久的狀態,一部分利華廣場更是剛拿地不久。

那些佔地八九萬,甚至是十多萬平米的利華廣場,開發建設的速度,相對來說要慢很多,畢竟建築體量擺在那裡,沒有一二年時間,想建成開業那有那麼容易。

不過李利對此倒是並不著急,拿地的腳步也並沒有停止,未來每年至少會有十多家的利華廣場建成開業,二十年開發建設的利華廣場總數,將會超過三百座,平均每年開業至少保持十五家以上的數量,所以等地的步伐絕對不能停的。

利華廣場東門店的開業,令利華廣場的名氣進一步的提升了起來,利華百貨也成為深鎮的幾家營業面積超一萬平米的超市之一。

最關鍵的是,利華超市位於東門的核心商圈,開業當天的營業額,便重新整理了深鎮超市單日營業額的最高記錄,破了一百萬的記錄。

要知道這可是一九九八年啊!就算是20年後的大型超市,每天上百萬營業額的記錄也不多啊。

總之就是利華廣場東門店的開業,盛況空前的情況,吸引了各方的關注,利華廣場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中。

這種情況當然是李利希望看到的情況了,對於下一家利華廣場開業前的招商工作,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作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特別是那些佔地面積比較大的利華廣場城市綜合體,裡面可是包含了很多的房產開發專案,需要出售或出租來回籠資金的,李利的腳步本來就邁得比較大,如果不能迅速的回籠資金,是會影響他下一步的發展計劃的。

另外,為了應對香江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大決戰,李利也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好從中分一杯羹。

加上投資美股中的網絡科技股,所以各地利華廣場的開發建設工作,速度都是放緩了很多的。

相比於利華廣場的開發建設,李利始終覺得還是先從香江金融危機,美國的網路經濟泡沫破滅中,把錢賺了比較重要一些,畢竟是機會比較難得嘛!手中有著大量的現金,以後開發建設利華廣場的步伐,加快一些也就是了,耽誤不了什麼事。

想要投資發展的專案太多了,能賺錢的機會也太多了,有時候弄得李利都不知道怎麼取捨了,機會就在眼前,捨棄那一個都覺得難捨,總想著都抓在手裡,都不想放棄。

但終究是要有所選擇的,而從美國即將爆漲的網絡科技股中賺錢,無疑是最好賺錢的,所以李利最終還是選擇了先放緩利華廣場的發展,從美國網絡科技股中大賺一筆再說。

為此,李利還從鷹華財團借貸了一大筆錢,用於投資美國的網絡科技股,像這種閉著眼睛投資都能賺錢的機會,李利可不想錯過了。

雖然說鷹華財團也投資了,李利雖然是鷹華財團的執行總裁,但他可從來沒有覺得鷹華集團是自己的,他只是代為管理一下而已。

只有利華投資公司,美華精密科技公司才是真正屬於他的,美華集團和新美華集團,鷹華財團都是他女人的,他只是代為管理一下。

相比於實業,李利更喜歡投資金融,這樣更簡單和甘脆,而且賺錢的速度也快,賺的也更多。

但他又想為這個國家做點實事,投資實業可以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促進社會發展,也促進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促進科技的發展。

如果不是這樣,他真的是沒有必要做什麼實業了,一心從股市和期貨上撈錢,不是更好嗎?

不忍心割國內的韭菜,大可以去收割美國的韭菜,反正韭菜到處都是,不愁割不到韭菜。

利華廣場東門店順利開業後,長安的收購談判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利華投資公司以一點七八億元入股,獲得了秦川汽車製造廠百分之八十的股權,秦川汽車製造廠正式更名為長安利華汽車有限公司。

不等山城長安汽車公司起訴,長安利華汽車公司便主動停產了奧拓車的生產,改產雙肥利華汽車公司一樣的車型,同時組織技術力量,在原來奧拓車的技術上,研發新的車型。

另外就是對汽車發動機進行技術升級,兩家利華汽車廠的技術研發人員合併,共同研究開發新的車型,以及研製出自己的汽車發動機。

與此同時,李利在深鎮收購了一家電池廠,投資成立了電池技術研發中心,研究電池的新技術,當手機開始普及之後,手機鋰電池的需求量也會跟著爆漲,而愛華手機的生產,也離不開電池的供應。

另外也開始研究用於汽車上的電池生產技術,開始為生產油電混合汽車,純電動車佈局做準備。

李利心裡很清楚,未來純電動汽車才是發展的大趨勢,幾乎所有的汽車生產商,都會研究生產電動汽車。

另外還有智慧駕駛,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與開發,不過現在研究這些還太早了,即便是電動車的市場,也為時還早,但現在佈局,開始研究還是可以的。

收購了長安秦川汽車製造廠之後,利華汽車的產能每月最高可達到九千輛,幾乎逼近一萬輛了。

暫時來說,這個產能已經足夠了,江河汽車的年銷售量,去年也才十萬多輛。

李利又開始佈局利華4S店了,現在除了安皖省內的八家4S店,還有西江省,江浙省,蘇江省,魔都市,北湖省,湘南省,南粵省,粵西省,中原省,北河省,京都市,津門市,東山省等地,新設了近五十家利華4S店,李利的目標是年內增加到一百家4S店以上。

另外在深鎮龍岡區買下了大片的土地,興建利華工業園,深鎮利華汽車製造基地。

要麼不做,要做肯定就要做大做強,深鎮可以說是利華公司的大本營,沒有一家利華汽車製造廠,怎麼能行呢?

江河汽車製造廠開始意識到,利華汽車對微型車市場帶來的衝擊。

一開始的時候,利華公司收購了雙肥市的淮河機械製造廠的時候,還沒有引起江河汽車製造廠的重視,畢竟利華汽車雖然賣的挺火,但也只限於安皖省內,而且產能有限,不足為俱。

可現在加上了長安的利華汽車製造廠之後,年產量超過了十萬輛,那就不得不引起江河汽車製造廠的重視了。

江河汽車低配的價格都要三萬五左右了,高配的四萬九千多,差不多五萬了,而利華低配的才賣不到三萬,高配的不到四萬五千元,在價格上,江河汽車完全沒有什麼優勢。

除非利華汽車不打折,按照原價賣,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李利真的是瘋了。

那怎麼辦呢?江河汽車想要爭奪市場,只能自己也跟著利華汽車一樣的打折。

可是真的要跟著利華汽車一樣打折,這利潤可就下降的太利害了,還真的是有點捨不得,難以下定決心啊!

而且打折賣,對江河汽車這個品牌的損害可就太大了,以後想恢復原價也很難了,消費者不會買帳的。

利華汽車不一樣,人家是一開始就在打折,從來就沒有按原價賣過,看樣子永遠都不會恢復原價賣了。

不打折那就只能搞抽獎活動了,當初利華汽車不就是靠抽獎活動,才開啟了市場嗎?

而是,江河汽車製造廠的領導們商議討論了一番後,決定來一個抽獎促銷的活動。

此時,長江上遊普降暴雨,而且是連續下了半個月的雨,三峽水庫蓄水量大增,不得不洩洪,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是連日的下大雨,長江沿線水位告急,早已超出了水位警戒線,整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在面臨一場嚴峻的歷史考驗。

這其中又以北湖省和西江省,湘南省的災情最為嚴重,當地的無數軍人奉命救災,抗洪搶險,為了堵住洪水,軍人們手拉手跳進了洪水中,用身體堵住洪水,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從六月到九月,這場洪災歷時之長,極為罕見,看著電視新聞中播出的救災畫面,李利的心中隱隱作痛,淚溼了雙眼。

儘管他是一位重生者,早已經知道了這場特大洪災的到來,但是他卻什麼也改變不了,因為這是天災,是不可逆轉的自然災害。

不過李利心裡總想做的什麼,此時的新聞報道的畫面,是西江省久江的抗洪搶險的場景。

西江省久江的地形低窪,這裡的長江水道本來就比城市高,洪水一來,堤壩就承受不住了。

1998年8月7號,長江久江段發生決堤,大水湧進了城市中,久江紡織廠浸泡在水中,受災十分嚴重,損失巨大,一些紗綻泡過水後就廢了。

大批軍人奉命趕到久江抗洪搶險,要堵住洶湧的長江水,重新構築大堤,按理來說需要重型機械裝置進行土木作業,但當時情況緊急,軍人們沒有相關裝置,也難以制定具體的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軍人們只能用人力,出動所有能調動的資源,把大堤堵上。

起初,一些軍人用沙袋堵口子,但是湍急的水流沖走了沙袋,甚至有戰士一起被洪水卷走,消失在了洶湧的洪水裡。

8月8日後,長江久江潰口已經有50米寬,靠人力搬動的土石已經不可能堵上這個口子。

這個時候,軍人們靈機一動,用卡車裝滿沙袋,直接開到潰口裡。但是卡車還是無法徹底堵住洪水,最後南京軍區徵用了長江上的貨船,將船在決口處鑿沉,才終於把口子堵上。

可幾艘輪船雖堵上了決口,洪水卻還在流動,輪船無法嚴絲合縫地堵住潰口。

況且在大堤內側的地面上還有無數“管湧”,這些口子不堵上,久江仍然在危險之中。

此時,久江大堤的水流依然湍急,但是人民子弟兵們已經顧不上自己的安危,扛著沙袋就跳到了水裡,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洪水。

當時整個臨時堤壩都是用土石和沙袋壘起來的,在水流的沖刷下隨時有可能崩潰,解放軍戰士手挽著手,互相攙扶著站在洪水中,為搬運沙袋的戰友擋住水流。

在接下來的一天多裡,人民子弟兵連續鏖戰近30小時,嚴密監視著長江洪水,當一些突發的小規模崩潰發生時,立刻有戰士帶著群眾堵上。

兩天後,久江終於才轉危為安。

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的人受災,也有軍人跳入洪水之中後,便再也沒有回來了。

八月十六日晚上,央視聯合各界舉辦了抗洪賑災晚會,李利沒有出現在晚會現場,但他卻以個人名義捐出了一億元,同時又打電話安排名下的利華廣場,利華汽車,美華精密科技公司,愛華通訊公司,各捐了一億元,日日鮮生鮮超市公司捐款三千萬元,利華便利店加盟公司各捐款一千萬元。

同時又安排新美華集團,美華集團,鷹華財團各捐款一億香江幣。

李利並沒有想要借這個機會打廣告的意思,只是想著為抗洪救災盡點力,那些在洪災中失去了家園的災民們,真的是太可憐了,就算是災情過後,他們也是需要重建家園的。

1998年的華夏,經濟發展才剛有起色,財力有限,而且這一次受災的面積之廣,人口之多,災後重建的工作實在是太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