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樓是朝廷設立的官妓之所,正兒八經的風雅之地,也絕非那些鮮卑破落武士能消費得起的地方。

而就在這種地方,出現了一把沾著血的胡刀。

這是一把來自柔然的隨身佩刀,比北魏刀具更加彎曲,短小。工藝稱不上精湛,且滿是化不開的羊羶和血腥味,放到正常時候絕不會有這麼多大佬圍著它欣賞。

校書郎崔凱、起居注鄭博,兩位高門大閥的子弟,天子近臣,就這麼口眼歪斜地躺在地板上,胸口上的血已經乾涸,身上穿的褐色薄衫被渲染成了詭異的紫紅。

“二人身亡時間大概是在酉時二刻,致命傷都是貫穿胸肺的刀口,一刀致命,手法幹淨利落。但二人死前都服用了大劑量的寒食散,還未徹底發散,殘留的寒食散還在床上小桌的碟子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著仵作的報告,春風樓上的眾人都陷入了詭異的沉默,隨後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在場的地位最高者——尚書左僕射、齊王蕭寶夤。

中年的齊王蕭寶夤姿容風雅,氣態沉穩,他撫著長鬚問道:“可有人見到兇手是何人或者聽到什麼動靜?”

春風樓管事戰戰兢兢地站出來回答:“回稟齊王殿下,崔凱、鄭博要發散,嫌室內人多太熱,入浴之後便將歌姬都趕了出來。往常冷浴以後這二人都是要披薄衫飲酒疾走高呼的,因此室內有些動靜歌姬也不以為意,期間聽到了幾聲呼喊,沒成想過了半個時辰後進去便發現二人已經倒地身亡了,窗戶大開著。”

“發散”指的是服用寒食散以後由於成分多是劇毒礦物,會導致身體發熱,精神迷醉,體感溫度遠超平常,急需外物降溫。通常會採用冷水澡,換不使皮膚敏感的薄衫,飲烈酒後一邊大聲高呼一邊疾走來降溫。

北魏已經有兩個皇帝死於服用寒食散了,道武帝拓跋珪、獻文帝拓跋弘都是這麼死的,可這玩意在高門大閥之間還是屢禁不止。原因無他,物質上極度富裕的南北朝高門大閥,對於塵世的物質享受已經膩了,要麼追求玄學清談或琴棋書畫等藝術愛好,要麼就是嗑藥或狂熱地信奉佛教來尋求精神解脫。

廷尉評山偉是驃騎大將軍元乂一手提拔上來的,這次參與到案子裡,也存了插個人監視的心思。這人從小家境就不富裕,沒體驗過寒食散這種高門大閥流行的娛樂,因此有些遲疑地問道:“他們被殺時是‘發散’到什麼階段了?”

“剛換了衣衫飲酒,還沒走幾步便死了。”

山偉皺著眉頭說道:“那怎麼能排除不是春風樓內的歌姬或者其他的什麼人做下的案子呢?依本官說,崔、鄭二人說不定就是被這裡的人害的,所以才一時找不到兇手,不然兇手進出春風樓還能無一人目擊?”

“小人冤枉啊!”春風樓的管事被嚇得瑟瑟發抖,面對廷尉評他也不敢說什麼,只能跪下磕頭大聲喊冤。

元冠受在旁邊已經看了半天屍體了,他站了出來肯定地分析道:“從死者的細節可以很輕易地判斷出了行兇者的手法,兩人都是胸口出血,但出血量卻不一樣,而且死亡方式不同。行兇者先殺較為瘦弱的崔凱,是直接捅進心臟一刀致命。然後再捂住鄭博的嘴巴,刀從他的肋骨縫裡插進去,攪破了肺泡,鄭博慢慢地窒息而死。

說實話,殺這兩人不難。服了寒食散的兩人正飄飄欲仙反應遲鈍著,便是街邊乞丐,持了刀只要膽子大不慌張都能輕易做到。難得是手法,殺人就像是宰羊一樣,精準而致命。殺完人,扔下作案的刀子,隨後兇手跳窗而逃,從春風樓的三樓一躍而下,在雜亂的後巷中撤走,目標明確且計劃周密。所以肯定不是春風樓裡的人做的,這些歌姬和老鴇龜公,連殺只雞都無法一刀斃命,何況殺人?”

元冠受的分析鞭辟入裡,眾人一致點頭。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像蕭寶夤和酈道元這種上過戰場的人觀察屍體片刻也不難分析出來,可廷尉評山偉從未殺過人見過血自然搞不清楚裡面的細節,只是覺得面子有些掛不住,怒斥道:“你是何人?在這裡大放厥詞,來人,給本官把這毛頭小子轟出去。”

酈道元冷聲道:“這是朝廷武官,千牛備身校尉元冠受,協同本官辦案,不是什麼毛頭小子。”

廷尉評山偉悶哼了一聲,只得作罷,心頭卻暗暗記下。

既然從案發現場尋找兇手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眾人的思路不約而同地轉向了另一個方向,校書郎崔凱、起居注鄭博身為天子近臣,有沒有可能是政治鬥爭導致的仇殺或者是針對漢人大閥的刺殺行動?

“據本王所知,校書郎崔凱、起居注鄭博前些日子上書,以國庫空虛為由,要求朝廷再次加賦,並且暫緩西征關隴叛軍的計劃,會不會與此有關呢?”

聽著齊王的問題,山偉又一次迫不及待地賣弄了起來:“諸位可都聽說過張仲瑀?”

聽到這個名字,元冠受愣了愣神,他記得這個人。

那是神龜二年,他剛剛被授予千牛備身的軍職,因為這件事就沒有實際去當值。那幾天洛陽城就像是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因為司空祭酒張仲瑀上書要阻斷武人們的轉遷之路,羽林、虎賁軍的大批底層胡漢士兵上街遊行,在尚書省前聚集鬧事。

朝廷當時還是胡太後臨朝,處理的似乎很不妥當,士兵們極其不滿意,最後士兵們的怒火被幾件很小的事情點燃,羽林軍、虎賁軍譁變錘殺徵西將軍、平陸文侯張彝,放火焚燒其宅邸,火光衝天,十里可見,司空祭酒張仲瑀狼狽逃亡潁川。

在那一天,元冠受在街上見到了一個牽著馬的北地青年,他是個漢人,卻自稱賀六渾,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元冠受請他喝了幾杯酒,賀六渾從六鎮來送信,是第一次來洛陽,他的眼神裡有對於這個未知世界的震撼和榮華富貴的嚮往,也有一些元冠受稱之為“野心”的東西。

如今幾年過去了,兩人再無聯絡,此時想起往事,元冠受又想起了那個有趣的北地六鎮青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