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頭餓狼咬死了無力反抗的老羊後,尚在咀嚼帶血的羊骨頭時,其中一隻餓狼的目標就已經盯上了同伴。

世界上唯一值得侯景追隨十餘年,付出為數不多的忠誠的人,已經死了。

所以侯景覺得現在老子才是天下第一,你宇文泰憑什麼騎到老子頭上?

不不不,沒有人能騎到老子頭上。

魏昭武十八年(545年)趁著宇文泰離開建康,分兵攻略三吳之地的時候,留守建康的侯景悍然背刺,挾持新皇帝蕭綱,宣佈宇文泰乃是謀害蕭衍的反賊。

隨後侯景大肆屠殺留在建康的宇文泰部眾,為了高所有人一頭,自封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

侯景這手自導自演的大戲,給正在富春江周圍征戰的宇文泰都整的哭笑不得。

隨即,宇文泰也宣佈侯景挾持皇帝,旨意無效。

在流程走完後,兩邊開始了狗咬狗式的戰場見真章。

至於南梁的宗室會不會打他們,兩人沒有這個擔心,現在打的最激烈的,就是江陵的蕭繹和武昌的蕭譽。

可到了魏昭武二十年(547年),廝殺到精疲力盡的蕭繹和蕭譽赫然發現,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就是北魏。

北魏先是接管了蕭繹白給的三州之地,將荊襄方向的邊境線推到了長江,又趁著蕭譽調兵回武昌,圍攻數月拿下了壽春和懸瓠兩座重鎮,等兩敗俱傷的蕭繹和蕭譽緩過神來的時候,北方的鄰居已經開始在漢江中操練水軍了。

蕭譽慫的比較快,派遣使者對北魏表示臣服,元冠受封了他梁王。

而割地爭取了時間,卻又把時間浪費掉毫無進展的蕭繹則惱羞成怒,直接在江陵登基稱帝。

在獨眼龍蕭繹的計劃裡,本來他應該是彈指間滅掉蕭譽,拿下武昌到長沙這塊地盤,然後順江東下滅掉還在對峙的宇文泰和侯景的,誰能想到,第一步他就啃了好幾年沒啃下來。

已經把襄樊和巴東吞在肚子裡消化完畢的北魏,不會再給蕭繹時間了。

十月九日,柱國蔡佑率領五萬大軍,水陸並進從襄陽出發,十月十一日,柱國羊侃率領三萬步卒搭乘水軍船隻從巴東出發,正式打響攻滅西梁蕭繹的戰役。

“如果長孫卿是蕭繹,會如何應對我軍的攻勢?”

長安未央宮內,凝視著身前碩大無比的沙盤,元冠受問道。

兵部尚書長孫稚定了定神道:“在江漢一帶整合兵力,裹挾民眾渡江,直接固守江陵城外的江防,是上策。

把江陵外城的民眾轉移到內城,固守江陵,等待荊南援軍,是中策。

固守江陵外城,是下策。”

元冠受看著沙盤南方的江陵城,作為荊州最重要的城池,環江帶山,易守難攻,蕭繹會怎麼選擇呢?

“你覺得蕭繹會選哪一種策略?”

長孫稚篤定地答道:“下策。”

“哦?長孫卿倒是有信心。”元冠受笑著問道:“為何這麼說?”

長孫稚答道:“蕭氏從南齊算起,已經坐擁荊襄之地數十年,民眾久不經兵戈,就算是蕭繹想撤,也沒有那麼多船隻和時間給他撤離北岸的民眾了,最多能撤點軍隊,而蕭繹多半為了拖延時間是不會這麼做的。”

“況且,蕭繹野心雖大,卻膽小如鼠又素來缺乏謀略,猜疑心重優柔寡斷,江陵城中士族也只能看到眼前遷徙的困難,眷戀現在的家資,必定不會同意遷往內城的。所以,蕭繹一定會採納下策。”

江陵城中,龍光殿上。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喜好清談學通三教的蕭繹正在給群臣們上課,內容是《道德經》。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蕭繹的講話,蕭繹抬頭一看,闖進來的武寧太守宗均。

蕭繹有些不悅,但也沒有過多苛責,而是考校似地問道:

“宗卿,朕講的所謂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你來說說是什麼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呀,我的陛下,還什麼慈不慈的。”就在蕭繹要大發雷霆的前一刻,宗均高聲嚷道:“魏兵打過來了!”

“什麼?!”

蕭繹手中的漢代竹簡版的《道德經》,“譁啦啦”地摔在了地上,細繩崩斷,他也顧不得理會了。

“打到哪了?”

宗均說道:“江北方向已經動了,魏軍的騎兵太多了,直驅江邊,根本沒人能逃回來,只知道魏軍大規模出動了。”

“出動了?領軍的是誰,有多少人,步騎各多少?”

宗均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他如何曉得。

蕭繹用手大力蹭了蹭眉骨,強迫自己稍微冷靜下來,指著領軍將軍胡僧佑吩咐道:“讓禁軍行動起來,做好守衛江陵的準備。”

領軍將軍胡僧佑問道:“陛下,是否要通知柳仲禮和王僧辯兩位將軍從前線撤回來?”

蕭繹想了想,道:“暫時不用。”

目前還沒確定北魏是大舉進攻還是邊境的威懾行動,蕭繹不想耽誤前線的戰事,現在王僧辯在武昌前線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了,不能因為北魏的一點風吹草動,就讓這來之不易的成績付諸東流。

“王侍中。”

“臣在。”

“你去石梵城看看情況,回來報與朕。”

侍中王琛看了看蕭繹的臉色,苦著臉答道:“喏。”

“黃卿。”

太府卿黃羅漢昂然出列應答,蕭繹給他派了個差事。

“你出使一趟魏國的襄陽城,去問問魏國的官員是怎麼回事,態度要客氣一點,不要擅自撕毀兩國的和平條約,明白嗎?如果魏國只是正常的軍事調動,就直接回來,如果他們想要錢,就去談談,儘量拖延時間。”

蕭繹的心裡還有著和平的幻想,他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北魏影響自己跟蕭譽爭奪天下。

在蕭繹看來,江南的民心還是向蕭氏的,只要自己打敗了蕭譽,在蕭氏中取得主導權,那麼三吳之地正在狗咬狗的侯景和宇文泰根本不算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