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頭,人流不復昔年的熙熙攘攘。

正所謂久旱逢甘露,昨日夜裡蜀中下了好大一場雨,今晨還不停地嘀嗒著,若是從高空中俯瞰,錦官城籠罩在一片煙雨之氣中,煞是秀美。

到了正午,雨便停了,屋簷黛瓦間還有些許積水堆在走了型的瓦片上,緩緩地,劃過一條條直線墜落下來,有閒來無事的孩童,便發著呆望向半空,數著雨滴。

雨霧氣漸漸散開,整座城市像是活了過來,陸續有行人在街頭走動,只不過面色都不甚喜悅。

也難怪,蜀地的局勢漸漸敗壞,換了誰也高興不起來。

只不過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錦官城中散佈著各種各樣的謠言,讓百姓們感覺更加惶恐了。

再怎麼樣日子都得照常過,這座龐大的城市在行人的交談和商販的吆喝聲中,又恢復了些許市井煙火氣。

路邊的茶樓中人影錯落,成都的百姓們日常擺起了龍門陣,點上一壺茶,便與認識的、不認識的開侃。

一個穿著長衫,文人模樣的男子故作神秘地說道:“嘿,你們曉得不,梓潼城被魏軍打下來了。”

當下來說,成都百姓最關心的自然是蜀中的戰局,於是眾人的目光迅速投向了這位長衫文士。

“我去過梓潼,那麼大的郡城,城牆看著也就比成都矮了點,怎麼就這麼容易被魏軍打下來了?”

“還不是胡狗兵甲犀利,人家在北邊打了那麼多年仗,哪是咱們蜀地這些沒打過仗的少爺兵能比的。”

旁邊復又一個胖子說道:“也不見得,沒準人家梓潼城是主動開城投降的。”

“不是...”

一個聲音響起,角落裡有個滿面風塵之色的男人,他的面前只有一碗最廉價的茶湯。

見眾人望向他,他苦笑著說道:“俺就是從梓潼鄉下逃回來的,魏兵四面圍城,一通鼓就破了梓潼。”

“什麼?!”

眾人大驚失色之餘,卻也有些不可置信,若是梓潼城都是一通鼓就破了,成都又能頂多久?

更有腦筋轉的快的人,疑惑地問道:“兵荒馬亂的,你是怎麼逃回來的?莫非是魏軍的細作?”

此言一出,眾人都有些警惕了起來,因為這話非常有道理,魏軍據說十餘萬大軍南下,武騎千群,銳士遮天,怎麼就把你放回成都了呢。

男人連連擺手道:“我是跟著譙閥主的隊伍回來的。”

這麼說,茶樓的人等才放下心來,譙氏的閥主譙讓出使歸來確實收攏了很多難民。

沒辦法,譙家人就是這個性子,從譙周的“全國之功”,到譙縱被迫稱王,數百年了,蜀地誰不知道譙氏愛惜百姓,是少有的良心門閥,雖然在史書上的名聲都不太好,可對於百姓來說,能讓他們活命的才是好人。

“急報——”

“讓開,讓開,是軍報!”

幾匹軍馬從大街上賓士而過,能在蜀地騎上這等高頭大馬,無不是軍中精銳,幹的都是掉腦袋的差事,騎士們發了瘋似地狂奔著,沿途攤販一陣雞飛狗跳。

“這是怎麼了。”

沉默了片刻,茶樓中有人開口問道。

眾人相視默然,忽有人說道:“莫不是...”

打了個寒顫,沒有繼續說下去,人們卻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莫不是又有其他城池陷落了。

於是,茶樓中產生了無形的低氣壓,眾人要麼換了話題,要麼就起身結賬告辭離去。

不同於成都街頭鬧市還有些人氣,到了益州刺史府這裡,就全然一副冷冰冰的樣子了。

蕭淵猷躺在竹子編制的搖椅上,看著屋簷上的殘存雨水滴溜溜地墜下來,如同珠簾玉串一般,卻偏生沒了賞景的心情。

“急報——”

斥候一路策馬,到了益州刺史府的中門才停下,下馬跑步過來,一邊跑一邊扯著嗓子喊。

“怎麼了?”

蕭淵猷的心情更糟糕了,與尋常百姓不同,他知道的更多,不僅梓潼城淪陷了,隨後南邊相鄰的宕渠城守將也獻城投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作為益州刺史的蕭淵猷,現在反而羨慕起了無知的升斗小民。

無知才無謂,他要是不知道這麼多事情,也不會有太過惶恐的心理。

背後插著令旗的斥候頭領跑的面色漲紅,到了蕭淵猷面前,沒收住腳險些跌倒在地,他見院落裡有人,一時倒不敢開口了。

蕭淵猷揮手讓侍從們退散出院落,斥候頭領方才整理語言,打算用不讓蕭淵猷受太大刺激的方式將訊息告訴他。

“說吧。”

“刺史...聽了訊息您先別激動。”

蕭淵猷皺了皺眉頭,都如今這副田地了,還有什麼好激動的,大不了就是魏軍兵臨成都城下嘛。

“不激動,趕緊說。”

斥候開口道:“魏將楊忠、獨孤信率三千精騎南下,巴郡已經失守了。”

“什麼!”

蕭淵猷只覺得滿眼的金星在閃爍著,然後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

侍從們慌忙進來,叫大夫的叫大夫,還有機靈的趕緊去喊諸葛夫人。

不過當諸葛氏匆匆趕到的時候,蕭淵猷已經悠然轉醒了,他只是一時氣血上湧,大夫施了幾針後便醒過來了。

“切不可動怒了,近日刺史睡眠不佳,氣血也有些虛,要好好調養才是。”

“是是是,大夫說的是。”

眾人忙亂,唯獨蕭淵猷一言不發,其他人都以為蕭淵猷是還沒徹底恢復過來,唯有諸葛氏與他夫妻多年,曉得丈夫的心意,便喊過一名親信侍從,讓他把蕭淵猷的侄子蕭世澄叫過來。

等蕭世澄趕到,諸葛氏扶著丈夫進了內室,蕭淵猷方才艱難地開口問道:“成都現在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蕭世澄略微盤算,答道:“若是守城,算上青壯,三四萬人總是有的。”

“問的是能野戰的。”

見蕭淵猷面有怒容,蕭世澄只得老老實實地答道:“一萬兩千人,最多了,這還是有很多從其他州郡撤回來的潰兵算在裡面。”

蕭淵猷嘆了口氣,復又問道:“成都,能守住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