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看著約莫是三十上下的樣子,威嚴有氣度,一身月白色燕居麻袍,腰間繫著金帶,還配了一塊上好的藍田美玉。

譙讓沒敢再繼續抬頭仔細端詳魏國皇帝的容貌,復又說道:“我家刺史派譙某前來,是想與陛下商議兩家罷兵休戰,重歸於好的事情。”

說罷,從袖中掏出一封樣式精美的書信。

自有侍從接過來拆開,取出信紙轉交給皇帝。

元冠受接過信紙,卻沒看,而是放在了手邊,只問道:“蕭刺史近來安好?”

“託陛下的福,尚好。”

譙讓心中惴惴不安,他雖是蜀中門閥中人,卻跟蕭淵猷關係並不是十分親近,因此也不曉得魏國皇帝是什麼意思。

若是魏國皇帝與蕭淵猷有仇,那豈不是把他譙讓推到了火坑裡?

哎,要真是這樣,說什麼他也不會來的。

也怪自己沒問清楚,被眾人推舉著,稀裡糊塗地就來了。

至於為什麼被派來做使者的是譙讓,好吧,這跟他的姓氏有關。

譙氏是蜀地有名的門閥大族,當然了,也算不得什麼好名聲,因為他在三國時有個祖先叫譙周。

嗯,沒錯,就是寫《三國志》的陳壽先生的老師,也是蜀漢著名“帶投大哥”。

鄧艾攻打成都時期,譙周力勸劉禪投降,“有全國之功”,即保全國家和百姓的功勞。

投降魏國後,譙周受封陽城亭侯,遷騎都尉,從此以後,譙家在成都享受了數百年的富貴太平,直到譙縱被部下逼著黃袍加身,莫名其妙地成了皇帝。

當然了,軟骨頭的後代也不一定都是軟骨頭,也有基因突變的可能,比如兩百年前成漢軍隊與晉朝軍隊在巴西展開了拉鋸戰,梓橦郡內史譙登,也就是譙周的孫子,就硬氣了一把,連下宕渠、梓潼、綿陽,甚至還敢生吃敵將的肝臟,最後被成漢政權俘虜殺掉。

除此以外,譙家就盡是一些從不做事,只會清談的讀書人了。

現在傳下來的是譙周的另一個孫子譙秀的後代,譙秀是著名的隱士,老縮頭烏龜了。

史載:秀少而靜默,不交於世,知天下將亂,預絕人事,雖內外宗親,不與相見。郡察孝廉,州舉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據蜀,略有巴西,雄叔父驤、驤子壽皆慕秀名,具束帛安車徵之,皆不應。

意思就是,譙秀不見親戚朋友,不應徵察舉,不接受成漢徵辟,直到桓溫滅蜀,巴蜀重新回到南朝的統治區域中,譙家才開始繼續入仕。

然後譙家最有意思的一幕來了,恆溫的兒子恆玄篡位,滅亡晉朝建立桓楚的時候,劉裕舉北府兵起事。遠在萬里之外的巴蜀也被要求派兵出征,益州刺史毛璩遣譙縱等領諸縣氐兵東下征討桓玄,蜀人不願意去遙遠的建康打仗,於是決定造反。

造反總得有個頭領啊,謙謙君子譙縱當時在軍中擔任參軍,個性一向和藹謹慎,大家都很喜歡他,侯暉、陽昧逼其反叛,推舉他為首領。同年,譙縱自稱成都王,建立譙蜀政權。

義熙九年(413年),劉裕派兵討伐譙縱,譙縱放棄成都出逃,後兵敗自殺,譙蜀政權滅亡。

譙縱的祖父這一脈,也就是譙獻之的子孫被劉裕殺光了,其他的偏支經過上百年的演變漸漸成為了主支,到了譙讓這一輩,譙家“帶投大哥”的印象已然在巴蜀門閥中根深蒂固,於是出使洽談休戰(投降)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譙讓的身上。

閒言少敘,譙讓雖然心思電轉,其實也不過是過了短短幾息的時間,元冠受還是沒有看手邊的書信,而是繼續跟他東扯西扯。

從成都糧價幾何到飲水是否潔淨,沒頭沒尾的問題問的譙讓是滿頭大汗,卻又不能不答。

他本是個詩書傳家的謙謙君子,人是厚道人,卻不是個做使者的料,若是有個通曉軍略的機靈人在此,定然能反應過來,元冠受問的都是些涉及成都城中情形的問題。

可憐的譙讓,和談還沒開始談,就把自己老家的家底賣了個一乾二淨。

等譙讓冷汗大滴大滴的落在地毯上時,元冠受的求知慾終於得到了滿足,實際上,也是沒什麼可問的了。

於是元冠受簡單地翻了翻書信,內容無非就是來自蕭淵猷的問候,以及一些談判條件,蕭淵猷還試圖用財貨和巴蜀北部的土地為條件,來讓元冠受退兵。

這不是開玩笑嗎?

反正早晚都是我的東西,怎麼可能拿這些作為惠而不費的條件來談判。

嗯...元冠受覺得,蕭淵猷的腦子大概還不夠清醒,或者說,有點過於清醒了,認為成都這些城池易守難攻,如果西魏頓兵於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就會挫傷銳氣。

換言之,在梁國的援軍沒有被徹底的消滅,成都周邊的城池沒有被拔掉之前,想讓人口數十萬的成都城,主動開城投降,還是有些難度的。

其實,這也不一定是蕭淵猷的意思,準確地理解,應該是成都城內的門閥大族的意思,他們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戰局還沒淪落到必須開城投降不可的境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亦或者,這是門閥大族的故作姿態,以進為退,來為自己爭取一個比較好的和談條件。

這些情況都有可能,但在元冠受看來,卻分明有些可笑。

案板上的魚肉,撲騰兩下肥碩的身子,就想跟屠夫談條件?

有些惶恐地譙讓問道:“陛下覺得如何?”

元冠受不可置否,反而問道:“譙先生上過戰場,見過戰陣之事嗎?”

譙讓搖了搖頭,他答道:“外臣未曾見過,自譙...西蜀覆滅以來,蜀地已經百年未曾見過兵戈了。”

“聽說譙氏當過蜀王?怎麼,譙先生想不想當?”

元冠受的玩笑話,讓譙讓嚇得跪了下來,五體投地連連推辭。

元冠受也不忍心再戲弄這位謙謙君子,扶他起來,正色道:“和談一事,蕭刺史的條件實屬毫無誠意,這樣吧,朕給蕭刺史一點下決心的幫助。來,譙先生,隨朕看今日我軍破梓潼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