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晉壽城上空的天氣陰沉的彷彿要滴出水一般,黝黑如墨的蒼穹中,雷龍滾滾,轟隆隆的咕咚著,彷彿是在積蓄力量,等待最後的宣洩。

年前,西魏大軍由白水關出大小劍戍,控制了南安郡、晉壽郡後,就在這裡停下了腳步。

領軍大將軍、漢中道總管羊侃並沒有貿然西向梓潼,去控制梓潼水,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水流量也更大的西漢水。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西漢水(後世嘉陵江)發源自隴西漢中交界處,當年元冠受雪夜下駱谷,便是順著西漢水行軍的。

從祁山兵工廠生產、轉運的大量軍需物資,可以順著西漢水的上游,經過仇池郡、修城郡、白水郡,在益昌城進行第二次整備,直接運抵晉壽郡。

水路用船隻運輸糧草軍械的成本可比陸路走漢中棧道的成本要低多了,更何況這是數萬大軍的軍需補給,必須要維持穩定,不能讓士兵餓著肚子打仗。

晉壽城順著西漢水南下,便是晉安城、閬中城、南國城、安漢城、漢初城等一系列蜀中城池。

從軍事上來講,控制西漢水沿線城池,可以將巴蜀從中一分為二,西面是蜀地,東面是巴地。如果選擇控制梓潼水,則更容易向西南進入成都平原。

羊侃並非不想一舉攻克成都,拿下蜀地,而是來自長安的指示限制了他的自由發揮。

皇帝的思慮顯然更加深遠一些,所謂不破不立,如果迅速平息蜀地的叛亂,世家門閥和地主豪強的勢力並沒有得到剷除,那麼西魏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依舊與南梁沒什麼分別。

巴蜀的根本矛盾是人地矛盾,窮人人多地少,持續了上百年的土地兼併,讓巴蜀百分之五的人口佔據了百分之八十五的土地,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想要透過這場蜀地的叛亂解決人地矛盾,要麼把平民都幹掉,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要麼就把門閥豪強連根拔起,解決土地不足的問題。

元冠受選擇了後者,因為他需要富庶且得到了充分開發的巴蜀來為他提供兵源、糧食,而均田制和府兵制的根源就在於授田。

至於門閥豪強,那麼不好意思了,他早就想把這些固化了的社會階級一網打盡,在關隴他不能這麼多,因為會把自己給搞孤立,在蜀地就無所謂了。

不要臉一點,就說全都是起義軍幹的,可是王師前來救你們於倒懸的。

如今皇帝率領著隴西道、京畿道、渭北道的兩萬三千府兵,以及一萬五千人的滿編金吾衛前來,伐蜀之戰也即將正式開幕。

現在囤積在晉壽城周圍的,有漢中道的七千邊軍,長安禁軍中千牛衛、金吾衛兩衛共三萬士卒,隴西道、京畿道、渭北道的兩萬三千府兵,還有三萬多還鄉軍打下手,匯聚了接近十萬人的兵力。

當然了,這其中真正能打的,也就長安禁軍的兩個滿編衛,加上漢中道的七千邊軍,攏共三萬七千人而已。

其餘的府兵和還鄉軍,絕大多數都是沒打過什麼硬仗的新兵,裝備、士氣、訓練水平都很一般,打下手還可以,真到了大戰惡仗的時候,是指望不上他們的。

即便是最精銳的長安禁軍,經歷了邙山血戰後,雖然編制重新補充完整了,但注水後的戰鬥力卻絕對不如從前,至少還得個幾年才能從邙山之戰的創傷中恢復過來。

漢中道的七千邊軍,水平跟梁軍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傅豎眼時代遺留下來的梁州軍,當兵的年頭久了,對戰鬥勝負的渴求也就變得沒那麼執著了,換而言之,大部分都是老兵油子。

當然了,這些對於魏軍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擺在魏軍面前的是如何才能搞定在蜀地到處亂竄的各路起義軍。

一燈奴、賽閻王、捅破天、小李廣、錘上蝨,各種各樣的諢號,都代表了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人的流民隊伍。

他們可能其中有戰鬥力的青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人數這個東西,到了一定數量級以後,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對於巴蜀的起義軍,並不能直接鎮壓,因為他們還有用,這作用就是之前所提及的考量。

西魏必須要找一個白手套,給自己的清除蜀地門閥豪強的行為進行合理的解釋。

否則的話,蜀地門閥豪強被殺的只剩十之一二的訊息傳回關隴,是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的。

這點來說,用還鄉軍來做不是不可以,可手法還是粗糙了一些,政治嘛,總得找個臺階下。

而今日便是皇帝陛下召見各路起義軍首領的日子,大魏皇帝陛下在送往各路義軍的聖旨中寫的很清楚“今日不奉詔前來者,翌日便為齏粉,勿謂言之不預也。”

於是乎,哪怕知道這晉壽城是龍潭虎穴,可近一半的起義軍首領還是趕了過來,好在日子期限給的寬裕,離得遠的也足夠趕過來了。

這也意味著,不過來的,那就是跟魏國過不去了。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要麼是抱著找不到自己的心思,要麼就是另有打算,在西魏沒有展露自己的鋒芒之前,總會有騎牆派在中間觀望一番。

不過皇帝陛下顯然對此不甚關心,六萬府兵、邊軍、禁軍匯聚在此,無論是農民軍還是梁軍,都不是能成為阻礙的存在。

巴蜀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迅速地平定,繼而恢復社會秩序。

當然了,恢復的不是以前的社會秩序,而是將“無主”的田地,重新分配給拆散的農民,再以此為基礎實行府兵制。

如果這項舉措成功,整個蜀地社會都將變為一個規模巨大的屯田軍。

當社會結構轉型後,只需要數年的過度,這期間不遇到嚴重的天災,那麼數年以後高度統一的耕戰體制,將為西魏提供充足的糧食、兵員。

這一切都要慢慢來,先整合聽話的起義軍,再討滅不聽話的,至於那些孤立無援的城池,最後再打就可以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