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在巴蜀大概有五六萬軍隊,這些軍隊有一萬多分佈在廣闊的南方,也就是後世的雲貴地區,現在還是屬於巴蜀地理概念的。

還有一萬多軍隊在鄰州、萬州、渠州、信州,也就是後世的重慶地區。

這些軍隊都是地方守軍,野戰能力非常堪憂,看著很多,好像上萬了,灑在數州,十餘郡的地盤上,每個郡也就千把號人,來支援成都也是添油送人頭。

這還是兵冊上的數字,巴蜀這麼多年不打仗,軍紀廢弛,將領喝兵血再正常不過了,實際有多少人,沒人能搞清楚。

剩下的三萬多軍隊困守在潼州、益州、巴州等州的十餘座城池裡,成都的兵最多,有一萬兩千人,兵力這麼一分散,真可謂是捉襟見肘。

故此,若是建康朝廷不派兵來支援,等巴蜀的部隊發動反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蕭淵猷嘆息道:“皇帝若真不要這天府之國,本刺史也盡到自己的職責了。”

諸葛氏神色微動,道:“夫君可是有跟魏國接觸。”

“之前有過一些。”

諸葛氏牢牢地攥住蕭淵猷的手,盯著他的眼睛,認真地說道:“一定要北面的至尊有親口承諾,否則成都重鎮,決不能讓魏國輕鬆得了便宜。”

“我曉得,曉得!”

蕭淵猷拍了拍夫人的手,示意自己心裡有數。

..................

長安未央宮,太極殿內。

元冠受與李苗正在偏殿的地上對坐,兩人下面鋪了一張厚厚的毛毯,中間的案几放著棋壇,還有兩碗熱羹。

兩人心不在焉地下著圍棋,輪到元冠受走了,他捻著白棋呆坐了良久。

“至尊有心事。”

“嗯。”

元冠受看著李苗有些發虛的面色,心中多了幾分難過。

從洛陽歸來後,戰場上的小傷拖成了慢病,李苗本就是半生戎馬,平時吃喝作息都不注意,那次的受傷只是所有隱疾的導火索。

現在受不得太大的風涼,太醫說了,待在長安城倒還好,若是外出征戰,鞍馬勞頓之下,恐怕會折壽。

“至尊生死之事看得通透,何必為臣介懷?”

“子宣...終歸是不一樣的。”

落了一子,感覺有些無趣,投子認負,元冠受問道:“朕啟程去蜀地,臨行前子宣有何教朕?”

李苗沒有直接回答,輕咳了兩聲反問道:“至尊覺得,何以得天下?”

“能得民心者得之。”

李苗不依不饒,復又問道:“何以得民心?”

“行仁政,保民安。”

李苗點了點頭,道:“欲安天下,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於循天道,行仁義。”

元冠受抓了一把棋子在手中滾動,總感覺哪裡不對勁,李苗玩的向來是外儒內法之道,這思路咋還變了?

見元冠受愣神,李苗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後合,肺嗆了氣,緩了好半天才停下來。

“要是臣來說,天道仁義,都是放屁。”

李苗正色道:“得民心,根本在於廢兼併。以流民軍為前驅,重創門閥,殺光豪強,取其土地行均田府兵之制。如此,糧餉兵源皆為我所用,國朝之制足以用到天下一統,待四海之內人口漸多,權貴興起,才會有下一輪土地兼併,不過,那至少也是一甲子以後的事情了。”

元冠受點頭,李苗說的是對的,天道仁義,確實都是放屁,生逢亂世,唯有兵強馬壯善收人心才能一統天下。

元冠受閉目沉思,過了半晌,說道:“或許朕不應該每戰親力親為,這麼多能征慣戰的將帥,很多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論及當地形勢,朕也不如他們熟悉。”

李苗如數家珍地說道:“羊侃,一方主帥。厙狄幹,有大將之風。楊忠,勇猛過人。獨孤信、賀拔勝雖為降將,亦可用之。更有張始榮、郭子輝、高律等積年宿將從徵,若是征討其他地方,這些將帥確實足夠用了。”

“可至尊,巴蜀不一樣。”

李苗將棋盤上的棋子掃落,隨手用數十枚棋子擺成“井”字型,將每塊區域對應了各處地區,小小棋盤,便可縱覽天下形式。

河西︱河東︱河北

--︱--︱--

關隴︱河南︱山東

--︱--︱--

巴蜀︱荊襄︱淮揚

“至尊且看。”

李苗點著棋盤緩緩說道:“如今河西(寧夏道、渭北道,即河套和陝北地區)、關隴、河南、小半個河東已是至尊的囊中之物,權且算三個半地域不到,天下九分,敢問至尊,如何才能有信心保證一定可以一統天下?”

“至少...也要有天下的一半吧。”

“不錯。”

李苗點了點頭,道:“至少要有一半,也就是四個半地域,保險起見,要有六個地域,也就是天下三分有其二,如此才能確保一統天下。臣請至尊思量,若是以現在的地盤,取四個半區域,哪個最好取?取六個區域,又該取那些?”

答案顯而易見,元冠受脫口而出道:“四個半區域,自然是取巴蜀。若是六個區域,那便是河西、河東、河北、關隴、河南、巴蜀。”

“為何不取山東?”

“山東非是關隴、巴蜀、河東這般山河表裡的地形,只要兵力有優勢,隨時可取。”

“那若是取了巴蜀,河東與河北先取哪個?”

幾輪問道,元冠受的心中漸漸明悟,答道:“河東,我軍已有汾郡、河內郡、上黨郡,可以從汾水谷地、大王山、河西三路進軍晉陽。況且,先取河東,便可與河西連成一片,居高臨下俯瞰無險可守的河北平原,到時候平定河北就容易的多了。”

李苗欣慰地笑了,他帶著些沉湎的神色,問道:“至尊,當年漢中一席談,你還記得嗎?”

元冠受不假思索地答道:“自是記得,此生難忘。”

“八年前漢中對所言,待至尊平定巴蜀,便全部實現了。”

元冠受一怔,時間過得真快啊,距離當年白手起家時,在東益州刺史府李苗所言漢中對,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了。

回望一路走來,正光五年的那個秋天,似乎就在昨天,朦朦朧朧的。再一眨眼,又滿是霧氣,離得好遠。

“平巴蜀,收河東,討河北,徵山東,三路過江,河山一統。”

“至尊正值春秋鼎盛,切莫輕率,大魏拖得起,再等一代男子成丁的時間都無妨。一步一步走,走的踏實,這江山才來的穩妥。”

“子宣...”

這番話,讓元冠受的心中徒生了些難以言說的情緒,就彷彿李苗在囑託以後的事情一樣。

李苗起身行禮,朗聲說道:“臣就在長安,等至尊南征凱旋。至尊放心吧,臣還要活著看到至尊一統天下的時候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