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將軍,起義軍怕是敗了。”

楊忠整理著甲冑,不甚在意地說道:“梁軍又不蠢,怎麼可能徑直往口袋裡鑽。”

頓了頓,後半句話“既然埋伏失敗,起義軍自然也就敗了”,他沒說,因為覺得沒必要。

這種事情當初黃四排斥他的部隊參與埋伏時,便已經可以預料到了。

楊忠在南梁的軍隊裡待過,南朝的軍隊數量雖然比北朝少,但雙方的質量差距卻並不大。

事實上,在晉朝衣冠南渡以後,劉宋、蕭齊、蕭梁這幾朝,在戰績上一直是與北朝有來有回。

南朝既有淝水之戰、鍾離之戰這等大勝,也有元嘉北伐的大敗,雙方互相奈何不得對方數百年,本來就已經證明了雙方的軍事實力是差距不大的。

南朝多私兵部曲,步卒銳旅之堅韌,不遜北地健兒,以楊忠看來,就憑這些農民軍的裝備和素質,根本不可能在正面對抗中打敗梁軍。

若是不能勝,撤軍更是妄想,一旦撤軍,必然會演變成大規模的潰敗。

其中道理就不需要多說了,連正規軍旅在撤退時,都很難保證斷後部隊交替掩護、依次後撤,農民軍更是打仗全是一窩蜂戰術,衝上去一窩蜂衝上去,退下來也是亂哄哄地一窩蜂退下來。

“走,跟本將去看看。”

整理好甲冑,楊忠挎著刀出了營壘,雖然只有二百人,但西魏精兵還是嚴格依照軍律不折不扣地修建了一座有牆有溝的營盤。

山路難行,此來蜀地多是步卒,唯有楊忠的衛隊有十餘匹戰馬,楊忠就帶著這十餘人疾馳了四五裡的地界,來到了山谷另一端的不遠處。

栓好馬登上一個小山的山頂,呈現在楊忠眼底的,是一副兵敗如山倒的樣子。

扒拉著繁密的樹枝縫隙,楊忠眼看著不遠處山谷下,大群綠色衣甲的農民軍被身穿紫色甲冑的梁軍前後夾擊,堵進了山谷中動彈不得,真可稱得上是“進退維谷”四個字。

接著不甚招展的旗幟,楊忠辨認出了前後的梁軍主將,在靠近楊忠這一側的,約摸七八百人,主將打“樊”字大旗,應該是樊文熾。

而前頭堵著山谷口,驅趕著農民軍的,遠遠望去實在是看不清旗幟的字樣,不過按照排除法,定然是陳文緒了。

“兩千兵,這邊七八百,那邊一千二三,這邊還沒弓手。”

觀察了片刻戰局,楊忠喃喃自語道。

只是須臾,楊忠便分析清楚,自己率領的二百步卒距離此地不到五里,全速行軍兩刻便可趕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戰機稍縱即逝,雖然現在農民軍被兩面夾擊狼狽不堪,但反過來想,被堵在山谷動彈不得的農民軍,也沒有什麼再退縮的空間了,同時當面的樊文熾這八百兵也面臨著難以掉頭的問題。

按照正常的戰爭步驟,農民軍還會再反抗一陣子,直到確認無法抵抗也沒有援軍,才會放下武器跪地請降。

現在自己要抓住的,就是這稍縱即逝的戰機。

楊忠點了兩名親衛,把腰間金牌摘下來遞給其中的伍長,決然道:“你倆回去調兵,其餘人上馬拖曳樹枝,隨本將鼓譟聲勢,山谷狹窄,敵軍難以辨別,定然會放緩攻勢。”

“喏!”

兩名親衛捶胸領命,也不多做言語,拿著金牌便前去調兵。

楊忠跟著下了山,剩下的十餘名親衛並未下馬,而是在原地等著他,楊忠囑咐道:“砍些樹枝拴在馬尾上,務必要鼓譟起聲勢來。”

親衛會意,不多時,十餘騎便在山間小路上賓士了起來。

“將軍,快看!”

梁軍陣中,樊文熾本在持刀督戰,身邊的衛兵卻忍不住提醒他道。

“嗯?”

樊文熾轉身,卻驚訝地發現,身後煙塵四起,彷彿有千軍萬馬正在襲來。

整個山谷後的小路,都瀰漫著飛揚起來的塵土,隱隱約約間讓人不禁感到疑惑和恐懼。

“莫非是賊軍的疑兵之計?”

此番招數,並不是什麼沒聽說過的伎倆,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可這麼大的動靜,不僅是梁軍看見了,就連被圍在山谷裡的農民軍都看見了。

黃四腦子活絡,頓時聯想到可能是魏軍援兵將至,頓時大喝道:“魏軍攻來了!”

黃四的心腹在愣了愣神後,也齊刷刷地喊著:“魏軍攻來了!”

這五個字在山谷中迴盪不休,梁軍頓時被奪了心神,魏軍尚在漢中,如何過得來?莫非是神兵天降不成?

“無需驚慌!不過是賊軍虛張聲勢罷了!”

就在樊文熾厲聲大吼,試圖穩定軍心之時,打臉的一幕卻出現了。

煙塵中十餘騎突馳而出,身著紅黑色魏軍甲冑的為首一員大將喝道:“爾等已無退路,若不投降,待大軍至,必死無葬身之地!”

說罷,摘下馬弓,張弓搭箭直取樊文熾。

樊文熾狼狽扭身,鑽進親衛的保護圈中,方才避開了楊忠的冷箭,再一回首,哪還有魏軍騎兵的影子。

煙塵並未散去,可在山谷另一側的梁軍心裡不由得變得沉甸甸的,魏軍後續部隊有多少人他們並不清楚,可現在被山谷中的農民軍阻隔,樊文熾部的梁軍不能與友軍匯合,難免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境地。

心神動搖的梁軍,攻勢變得不那麼犀利了,而知道援軍將至的農民軍,卻士氣大振,甚至開始了反擊。

反擊沒有取得什麼效果,但一來一回,雙方的士氣截然不同。

隨著楊忠所部的步卒從煙塵中出現,堵住了樊文熾部的退路,這場小規模的戰鬥徹底失去了懸念,樊文熾部梁軍首尾難顧,又後退不得,被數倍於己的農民軍蜂擁擊潰。

樊文熾被楊忠所部士卒陣斬,陳文緒收攏自己的部隊,結陣緩緩撤退,農民軍也並未追擊。

梁軍對於農民軍的第一次進剿徹底宣告失敗,這也意味著,從正式戰爭中獲得了鍛鍊和成長的農民軍,將更加難以剿滅。

更不好的訊息是,由於黃四的起義軍沒有被鎮壓下去,梁國的蜀地在不久以後,各郡叛亂蜂起如同烈火燎原一般再也無法遏制。

難以維持生計的農民、商人、手工業者,甚至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地方豪強,都加入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大叛亂之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