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六國之士......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元冠受看著正在猛攻的函谷關,笑著說道:“依朕看來,這函谷關卻遠不如潼關。”

“不錯!”

陳慶之頷首答道:“洛陽四塞,不足為憑也。此地雖險,卻遠不如潼關,地利沒到一夫當關的程度,最後還是要看雙方決心。”

聽陳慶之的話,似乎意有所指,覺得攻函谷關的進度慢了些。

“陛下或許是近鄉情怯。”

站在旁邊的楊忠插話道。

“是嗎?”

元冠受稍加思索,明白了楊忠的意思,苦笑著搖了搖頭。

“你們是覺得朕怕了。”

見眾人有些惶恐,元冠受復又說道:“也不算說錯,家業越來越大,本錢越來越雄厚,反而不敢把所有本錢都押上賭桌了。便是已經押上了,到最後決定要不要賭的時候,哪怕有一絲反悔的餘地,心頭都有些忐忑。我要不要見好就收?反正已經贏了一些了。”

“可你們真以為朕怕的是與爾朱榮決戰嗎?”

元冠受抽出寄奴刀,雪寒的刀鋒反射出耀眼的日光。

看著眾將的眼神,元冠受問道:“一路行來,你們看到了什麼?”

不待眾將回答,元冠受自顧自地說道:“朕看到的不是戰無不勝,不是累累軍功,不是帝都近在咫尺。是中原村落十室九空,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是潼關到洛陽數百裡路上,竟然人煙稀少到猶如鬼蜮。”

“正光五年時,朕率軍出潼關,那時候的中原,不是這個樣子。家家戶戶雖然稅收的重了些,可好歹老天爺賞臉還有一份溫飽,男子不用擔心隨時被拉去服徭役,女子不用擔心有亂軍闖進家中燒殺擄掠。現在呢,一年年勞師遠徵,一年年戰亂難平,何日才有中原一統,日月重開?”

“朕怕的是,對不起天下只求一個安穩太平的百姓,對不起血染沙場,魂歸桑梓的死難將士。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嗎?若真是如此,那洛陽兩年換四帝,那十六國煙消雲散,皇帝們,都在哪呢?”

眾將噤若寒蟬,這話,皇帝可以說,他們一個字都不能評論。

“你們也有人說,這天下,是高門大閥的天下,這話沒錯,自漢以來,朝代更迭,門閥屹立數百年不倒。可朕要說,這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不是門閥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元冠受悠悠嘆道:“前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大江東去,唯餘公者千古。這兩句話,希望在場的諸位記住,也問問自己,究竟為何而戰。朕今日有感而發,說的聒噪了,坐在這個位置上,就要為天下人計,朕不敢輸,也輸不起。”

“可若是以為朕怕了”元冠受頓了頓,道:“那朕就不叫元冠受。”

“三日之內,攻下函谷關,朕要與爾朱榮,決戰於洛陽!中原爭鼎,敢爭者勝!”

陳慶之目光動容,他侍奉了蕭衍數十年,同樣是皇帝,蕭衍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前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大江東去,唯餘公者千古

蕭衍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蕭菩薩認為,百姓今生受苦,是前生作孽的報應,也是為了來世投個好胎的積累。

投個好胎...呵。

在階層完全固化的南朝,便是陳慶之這樣不世出的名將,只因為投胎不好,出身寒門,便一輩子都被高門子弟歧視,更遑論平民了。

陳慶之第一次覺得,似乎這個持續了幾百年的亂世,真的有結束的希望,這個希望,就在眼前的年輕人身上。

元冠受的年輕,甚至讓陳慶之有些嫉妒,陳慶之在這個年紀,還在沒日沒夜地陪著蕭衍下棋,只求一個能嶄露頭角的機會。

見陳慶之有些愣神,元冠受拍了拍他的肩膀。

“朕和阿翁不同,有的想法,不習慣遮遮掩掩。”

陳慶之拱手道:“至尊坦蕩,有王者之氣。”

“若是陳將軍肯留下來。”元冠受望著眼前廝殺不休的函谷關,說道:“爵位,兵權,官職,都不會虧待將軍。”

“外臣若是想歸梁呢?”

“那白袍軍便是朕進攻梁國的先鋒了。”

陳慶之聞言,不禁無語凝噎,他第一次見到能把陰謀算計說的這麼坦坦蕩蕩的皇帝。

元冠受話裡的意思很明顯,只要陳慶之想歸梁,那他就會宣佈陳慶之已經歸附自己,到時候梁軍是不可能放白袍軍入境的。

況且,十萬大軍環伺之下,白袍軍再是善戰,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陳慶之對此倒沒有什麼介懷,兵者詭道也,這種伎倆再常見不過,他反而問了一個問題:“外臣斗膽一問,至尊若是取了天下,該如何令天下成為天下人的天下?”

元冠受掰著手指頭,說道:“其一,均田畝,抑兼併。朕必令耕者有其田,而富者不可令貧者無立錐之地。為富不仁者,慾壑難填,他們對土地的渴望超出正常人的想象,他們會兼併農民最後一塊地,榨乾最後一枚銅錢。”

壟斷會造就無可控制的貔貅怪獸,他們會吞噬所有他們渴望得到的東西,在封建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在後世,則是資訊。抑制無序壟斷,保護最底層窮苦百姓的利益,這是元冠受設想的國家最基本的國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否則只是為了稱王稱霸,那他豈不是枉來世間一遭?

“其二,興教育,推科舉。朕必令天下向學孩童有書可讀,天下有才能的讀書人有官可以做。官位在能力不在出身,制度在公平不在偏向。”

“若是這兩點都做到了。”

元冠受悠然神往,道:“朕不需要萬邦來朝,但朕想讓天下的百姓,吃飽穿暖有書讀以後,知道這個天下是什麼樣的,大漠極西是否還有宜居之平原,大洋極東是否還有新的山川。”

陳慶之心悅誠服地對元冠受施了一禮。

“至尊有此念,不為門戶私計,而為天下寒門平民子弟謀一個出路,臣不敢不效犬馬之勞。可若是臣有朝一日,發現至尊心口不一,失了這份公心,那臣也一定離至尊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