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尉遲菩薩授首,曹泥於火併中敗亡,万俟醜奴攜部前往薄骨律鎮,眾卿覺得,下一步我軍該如何行止啊?”

高平城內原高平王府邸,西魏隨元冠受御駕親征的文武官員,無不面帶喜色。

誰成想,本來是打算逼迫薄骨律軍撤軍的偏師,竟然攪得兩股叛軍自己火併了起來,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不過仔細想來,這倒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叛軍畢竟是叛軍,各懷鬼胎,利益訴求也大不相同,真到了泰山崩於眼前的時候,也就各顧各奔逃了。

“臣以為,當令厙狄幹將軍所部騎兵集結待命,監視高平軍,等待我軍從高平城順苦水行軍至黃河,然後過青山峽直逼薄骨律鎮,完成對万俟醜奴殘部的合圍。”

寧夏道總管蔡佑昂然出列,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用計殲滅尉遲菩薩所部高平軍,蔡佑表現非常出色,若是此次剿滅了兩鎮叛軍,這些地盤,在日後都將處於他的管轄之下,因此蔡佑的提議,也是最穩妥的。

安西將軍厙狄幹所部萬餘魏軍騎兵,固然沒有十足的把握直接擊潰裹挾了薄骨律軍的万俟醜奴主力,但做到監視,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只要看住万俟醜奴,不讓其渡過黃河向賀蘭山逃竄,或者向東北進入沙漠,那麼受困於黃河的高平軍主力,就將被一網打盡。

“臣,有異議。”

就在這時,黃門侍郎王傑站了出來表達了不同的態度。

嗯,就是那位在河陰之變時勸告胡太後,應該焚燬黃河大橋再假意安撫爾朱榮,迅速派人通知各地守將勤王的那位。

“哦?王卿且說。”

元冠受並不反對手下在軍議中提出不同的觀點,畢竟集思廣益嘛。

“臣以為,如今高平軍裹挾了部分薄骨律軍,而一旦竄往薄骨律鎮,那必定會沿途收攏以及到薄骨律鎮徵召更多的當地遊牧騎兵。”

侍中李苗頷首道:“不錯,万俟醜奴人數與我軍現在差距甚大,為求自保,或者說心安,定要再徵募軍隊以壯聲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門侍郎王傑神色奮然,擊節道:“故此,我軍不能拖延,務必要集中所有騎兵,緊追高平軍至薄骨律鎮,船隻不夠,不能等待步卒沿苦水行舟順流入黃河了。否則,遲則生變!”

“況且。”

王傑頓了頓,繼續說道:“高平軍如今成分混雜,一旦我軍驟然逼近而不進攻,其軍中必然生出異心,只需要觀望一陣,原薄骨律軍降卒一旦炸營奔逃,就是我軍一舉擊潰高平軍的時機!所謂急進緩戰便是此理,還望至尊思量臣之計策。”

元冠受目露讚歎之色,兵法有云“兵貴神速”就是這個道理,若是大軍步卒慢騰騰地從高平開拔,等個數天才到薄骨律鎮,而厙狄幹所部在這期間有個意外,那就會造成此次北征前功盡棄了。

這完全取決於万俟醜奴的戰役決心,一旦万俟醜奴決定拼命,率領裹挾的薄骨律軍與厙狄幹所部死戰,肩負任務的厙狄幹必然會與高平軍糾纏,到時候真有個閃失,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元冠受相信,以万俟醜奴的戰爭嗅覺,他一定能察覺到這個機會,這是魏軍部隊為數不多的脫節。

為數不多,可能描述的都不太恰當,整個戰役期間,這是元冠受唯一的一次分兵。

其他時候,包括蔡佑組織的誘敵伏擊戰,背後的魏軍主力都是可以隨時支援的,不存在戰役脫節的情況。

其實回顧來看,整場征討高平軍的戰役,作為魏軍主要決策者的元冠受和李苗,打的都相當謹慎。

從各路兵馬彙集在涇州出發,到沿途補給點建設城寨駐守,再到高平城按兵不動,魏軍沒有露出任何破綻,沒有搞分進合擊給高平軍各個擊破的機會,這些都是吸取了正光五年魏軍大敗的慘痛經驗。

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也正是高平軍立足的戰術之一。

戰爭就是相互博弈的過程,在這個有規則的賭局上,有的人的籌碼豐厚一點,有的人的籌碼單薄一點。

籌碼少的人,總想著兵行險著搏一搏,萬一成了,那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而籌碼多的人,則分兩種,一種是不懂飛龍騎臉怎麼輸,有本事你十七張牌秒了我,然後就真被秒了,比如官渡之袁紹,赤壁之曹操。

還有一種則是穩紮穩打,靠戰爭規則的運營,不給對手一點點翻盤的機會,比如曾國藩。當然了,後者所執行的戰役,過程可能就枯燥無味一點,畢竟,“結硬寨,打呆仗”可實在是沒什麼觀賞性。

然而就是這種沒有任何觀賞性的打法,卻是取勝的不二法門,不浪戰,不輕敵,不冒進,犯過的錯誤絕不再犯,吃過的虧絕不再吃。

這一次,到了最終的決勝時刻,元冠受決定不再給万俟醜奴任何翻盤的希望,他決定親率騎兵,與厙狄幹匯合,殲滅高平軍主力。

很奇怪嗎,一面說著不浪戰不冒進,一面又要拋下步兵,率領騎兵與敵野戰。

其實不奇怪,戰爭從來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沒有任何戰役可以複製相同的成功。想要殲滅高平軍主力,就必須要窮追猛打,這才是不給機會,而不是等步兵一起行軍到薄骨律鎮。

如果到了那時候,好的可能是高平軍徵募了更多的士兵,經過短暫的修整訓練,這些士兵的軍心也開始穩固了起來。

壞的可能是,監視高平軍的厙狄幹所部,因為兵力不足,遭到了高平軍的突襲,元氣大傷或遭到一定損失。

“傳朕旨意,高平城內所有騎兵,喂馬披甲,隨朕前往征討薄骨律鎮。”

元冠受起身環視眾文武,緩緩說道:“眾卿努力,功成在此一舉,若今歲掃平高平鎮、薄骨律鎮兩鎮叛軍,明年,朕希望能在洛陽與眾卿大宴。”

皇帝的雄心是如此的不加掩飾,這讓文武官員的心頭火熱了起來,若真能掃平洛陽偽帝元子攸,將大魏江山重歸一統,那在座的官員,頭上的官帽子都得換個樣式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