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賈蓉的出現,給予逐漸沉淪的開國勳貴集團,狠狠的續了一波命。

當今打壓開國勳貴的計劃,本來已經快要收穫豐碩果實了。結果被賈蓉一番折騰,硬生生又被扭轉了形勢。

儘管在這期間,當今對一手扶持起來的文官集團,也沒那麼信任和看重,心中依舊相當不爽。

對於造成這一切的賈蓉,自然而然視作眼中釘!

更別說,賈蓉用馬甲寫的幾本小說,全都造成了相當驚人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

儘管當今對於宣傳的威力沒有深刻理解,卻也隱隱察覺這樣的狀況十分不妥。

當然,賈蓉做的一些事情,也幫當今解決了不少麻煩。

起碼看起來,這位行事很有些為國為民的跡象。

當今還不得不獎賞,甚至將其爵位都提升到一等層次,真真是又愛又恨。

若是有機會折騰賈蓉的話,他一點都不介意暗中下手。

可惜,當今想得美好,現實狀況卻是不允許。

今年開年到眼下,京城和直隸地域倒是正常了,可關中地域卻是依舊出現旱災。

這是關中地域持續第二年的旱災了,引起了當今的相當重視,當地官府也算是比較盡心盡力。

關中地域人口稠密,地理環境卻不怎麼樣。

經過千年大開發,之前肥沃的關中平原,已經逐漸被溝渠縱橫的黃土地取代。

可生活在這裡的百姓,數量卻是一點都不見減少。

因為缺水的緣故,關中地域的生產和生活成本,比之關東地域要多不少。

也是如此,關中地域的糧食產量不高,只能說勉強維持眾多百姓的生存。

一幹遇到旱災,糧食減產是必然之事。

單單依靠朝廷的賑濟,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更別說,地方官吏也算不得多麼盡職盡責,首先得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才會考慮百姓的死活。

關中地區又是防備西北草原部落的重要區域,一旦出現亂子後果不堪設想。

當今為了關中的災情,可以說相當頭疼,根本就沒多少心思做其他的。

之所以對榮府省親別院的建造感興趣,也是趁著閒暇時間聽個樂子罷了。

不僅是關中有旱災,南方那邊也得關注。

一般水災之後就是蝗災,一個應對不好又是麻煩事兒。

可以說,此時的當今很有那麼點子焦頭爛額的跡象。

好在,不管是國庫還是私庫,銀子還算不少,心中也就沒那麼焦躁罷了。

可要他這時候針對寧府賈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動手,很容易被人看做過河拆橋,對名聲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此時的賈蓉,已經可以確定又一次小冰河時期到來。

很快,整個中原地域包括周圍區域,全都會進入一段天氣變得寒冷的時期。

各種詭異天氣層出不窮,關鍵是會嚴重影響糧食收成。

畢竟,就是在現代天氣變化太大,都會對糧食產量產生巨大影響,更別說生產力落後的封建時代了。

偏偏,作為中原王朝的大乾承平百年,人口繁衍十分迅速,此時已經達到一個高峰。

就算朝廷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可大致估算也能知曉,應該已經在兩億左右徘迴。

想要維持兩億人口的生存所需,對糧食的需求絕對海量。

一個處理不好,大乾的安寧狀態將一去不復返。

好在,此時的大乾還處於鼎盛狀態,並非王朝後期。

只要當今和朝廷排程得當,想要度過難怪雖然艱難了點,卻還不至於像明末那般絕望。

可是連綿不絕的天災人禍,依舊會出現大量流民。

煤礦那裡,能夠吸納的青壯勞力畢竟有限。

而且當初賈蓉特意拿內務府做了標杆,一旦糧食價格上漲太勐,很容易破壞煤礦好不容易形成的良好規矩和生產環境。

再有就是,實行大範圍的以工代賑,開啟大基建模式,吸收眾多流民,順便提升大乾內部的物流效率和速度。

別的不說,多修建幾處北方沿海港口城鎮,便能輕鬆消化數百萬流民,就是糧食問題藉助海洋捕撈,都能得到部分緩解。

可惜,以賈蓉對當今性情的瞭解,怕是下不了這樣的決斷。

關鍵還是銀子問題,朝廷此時一年四千多萬逼近五千萬的稅收收入,真心折騰不起這樣的耗大工程。

這還是有了曬制海鹽,煤礦以及津門港的新增收入,使得國庫收入增加的緣故,不然平時就是三千多萬兩的樣子。

不過這樣的局面,對於賈蓉來說,卻是好事。

招人成本大為降低,甚至只要有口吃的,就能招募到足夠數量的青壯勞力,這在安寧時節根本不可能做到。

他自然沒有客氣,一聲令下就加快了對外海大島的開發速度,一船船的人口和物資運送過去。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位能力卓絕的掌舵人存在。

縱觀金陵四大家族,外加一個林家,像是林如海那一輩,確實有不少精英存在。

林如海和王子騰都有進入內閣的潛力,史家雙侯也有成為軍方大老的底蘊和資格。

薛二叔因為出身緣故,在官場上的潛力一般,可做一個守成之輩也不是什麼難事。

可問題是,他們都是金陵四大家族的核心成員,必須在大乾朝堂拼搏,根本就不可能抽身出來。

小輩中,唯一有那麼點子看頭的璉二,也不太可能放棄官場上的光明前程。

至於賈珠,腦子有點迂腐,具體執行能力怕是就連賈芸都不如,還是算了吧。

至於賈芸等混跡底層官場的官吏,一個個都還處於成長階段,根本指望不上。

賈蓉因為爵位的關係,根本就沒辦法長期離開京城。

看來看去,竟然只有薛寶釵最為合適。

這也是他,極力培養鍛鍊這位冷美人的主要原因。

關鍵薛寶釵乃是薛家核心成員,對於家族相當看重,不用擔心會起什麼歪心思。

起碼在寧府強勢的時候,不用擔心薛寶釵有異心。

眼下時機合適,賈蓉自然不會浪費,直接將情況和薛寶釵說道清楚,願不願意由她自己決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京城薛家老宅,後院花廳氣氛凝重。

“我的兒,你可千萬要想清楚!”

薛姨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道:“你年紀還這麼小,就要出去打拼!”

“我還打算給你介紹結親物件,你年紀也不小了!”

薛寶釵有些哭笑不得,無奈道:“母親,用不著如此!”

又不是生離死別,搞得這麼誇張這麼悲切幹什麼?

要是叫外人見了,還以為薛家出了什麼意外呢。

不就是出外打拼,基本上沒什麼危險的說,不過就是要花費一些時間罷了。

至於結親的事情,薛寶釵暫時沒多少想法。

之前不是沒有媒婆上門,介紹的都是一些勳貴家族裡的邊緣子弟,要麼就是本身有重大缺陷的所謂嫡脈。

他們看上的,除了薛寶釵的花容月貌,就是薛家的錢財了。

至於那些新晉進士,經過幾番考量之後,薛寶釵就沒了這方面的心思。

不是不能一起從底層奮鬥的決心,只是摸不清那些新晉進士的具體心思。

‘排山倒海’的第一本小說《陳世美別傳》,便足以叫心慕新晉進士的懷春少女警惕了。

沒有考中進士前,陳世美絕對是個標準好男人,好丈夫以及好父親,那是沒得說的。

誰見了不說一聲好?

秦香蓮多幸福啊,為了供丈夫陳世美考舉,不停的變賣家產一點都沒有留後手的意思。

結果,陳世美倒是順利考中狀元,結果轉身就變了心。

或者說,他本身就是那種貪慕虛榮,唯利是圖的性子。

只是生活環境,還有窘迫的家底讓他將所有不堪的性格,全都很好的隱藏起來,就連枕邊人都沒有絲毫察覺。

負心多是讀書人!

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是以薛寶釵的傲氣,都不敢說能夠看清一位新科進士的本性,她沒有那樣的生活閱歷和本事。

而私下裡調查的結果,卻又叫她不甚滿意。

看起來老實本分的,基本上都早早成親甚至有了後代。

至於那些風流倜儻的,薛寶釵怎麼可能看得上?

還有就是家庭情況相當複雜,根本就理不清的那種。

可以說,能供薛寶釵選擇的已經不多。

以薛寶釵的傲氣,怎麼可能太過委屈自己,和其他女子爭奪一位新科進士?

要說,薛姨媽也不是沒想過,讓薛寶釵加入高門。

不是邊緣子弟或者身有缺陷的嫡脈,而是真正的嫡脈子弟,有資格繼承爵位和家主之位的那種。

可結果,等到的卻是小妾或者繼室的要求,頓時就熄了火。

總之,為了薛寶釵的婚事,薛姨媽相當頭疼。

她倒是想要湊合薛寶釵和賈寶玉,可惜薛寶釵不樂意啊。

倒不是嫌棄賈寶玉沒有能力,還性子軟弱沒有擔當。

其實這都不是問題,薛寶釵估計還巴不得以後的丈夫性子軟弱,可以繼續參與外頭事務的管理。

再說了,賈寶玉也不是一無是處,哄女孩子很有一套,關鍵是長得好看啊。

可賈寶玉有一則毛病,薛寶釵實在有些難以接受。

那就是風流成性,或者說喜歡拈花惹草,小小年紀就在青樓楚館有了名聲。

最無語的是,賈寶玉和房裡的頭號大丫鬟襲人,已經成就好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

搞笑的是,那一房丫鬟打趣襲人時,竟然稱呼其為‘花姨娘’,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反正薛寶釵聽到後,心中膈應得慌。

偏偏,賈寶玉在她和林黛玉跟前露面的時候,還是一副天真無邪的面孔,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

反正,她是暫時不考慮賈寶玉了。

因為婚姻大事的不順,薛寶釵心中也是很不痛快的。

畢竟也是花季少女,結果在婚姻大事上頻頻遭遇挫折,對她的打擊可是不小。

至於走皇宮選秀的路子,目前也是沒可能了。

總之,薛寶釵此時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

這時候,賈蓉要她出海主持一個大島的開發建設事宜,對於事業心極強的薛寶釵而言,相當有吸引力。

另外,她也是存了別樣心思的。

“排山倒海”的小說《海外建國》裡不是有過描述,在外海的諸多島國中,可是有一些島國存在女主的。

要說,薛寶釵心中沒有嚮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薛家的實力和能量,想要在外海佔據島嶼,建立一個能夠得到承認的島國,怕是需要數代人的努力。

可寧府賈蓉卻是不同,作為金陵四大家族的首腦,他能夠調動金陵四大家族的絕大部分資源。

一旦全力運作,短時間內霸佔一處大島,並且將之建設成為能夠得到承認的島國,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薛寶釵心中很有些想法,若是賈蓉想在海外建國,自己這個出了大力的存在,能不能在島國的核心統治序列,佔據一個重要職位?

以賈蓉平時表現出來,對女學學生的看重,很有可能。

真要是如此的話,薛寶釵不介意賭上一把,只要能在二十歲之前達成目的,她以後的幸福就不成問題了。

到時候,當家作主的可是她,就是眾多年輕俊傑,都可以任由其挑選。

這樣,可比自己被當成不被重視的貨物,被挑來選去可要強得多了。

當然,這樣的心思想法說出來,太過驚世駭俗了點。

不過,薛寶釵心中已經起念,打算答應賈蓉的邀請,好好的發揮自身才華。

她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比不得那些進士老爺,只是女子的身份限制了她的能力發揮罷了。

別的不說,當初金陵薛家分崩離析,為了擺脫不利局面,以薛蟠為首的嫡脈不得不拋棄南方的所有生意,這才能夠順利脫身北上。

期間,為了維持局面薛寶釵耗費的多少心神和努力,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可以說,剛進京時候的薛家最為困窘,手裡雖然不缺銀子,可北方龐大的商業網路大有崩潰的跡象,還是薛寶釵努力維持才勉強沒有出現問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