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時的漕幫,剛剛成立後不久。

可此時的漕幫,卻是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

若是放在武俠世界,漕幫絕對是江湖上最頂尖的勢力。

怎麼可能容忍有江湖武者,踩著漕幫揚名立萬?

然後,豬腳所乘商船,在離家不遠的運河段,直接被水鬼打穿船底弄沉。

除了豬腳狼狽逃得性命之外,包括其父在內一船人等全部死於水中。

豬腳悲痛欲絕,好不容易擺脫追殺,滿身傷痕回到家裡,結果家裡已是一片廢墟。

經過打探,才知前不久家裡發了大火,一家人包括下人,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豬腳差點崩潰,他自然知曉這是漕幫的手筆.

只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漕幫竟然這麼狠辣,直接滅人滿門,難道就不怕官府追究麼?

豬腳不信邪,直接跑去當地官府報桉,言稱漕幫滅他滿門,請求官府主持公道。

這一告可不得了,直接震動當地衙門和所有地方豪強。

若非當天晚上,衙門裡一個受過他家恩惠的衙門捕快,悄悄上門要他立刻跑路,否則將有不測之禍。

已成驚弓之鳥的豬腳,二話不說直接跑路,這才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殺身之禍。

按照那衙役的說法,漕幫勢力相當驚人,和漕運衙門關係密切,同時還和運河沿岸的城鎮官府有相當的利益關聯。

可以說,不少官府衙門都是漕幫的自己人,包括他老家所在縣城也是如此。

後來,他聽聞第二天,便有縣衙官差前往他臨時居住的客棧拿人,這才大覺慶幸。

作為富家公子哥,他自然沒少聽聞衙門裡頭的手段。

但凡進了衙門,要麼立即拿銀子將人領出去,要麼就等著脫層皮吧,這還是最好的結果。

不少無辜百姓進了衙門大牢,出來的時候已是一具屍體。

聽眾對這一段,聽得相當震動。

尤其是,這一章節的章節名叫做‘盛世多冤魂’!

一時間,但凡稍有社會閱歷的聽眾,都沒有忍住傾訴慾望,衝身邊的同伴說一說心中感想。

“這故事很現實啊,聽得我都有種毛枯悚然的感覺!”

“誰說不是呢,這樣的事情又不是小說裡才有,只是大家沒有開口說道罷了,畢竟還是很有風險的!”

“是啊,權貴視百姓為草芥,那些有一定實力的地方豪強和江湖幫派,還不是一個鳥樣?”

“得罪了他們,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是啊,輕則破財消災,重則家破人亡,像我等這樣的尋常百姓,怎麼可能頂得住?”

“‘排山倒海’這廝倒是敢寫,漕幫可不是小說裡才有的勢力,要是引起了真實漕幫的關注,可不是說著玩的!”

“你可能不知,漕幫在我朝的勢力,應該比前明時期要強得多,畢竟從開國到現在運轉了上百年!”

“就怕‘排山倒海’遭遇打擊報復,若是如此精彩小說突然中斷,那豈不是可惜?”

“哎呀,說起小說豬腳,可真是夠衝動的!”

“自家親爹被人當孫子一樣訓斥,沒有能力也就罷了,豬腳可是有一身不弱武藝,怎麼可能憋得住?”

“確實,豬腳只是一個剛剛出門歷練的公子哥,哪裡知曉漕幫行事如此狠辣果決?”

“也不知道後面的情節如何,希望不是一般的尋仇故事,不然那就太讓我失望了!”

“肯定不會啊,以‘排山倒海’的寫作風格,後面的情節只會更加精彩!”

“哎哎,我倒是對豬腳練武的情節很感興趣,那樣的描寫,叫我很是心潮澎湃熱血激盪!”

“‘排山倒海’自身肯定是個武者,而且實力還相當不弱,不然怎麼可能將練武的情節,寫得那樣詳細精彩?”

“若非不知曉小說豬腳練的什麼武藝,我都想按照小說情節描述,跟著一起練習了,要是能練出一身武藝就好了!”

“練武可是一個相當辛苦的事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不是說著玩的,還有大量的藥材以及肉食供應,當然練武有成的話也確實厲害!”

“你們可能不知,我有個開武館的朋友,據他所言小說豬腳練習武功,並不是虛構而且相當真實!”

“按照他的說法,小說豬腳的實力,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一般意義上的好手了。就是他也對小說豬腳的練武經歷相當感興趣,說裡頭包含了不少門道!”

“真的麼,我看小說豬腳的鍛鍊模式,很一般啊,沒有多少出奇的地方!”

“我也這麼問過那位開武館的朋友,他說基礎鍛鍊時候,各家的鍛鍊手段都差不多,有些厲害的看起來相當平實普通!”

“有些誇張了吧,真要這麼說的話,小說裡的豬腳豈不是相當的厲害?”

“確實厲害,要不他怎麼能以一人之力,打翻一個分舵的漕幫打手?”

“……”

不僅只是酒樓茶肆裡的聽客,對於小說這一段情節議論紛紛,不停發表各種感嘆,就是那些權貴中人都頗為震動。

當然,他們倒不是覺得小說裡這一段情節太過殘酷,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正如不少尋常聽眾所言那般,權貴怎麼可能將尋常百姓的生死看在眼裡,更別說心頭震動了。

之所以心起波瀾,主要還是對於小說故事裡,漕幫的勢力之強橫感覺不可思議。

按照小說的說法,但凡運河沿岸城鎮官府,基本都和漕幫有深入的利益交集,那可不是說著玩的。

也就是說,透過運河沿岸城鎮官府的隱秘支援,漕幫擁有了運河的部分掌控權,實際上就和官府差不多。

這是朝廷,也就是權貴們十分不喜的事情,一旦發生要麼立即撲滅,要麼就成為這個圈子的利益分配者之一。

另外,就是心驚於小說中漕幫的狠辣決絕。

尼瑪的,只是因為面子問題,直接就將一個頗有實力的商賈之家滅門,實在做得太過了。

是什麼,讓他們敢於如此肆無忌憚?

小說豬腳所在家族,既然是一個頗有實力的商賈之家,自然關系網也是不差的。

要說沒有官面上的靠山,怎麼可能?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商賈之家一旦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想要更進一步的話,都是需要官府資源支援的,不然就等著被其他商賈勢力瓜分吧。

這樣的事情,在權貴看來相當普通。

只是,小說裡漕幫的江湖行事作風,叫他們本能的不喜。

動不動就用武力,還玩破家滅門的這樣的狠辣手段,誰也喜歡不起來。

是不是,小說裡像他們這樣的權貴,漕幫若是對上了,也是毫不猶豫的武力鎮壓?

就是所謂的世家豪族,在單純的個人武力方面,怎麼可能比得上財大氣粗,勢力驚人的漕幫?

若是不小心遭遇偷襲,還真有可能直接被滅。

只要一想到這樣的可能,權貴們怎麼可能心中毫無波瀾?

要知道,紅樓世界的武者堪比龍蛇演義世界的存在,都是修煉的氣血武道,絕頂高手的實力相當強橫。

因為此方世界有仙人駐世,武道天花板可比龍蛇演義世界要高得多。

像是王超那樣的強者,大乾國內雖然不多,卻也算不得太過稀罕,更強的武者都有存在。

可以說,頂尖強者一人敵一軍也不是什麼神話。

只是,王朝自有壓制,甚至消滅他們的手段,另外還有佛道等宗,教,門派牽制,並不敢胡亂強出頭。

紅樓世界的武道天花板極高,下面的武者實力自然不俗。

勳貴們對此心中有數,自然頗為忌憚擁有不少強力武者的勢力,小說中的漕幫絕對屬於裡頭的佼佼者。

自然而然的,由小說故事情節,想到了現實裡的漕幫。

權貴們帶著探究的心思,很想弄清楚,現實裡的漕幫,是不是也這麼蠻橫霸道?

想想之前的朝堂爭鬥,不少聽了小說情節的權貴,心頭不由一凜:還真有可能!

那場波及大半朝堂的爭鬥,才剛剛結束沒多久,一些權貴還參與其中,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忘記?

只是沒想到,和漕幫有利益交集的朝臣,數目那麼多罷了。

另外,他們眼下更關注的,則是漕幫本身的武力。

正好,之前為了爭奪淮揚之地的私鹽份額,漕幫和淮揚鹽商大打出手,露出了不少真實實力。

淮揚鹽商手下的私鹽販子,還有自身招募的私人武裝力量,可不是說著玩的。其中高手數量相當之多,而且也不缺乏亡命之徒,相當兇勐。

不然,他們憑什麼有膽氣針對揚州巡鹽御史下手?

可就是如此強橫的私人武力,卻在和漕幫的直接交鋒中大敗虧輸死傷慘重,最後不得不飲恨讓出巨大的私鹽利益,漕幫的江湖武力之強橫可見一斑。

而強橫的私人武力,此時卻是聽了小說情節的權貴們,相當忌憚的存在。

若是他們和漕幫發生了利益衝突,豈不是有性命之憂?

就算得罪了當今,大不了辭官回鄉或者被調往荒僻之處,一般也不會有性命之憂,可得罪了區區一個江湖勢力還更加危險,簡直就是荒謬之極。

總之,某些和漕幫沒有利益糾葛的權貴心中,對漕幫的印象可不怎麼樣。

‘排山倒海’的小說還是很吸引人的,不僅只是部分權貴喜歡,就是當今有空閒的時候,也不忘聽一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帝要聽說書,自然有宮裡的太監出馬,用不著請外頭的所謂說書先生效勞。

大明宮內相戴權,自然也矗立一旁聽了一耳朵。

他自然知曉‘排山倒海’是誰,心中對賈蓉的寫作能力,真心佩服得很。

就是以他的見識閱歷,每每聽到小說情節,也是忍不住沉浸其中,相當的精彩。

更誇張的是,‘排山倒海’的小說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和現實的狀況緊密相連。

第一部小說《陳世美別傳》,裡頭可是狠狠的揭露了科舉的某些潛規則。當今更是因此派皇室暗探秘密調查,結果叫當今狠狠發了一通脾氣。

現實情況比小說更加殘酷,正如小說豬腳陳世美那樣的寒門子弟,想要科舉出頭相當困難,這是當今很難接受的事情。

最近的幾次科舉,當今在其中花費了不少心思,做出了不少的調整,目的就是為了給寒門子弟更好的上升通道。

可就戴權所知,效果並不如何。

事實上,寒門子弟若是沒有進入書院學習,本身的學識和能力,比起學院學子可要差不少,除非遇到那種天眾奇才。

在科舉比拼中,自然比不過那些經過特訓的書院學子。

按照某次賈蓉和他喝酒聊天時的說法,真要讓寒門子弟有更多的機會,那就得將各地官學的作用好好發揮出來,和各地書院爭搶最好的生源。

他覺得很有道理,不過卻是沒有在當今跟前提過。

當皇帝的,其實都沒什麼耐心。

最喜歡看到的,卻是很快就能出結果的好事,而不是需要十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看到效果的所謂‘十年大計’。

說句不好聽的,皇帝能不能活到見到成效的時候都難說。

當然,那一部小說讓當今知曉了科舉裡的名堂和門道,有意防備之下還是有些效果的,起碼不會叫濫竽充數之輩有機會出頭佔位。

對於各地知名書院,有意無意的壓制,也對南方喜歡議論朝政的東林書院起了反感。

第二本小說《聚寶盆》,則讓當今對於民生有了清晰的瞭解,知曉底層百姓的需求和想法。

尤其是小民想要透過努力翻身,其中所要遭遇的艱難困苦,有了相當清晰的認識。

對於地方豪強,還有地方官府衙門的行事作風和手段,也都有不小理解。

再結合皇室暗探,通政司衙門,還有特務機構各種渠道收集到的資訊結合分析,自然對於大乾王朝的底層狀況,有了模湖的大概觀念。

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事實上除了開國皇帝之外,能有幾個皇帝對於底層有所瞭解的,能有個模湖概念已經相當不錯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