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斜躺在軟塌上的賈敏,手裡把玩著的團扇掉落。

正在誦讀書冊內容的大丫鬟,頓時停了下來。

可以清晰看到,大丫鬟手中書冊的封面上,《開封府》三個字相當顯眼,正是賈蓉的馬甲所出新故事。

咳咳,話說京城不少權貴後宅夫人小姐,可都是“排山倒海”的書迷。

賈敏自然算不得狂熱書迷,只是很喜歡“排山倒海”寫的故事,裡頭許多情節和現實都能結合起來。

畢竟跟隨丈夫林如海在多地任職,也算是見多識廣,知曉不少官場上,以及地方上的事情。

一般的雜書,裡頭的情節脫離實際,好笑之餘也引不起她絲毫的興趣。

什麼書生小姐,什麼風花雪月,在現實面前什麼都不是。

像是《聚寶盆》這樣的小說故事,裡頭的情節相當真實,也能讓她知曉丈夫上任所在晉省的大概情況。

透過小說故事,知曉晉省那邊的官場不好混,說起來也是玄乎,可事實就是如此。

知曉丈夫初任時日子不太好過,這也是她不主動要求跟隨一同前往晉省的主要原因。

不然,要是在南方省份,說什麼她都不會答應。

上皇晚期,因為想要一個好的身後名,上皇便逐漸放鬆了對官場的控制。

結果導致貪腐橫行,官場一片渾濁,各種破事爛事不要太多,差點動搖大乾王朝根基。

也就是當今上位後,下狠手針對官場問題,可惜官場風氣也就比上皇當政晚期強一些罷了。

北方官場情況如何不太清楚,可南方官場的風氣真是一言難盡。

最叫賈敏難以接受的,就是在南方經常出現,下官給上官敬獻美人的事情。

那些官員不僅沒有收斂,反而還大肆吹噓這是雅事。

林如海在南方任職其間,自然也沒少收到上官賞賜,以及下屬送上的美人。

後宅裡有好幾位姨娘,就是這麼來的。

之前因為子嗣問題,儘管心中不爽得緊,可為了林家能有後代,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眼下情況不同,賈敏生下了林家唯一的一雙兒女,而且都還是嫡脈,自然不能容忍林如海的後宅規模擴張。

她也不是不能容人!

有一雙嫡親兒女,就算其他姨娘生出了庶出子女,對她和一雙兒女的影響也是不大。

相反,若是林家能夠多一些子嗣,對於一雙兒女以後的發展很有好處。

宗族社會,對於宗族自然十分看重。

林如海這一脈早就脫離了姑蘇祖脈,可因為子嗣不豐的緣故,整個宗族竟然只有一支,簡直單薄得可憐。

因為宗族不興,林如海在這方面可是相當吃虧的。

一些隱秘事情,需要絕對信得過的存在幫忙處理,只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宗族族人,才能得到信任。

至於所謂的親信下人,畢竟也只是下人而已,誰能保證他們的忠誠?

而且有些事情,下人是絕對不能觸碰的。

賈敏心中不無擔心,自家兒子以後也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情,所以她在庶出子女的問題上,相當看得開。

可惜,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林家的子嗣艱難得很。

眼下林如海年紀已經差不多四十,身子骨也算不得英朗,自然對於子嗣更加力不從心。

可饒是如此,若是北方這邊的官場風氣,也跟南方官場一樣的話,林如海就算心中不願,也不可能拒接同僚的好意。

若非透過《聚寶盆》這個故事,知曉晉省那邊的環境不是很好的話,賈敏絕對會跟過去。

也是因為“排山倒海”這個作者寫的《聚寶盆》相當現實,所以聽聞他又出了新書,賈敏平時空閒時間不少,自然不介意用此打發時間。

誰知道,新書《開封府》前面的內容基調比較灰暗,讓她聽著也感覺不是很舒服。

當然,情節一如戒網的現實,直接以‘落魄書生’主僕的行徑,揭露了那些書生小姐之類雜書的不靠譜。

看到後頭的轉折情節,心中吃驚好笑之餘,真的有給自家閨女看一看的想法。

正如那落魄書生騙子所言,雜書裡的書生和小姐偶遇的情節,絕大部分都是早有算計的結果。

別的不說,黛玉出門身邊跟著足夠的丫鬟和婆子,外圍還有護衛環繞,所謂的落魄書生怎麼可能接近得了?

就算是上香拜佛,那也是直接清場,根本就不容許外人靠近的,那些雜書說的都是作者的不靠譜臆想。

哪像“排山倒海”,似乎對於官宦家庭的行為規矩十分瞭解,讓人懷疑其乃是落魄官宦子弟。

可之後的情節,卻是叫賈敏心頭震動。

她也是飽讀詩書之輩,自然知曉北宋時期確實有無憂洞這樣的存在,可史叔上只是一筆帶過。

但在“排山倒海”的筆下,無憂洞就是魔窟的代名詞。

裡頭的罪惡之深,絕對叫人寒徹骨髓。

而等到情節轉到扮演僧道的柺子時,賈敏的臉色就已經十分不好了。

因為,她遭遇過這樣的存在。

當然,那一對僧道是不是柺子,她不敢肯定。

畢竟,那一對僧道形象雖然不佳,卻是有某些真本事的。

但問題是,那一對僧道的行事作風,和小說裡描述的幾乎一毛一樣,這就叫她有種毛褲悚然的趕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想到那一對僧道的言行,以及真實目的,她不由產生深深的懷疑,以及森森的寒意。

猶記得,黛玉滿月之時,那一對僧道就主動上門,目的竟然是想要將黛玉暴走,這讓當時好不容易有了子嗣的林如海怎麼可能答應?

等到了小兒子出生,週歲的時候又過來了。

還是那一個目的,直言小兒子因果纏身,以後成長艱難。

想要化去危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小兒子跟僧道潛修積福。

當時沒有多想,只是心中不爽將人趕走。

可現在,聽了丫鬟誦讀《開封府》裡的故事情節,賈敏不得不多一分懷疑,那一對頗有本事的僧道,莫非就是故事裡專門針對官宦人家的高階柺子不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