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一生,可以用順遂形容。

雖然中間也有小小坎坷,可相比一生的順遂來說,自然算不得什麼。

年幼之時,她是榮府老祖宗的掌中寶。

因為人小嘴甜,極得老太太喜愛,甚至超越了嫡親兄長珠大哥哥。

等稍稍懂事,便在老太太和母親的唸叨下,小小年紀便有了鴻鵠之志。

她是榮府玉字輩大小姐,身份地位放眼整個京城,都屬於拔尖兒的存在。

對於未來,自然得有更高期待!

她本身天賦極高,於讀書以及學琴方面的進度之快,就是從外面請來的名師都連連讚歎。

這樣的表現,更加堅定了老太太和母親培養她的決心!

而元春,也在最親近的兩位長輩言傳身教下,心中的野心逐漸膨脹,最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心中的野望,元春可是吃了不小苦頭。

從小就沒有享受過玩樂的趣味,生活完全被各種學習填滿。

小時候讀書識字,等大了一些開始學習琴棋書畫。

再大一些,則是跟隨花重金請來的宮裡嬤嬤學習禮儀規矩,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曉。

也只有在帶小弟弟賈寶玉啟蒙的時候,能有點點空間時間,同時還能享受一點點姐弟玩鬧之樂。

如此到了十四歲,經過府裡的一頓操作,她乘著小轎進入宮裡。

等到了宮裡,她才知曉之前的想法多麼可笑。

老太太和母親騙了她,騙得好苦啊。

她雖然是榮府玉字輩大小姐,可實際上卻是六品小官嫡女。

在府裡可以自欺欺人,可在外頭別人卻是不認的。

不然,她為何不能透過皇家選秀進入宮廷,而是以選宮女的方式入宮?

這裡頭的差距之大,只要腦子沒有問題,單單聽名頭就能發覺不對吧。

可笑,她之前還以為自己身份特殊,入宮都不用參加大選!

雖說進宮之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進了皇后的宮殿當女史,可那依舊只是高階一點的宮女。

這事,對她的打擊不小!

好在,皇后宮殿裡清靜,沒有多少勾心鬥角。

作為女史,在宮女群體中還是有些體面的。

加上從小培養出來的禮儀規矩,總算讓她安然度過了進入宮裡的適應期。

元春的內心還算強大,透過一段時間也緩過來了。

儘管對前途不抱多少期待,卻還是有那麼一絲絲可能,不是麼?

在皇后宮裡,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聽到不少宮裡的八卦,同時還能時不時見到當今皇帝。

剛開始,她對自己的容貌十分自信,起碼比皇后要強不少。

可惜,不知道什麼原因,在當今跟前晃盪幾回,結果卻根本引不起當今的絲毫反應,就當她不存在一般。

這打擊可是不小!

後來才知曉,她跟著宮裡嬤嬤學的規矩禮儀,都是嬪妃才用得上,而且還是高等級嬪妃才能使用。

你一個高階宮女,一派雍容氣度為哪般?

就算是有封號的四大妃,那也大部分都是以色侍人,擺出雍容氣度的只能是後宮之主。

當今本就注重禮儀規矩,怎麼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再說,元春的容貌還沒出色到,叫當今挪不動步子的地步。

元春反應過來已經遲了,多年的習慣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改變過來的?

再說了,心中的驕傲也不允許她這麼做!

另外,皇后對她也是隱隱防範,元春也不想給自己,還有家族招災惹禍。

結果,一沉寂就是六年!

在皇后宮裡,元春聽了太多宮廷八卦,不管是心思還是想法逐漸變得成熟穩重,心技能力也逐漸提升。

就和那些能夠活著出宮的嬤嬤一般,都已經是人精般的存在了,只是一般都沒有發揮空間和餘地。

此後她基本和宮外斷絕聯絡,雖說不時能夠得到宮外送來的銀票,可無法和外面聯絡,做什麼都不方便。

轉機出現在她二十歲那年,一向沒將她放在眼裡的當今,突然就讓她侍寢了,從此步入後宮序列。

元春感覺很是奇妙,不知道怎麼回事?

當今可不是一個貪花好色之輩,能夠硬頂著上皇的壓力,逐漸掌控朝堂的存在可不簡單。

只是,她根本就不清楚,當今為何會納她進入後宮序列?

甚至當年三十晚上,皇宮大宴的時候,當今還特許她參加。

不管心中是什麼想法,當她坐在角落,看到家人的一瞬間,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甚至,老太太還親自過來和她說了說話。

元春一直暈乎乎的,可不會認為當今這是突然轉性了,對她如此之好肯定是有目的的。

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清楚當今究竟想要什麼?

只是左等右等,根本就沒有等到當今提什麼要求,好像突然臨幸就是意外一般。

倒是府裡,可以透過正常途徑,進宮和她見面說話了。

只是,因為位份太低,還要看所居宮殿宮主的臉色,元春素知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的脾氣,所以見過一面後就讓她們不要再來了。

就算要見,也得等她的位份上來再說!

也不知道為何,宮裡的宮女和太監,對她的態度相當不錯,好像把她當做自己人一般。

元春心中疑惑,她都以為這只是錯覺了。

後來,偶遇大明宮內相戴權,她才知曉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寧府賈蓉和內務府關係很好,賈薔更是成為了內務府的底層官吏。

內務府在後宮的勢力驚人,愛屋及烏之下給予了元春一些方便,這才是她產生錯覺的主要原因。

從此以後,寧府當家人賈蓉的名字,牢牢記在元春心裡。

當然,心中也是頗為疑惑的。

她記得很清楚,好像寧府當家人是賈珍吧,怎麼就成為了下一輩的賈蓉呢?

可惜,她的訊息渠道實在貴乏,根本就摸不清頭腦。

只過了一年,原本被拋在一邊的元春,又一次得到了當今的臨幸,而且一連三天都待在她這裡。

這可不是小事!

當今雖然不算貪花好色,可後宮的四大妃全都滿員了,還有一幹低位嬪妃,可以說僧多肉少。

就算是皇后,在沒有得到當今特別寵愛的情況下,一個月也只能和當今同寢兩天而已。

就算是寵妃,一個月當今能待在她那五天,就相當給面子了,後宮就是這麼殘酷。

皇帝也是血肉之軀,又沒有賈蓉那麼強橫的武道修為,不可能一個月天天都讓宮妃侍寢,不然就算是鐵棒也能磨成針。

之後,元春便一飛沖天,直接晉升到了嬪位!

元春依舊莫名其妙,感覺很不可思議。

當今這是怎麼了?

到了這時,她雖然依舊沒有自己的宮殿,卻可以擁有自己的偏殿,接見家人再也不會那麼尷尬卑微。

可惜,從喜氣洋洋的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口中,根本就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自己才能有如此機緣?

還是從大明宮內相戴權口中,她才知曉了事情原委。

依舊還是寧府當家人賈蓉,弄出了蜂窩煤的生意,一下子讓當今的口袋豐盈起來。

當今給出了獎勵,元春也分到了一份。

從那以後,元春對於寧府賈蓉特別關注。

隨著地位升高,元春也有了穩定的外部訊息渠道。

後來,聽到賈蓉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兒,同時也逐漸瞭解了這位輩分比自己還小的族長,所作所為對家族以及朝廷的影響,心中真真震撼難言。

後來她也知曉,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後宮一員,也是寧府當家人賈蓉的緣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因為這廝沒有在官場上混跡,加上升爵影響太大,當今就將其部分功勞,轉嫁到了自己身上。

之後接見娘家人的時候,她很隱晦的提醒了一番。

可惜,不管是老太太還是母親王夫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想法和心思。

只認為她賈元春有福氣,乃是大年初一出生,合該享受皇家富貴。

元春真有些哭笑不得,後來也就懶得多說廢話了。

母親王夫人沒有眼界,難不成老太太也不懂其中門道不成?

她一個尋常嬪妃,又能有多大影響力?

就算枕頭都吹爛了,也別指望當今會給予榮府多大恩典。

還不如按照寧府賈蓉的佈置,一步一步慢慢將根基夯實,然後她才好在後宮呼應。

後宮妃子若是沒有前朝官員支應,就算得到了當今的寵愛,也不過就是一時的風光罷了,這點元春怎麼可能不知道?

為何歷代寵妃一旦上位,就會拼了命的拉拔家裡人?

除了社會風氣本就如此之外,也有給自己增加底蘊和話語權的目的。

就算以後失寵,只要娘家人依舊強勢,她在後宮的話語權依舊不會低。

很顯然,作為京城賈家當家人的寧府賈蓉,知曉這一點。

雖說元春已經是嬪妃了,可他從來都沒有透過某些渠道,要元春做什麼事情配合。

而是一步一步,讓寧榮二府的實力和聲勢雄壯起來!

元春對此十分開心,她敏銳發覺自從寧榮二府有重新崛起跡象後,當今對她的態度就頗有不同,多了幾分重視。

她在後宮的生存環境,也比其它嬪妃要強不少。

只是可惜,一直沒能和寧府賈蓉搭上話!

有些事情,她需要寧府賈蓉配合,而外頭一些狀況,估摸著也需要自己幫襯一二。

隨著年齡增大,元春的眼光和見識越發厲害。

好在不久後,寧府主母,也就是京城賈氏宗族宗婦秦可卿,主動進宮拜見,終於連上線了。

秦可卿的身份很是特殊,元春怎麼可能察覺不到?

宮人對這位賈家宗婦,似乎有些過於敬畏了。

只是沒想到,秦可卿帶進來的話,卻是叫她安心在宮裡生活,外頭的事情千萬不要胡亂參合。

她把話說得很直白,言明特別是榮府那邊的某些要求,千萬不要胡亂答應。

秦可卿苦笑表示,老太太的輩分高,王夫人又有些執拗,和寧府這邊的關係一直都不怎麼和睦。

怎麼說呢,兩位長輩一心都想要走捷徑,可捷徑又豈是那麼好走的?

所以,若是榮府那邊有什麼不好解決的要求,最好將資訊傳遞出去。

元春心中很有些震動,當然自然少不了一些不愉快。

人心都是偏的,她自然不是很喜歡秦可卿的說辭。

可自此以後,秦可卿很少主動進宮拜見,一年也就在過節時候,隨大流入宮拜見一番。

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最後確實提出了一些要求,想要元春出面幫忙達成。

大多和幼弟賈寶玉有關,先是請元春幫忙,看賈寶玉能不能尚公主或者郡主,還不時拿寶玉出生時口中含玉說事。

這可把元春嚇得不輕,感覺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腦子有問題,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在宮裡說?

皇室都沒有含玉而生的龍子龍孫,你一個臣子家裡的孩子,竟然有這等祥瑞之象,想幹什麼?

另外,就是尚公主和郡主這麼大的事情,又豈是她一個尋常妃子能夠插得上手?

若寶玉小小年紀文名大噪,又或者有絕世詩才,她還可以幫忙湊合湊合,可寶玉根本就沒什麼名氣可言。

誰料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還不死心,退而求其次將寶玉媳婦的目標對準林如海的嫡長女林黛玉身上,希望元春能夠湊合他們這對表兄表妹。

元春差點鬱悶到吐血,老太太和母親王夫人,還真是想難為死她啊。

林如海當時已經當上了禮部尚書,林黛玉的名字也進入了當今的視線,可不是她能夠胡亂湊合的。

尤其是開國勳貴集團在外海大肆搶佔地盤,一個個藩屬國接連建立,作為重要策劃人以及計劃制定者之一的存在,林黛玉可是早就成為了熾手可熱的香餑餑。

若非當今年紀不小,都能當林黛玉的祖父了,怕是都有納林黛玉為貴妃的想法了。

一干還沒有成親的皇子,一個個都將王妃的位置讓出來,希望能夠和林黛玉成親。

至於公侯家族的嫡長孫之類的追求者,那就更多了。

寶玉貿然參合進去,就和找死沒啥區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