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禮部派人給他送來了上千冊圖書,全是用新式印刷機製作、新版橫排印刷的新書和史籍,把書房裡的書架都裝得滿滿當當。

皇帝歡喜了,一本本開啟來看,裡面還有精美的插圖,那個《岳飛傳》就是張向陽用白話文撰寫的。

禮部的參議官還給他送來大大小小的毛筆十幾支,各種碑帖一大摞。洛陽紙、鎮巴紙和沐川出的新紙張也給他送了一大堆來。

皇帝興致大發,埋頭於几案修煉書法啦。

皇后見皇帝不答話,笑呵呵的對著皇妃說:姐姐和夫君還要親自收拾這書房呢,妹子就權當健身了嘛。這些日子閒下來了,無憂無慮的感覺腰上都長肉肉啦,正好做些事情減下來。

皇妃不爽了,這兩口子不是在收拾人嗎?髒活、累活都是她在幹,還美其名曰減肥健身,當真是站著說話腰不痛,累死人啦。

皇妃心裡有氣,臉上卻不敢表露出來。

不過,她也不是毫無辦法,所謂長年打牛,牛打田坎,總要為自己減輕點負擔。皇妃想好了,回頭就把工種和責任劃分一下,累死那幾個老侍女和老近侍,看謝老太太咋辦?

謝老太聽到他的侍女稟報活兒太多,太累,皇妃和皇后啥事都不幹的只管享受,心裡有氣了。

老孃這是為了宋室江山著想呢,皇帝要真能還政,還不是皇后、皇妃受益。

老侍女再給她講,皇帝帶著皇后皇妃出去吃叫花雞一文錢沒花,那荷塘叫花雞竟是三少爺,趙家的產業,掌櫃的管皇帝叫爺爺,皇妃叫婆婆的喊得可開森了。

謝老太太聽得嫉妒啦,這要論起來,他是皇帝的母親,輩分最高,走去荷塘消費肯定是要啥給啥伺候舒爽了。

她看到兩個老侍女一臉的羨慕,感覺喉嚨都在吞口水,再一想到自打進入榆林寨起,每次都是看到叫花雞的美,聞著叫花雞的香就是沒有吃進嘴。

今天就帶著這些侍女和近侍去吃一回叫花雞。

謝老太立即叫侍女去給皇帝傳話,要一起出去用膳,吃荷塘叫花雞。

哪料皇帝來了脾氣,居然不接她的招,藉口偶感風寒腸胃不舒服,要在屋裡練書法吃稀粥。

太后曉得她的這個文藝兒置氣了,叫上謝無悔還是去了荷塘。

但是,近日農忙已過,田地裡全部插上了秧苗,秧苗返青後翠綠的禾苗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放眼四望,周遭都是一片翠綠,吸引著城裡的食客又上來啦。

店小二十分無奈的告訴謝副使店裡沒有好地方坐下,只有靠溝渠邊上一張小桌子還空著。

謝老太不爽了,她可是皇太后呀,級別比皇帝還高,咋就如此怠慢?

太后不悅的叫店小二把掌櫃的叫來問話,她可是掌櫃的祖奶奶。

小二楞了一下說掌櫃的忙呢,沒有交代過有啥祖奶奶,他只能按規矩辦事。

謝無悔曉得店小二是在裝傻。

太后和皇帝入住花溪村有一段時間啦,這裡的人早就口口相傳的十分清楚,連種地的布衣都在嘚瑟前朝的太后和皇帝住進了他們的花溪村,小二豈有不知?

店小二執意裝傻當一般客人接待,擺明了就是不認謝老太祖奶奶的身份,顯然是掌櫃的有交代。

她笑盈盈的說無妨,今天她來請客,就去溝渠邊坐下,請婆婆品嚐叫花雞和高麗泡菜。

謝老太就超級鬱悶啦,礙於自己太后的身份,咋能一氣之下轉身就走呢,說好了要請身邊侍女、近侍吃叫花雞的呀。

她聞到那誘人的菜餚香味兒也挪不動步子,對著老侍女說進去吧,今天本宮請客,有銀子付賬,咋能叫謝副使破費。

老嬤嬤揚了揚手裡的錢袋子說:有的有的,謝副使請。

一行人參觀了荷塘的美景後轉去席位上坐下,各種菜餚和美食迅速上來了。兩位老嬤嬤這次不客氣的敞開了吃,兩個近侍被高麗泡菜開啟了胃口,也是和皇帝一樣的連吃了三大碗米飯,把肚子撐的圓圓的才停下筷子。

小二一算賬,卻叫太后傻眼了,天吶,這一頓飯下來吃掉三十八貫錢啊,老嬤嬤捏緊錢袋愣愣的看著太后,捨不得給錢。

謝無悔馬上站起來說:她去付賬。

太后這才醒轉,高聲叫付賬,付賬走人。

老嬤嬤立即嗖的彈跳起來,衝去前面付了款項,出得店來,已經是暮色蒼茫,華燈初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后一邊走一邊嘮叨夠狠吶,一隻雞就要賣幾十貫錢,一碟泡菜也是賊貴賊貴。看到沿途依稀的指路燈又說浪費呀,浪費了,鄉野之間咋還點燃如此密集的風燈?

謝無悔笑盈盈的說食客多吶,三少爺講了,要掙下富人的銀子為窮人辦事,這路燈既是為來往的遊客照路,也是方便鄉里人,一舉兩得呢。

太后問她:這花溪村的路燈也是叫花雞店的開銷?

謝無悔點點頭說:那是自然,包括沿途的保潔,每天的溝渠保通水都是一起結算,叫花雞店,柴火雞店和所有的買賣營生還要向村裡支付土地租金,一文錢都不能少。

太后沉默了,以為是朝廷佔下的土地,分文不花,沒想到竟是這樣。

她和兩個近侍一樣的因為酒好、菜香多吃了兩口,忍不住打了個飽嗝,兩個近侍吃得更多,聽到太后打飽嗝再也憋不住,接連來了幾下,竟然喚醒周圍的青蛙咯咯咯,咯咯,咯咯咯的蛙鳴聲此起彼伏。

眾人立馬閉嘴。

謝無悔覺得尷尬,輕聲吟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這個場景再配上詩意,讓太后聯想到兒時的老家,不住的讚歎鄉村好,鄉村好啊。想不到老了還真住回了鄉下。

眾人跟著你一言我一語的附和起來。

叫花雞店裡,朱富貴面帶疑慮的問吳晶:咱們這樣不太好吧?不就是幾十貫錢嘛,祖奶奶肯定會給咱們記上一筆。

趙光宸不屑的說:怕啥?誰叫祖奶奶胡亂說話,把曹爺爺都氣得吐血了,本公主連門都不想要她進吶。

吳晶瞪了富貴一眼說:光宸講得好,咱們拿她們當食客就足夠了,下次來還是一樣的收錢,一個子兒都不能少,記住啦。

富貴看到吳晶一臉的兇樣,馬上嗯嗯的忙去了。

光宸見朱富貴慌不迭的離去,笑嘻嘻的說:富貴哥好生害怕姐姐,閒了又像跟屁蟲似的守在姐姐身邊,這是被姐姐給吃定啦。

吳晶的俏臉刷的就紅了,衝過去作勢要打光宸,嘴巴裡還在嘟噥:妹子說的啥話,我們啥都沒得哈。

光宸突然一閃,笑哈哈的跑開啦。

城裡,趙玉林陪著趙飛燕正在華嶽府上吃茶敘話。

華嶽看到趙玉林和趙飛燕突然來訪受寵若驚,因為趙玉林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和他單獨吃茶了,更何況是親自到他府上來。

這丫立即招呼丫環拿出他珍愛的西湖龍井沏上送出來。

趙玉林笑呵呵的品過之後說:看來咱們的華公對西湖龍井情有獨鍾啊,中樞院裡不少臣工來自江浙,咱們可以給杭州府去一道公函,叫明年多送些上來讓諸公都嚐嚐,也是支援杭州府的龍井茶園發展壯大嘛。

趙飛燕正品茶呢,嗯嗯的不住點頭。

華嶽連連擺手說如何使得?

不能因為他壞了規矩。

趙玉林笑笑說才多大個事兒,咱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吃點用點都是正常消耗。杭州府還會因為進貢西湖龍井讓龍井茶在民間的聲譽更加響亮,茶葉的銷量必然大增,老百姓就掙到銀子啦。

飛燕馬上頷首,得意的講:這是趙指揮使說的叫啥官府領頭拉動消費,是吧?朝廷欽點御用西湖龍井,老百姓肯定相信龍井茶的好,會以龍井茶是貢茶而自豪呢。

他說:宜賓又出了新式的四輪馬車,設計精巧,製作精美,中樞院可以大量訂購一批上來把官員們的陳舊馬車都換了,咱們這一帶頭使用,那些富商世家必然跟風采買,新式大車的銷量就起來了。

老百姓跟著大量使用又可以帶動大車製造技術不斷進步,推出新品。

趙飛燕又是唔唔的不住點頭。

華嶽不曉得他們兩口子要說啥,聽著咋就像鋪張浪費要敗了國家似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嘛。

國家再富,是座金山也要被弄垮了。

趙玉林放下茶碗給華嶽講:範公和杜公欲辭官,已經找過他們了。

華嶽有些疑惑的問:難道二位大人也是懼怕前朝太后和官家?

趙飛燕搖搖頭說:是,也不完全是。

範公年事已高,杜公的身體欠佳,確實有些精力不濟了。趙指揮使反覆挽留,二人才勉強答應繼續留在中樞院,範公乾脆把吏部交給央金副主任擔責啦。

趙玉林接著講:若是範公和杜公再辭官,咱們中樞院就是年輕一代挑大樑啦。新宋立國之初,華大人功不可沒,今後還要多多提點,支援飛燕國主吶。

華嶽惶恐的請他千萬別這樣講,支援飛燕國主做好國事是他的分內職責,趙指揮使言重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