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一陣冷風裹著灰塵席捲過蘇塵等人身周。

他身旁那位老者揚起衣袖在面前拂了拂,掃去撲面來的一股煙塵,口中嘀咕一句:“真是怪風。”

當此時,蘇塵右臂浮現一層黑膜,那黑膜倏忽裂開一道比針尖還細的縫隙,一抹月光就趁此時投入孔隙之中,縫隙剎那合攏,黑膜歸於無形。

蘇塵面色如常。

這短促的時間之內,月光夜叉已經重歸其身,告知了他事情已經圓滿解決的訊息。

隨著灌縣本地的老人家走過一道楊柳長堤,下了緩坡以後,眼前屋舍便鱗次櫛比,在一處窪地鬆鬆散散地排列開來,綿延到了視線的盡頭。

緩坡接連的道路,就是灌縣的中軸線,主街道。

此時,有鑼鼓聲從遠處傳來,像是縣上正在舉行什麼慶典,而老者見怪不怪,繼續領著蘇塵往前走。

一直蹲伏在蘇塵肩膀上,少有作聲的貓妖,看著街道上人群逐漸稠密起來,甚至看到了有沿街叫賣,做生意的攤販,不禁傳音與蘇塵感慨起來:“似這樣處於兩大天柱道統夾縫之間的地塊,一般情況下,兩大道統都不會對之分出心思來管轄。

如此反而造成了這些地塊生靈繁盛,民生漸漸有欣欣向榮之相……”

她只說了前半段話,後半段話並未說出。

但蘇塵亦知,後半段話究竟指向哪裡——可見所謂天柱道統,所謂修行大宗,佛門淨土,皆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頑魔,君不見,那佛陀座下累累的白骨?

這些道統,便如痼疾存於人身一般,存在於諸生當中,汲取生靈精血為養料,以肥自身,殊不知,種種宗派之修行俱是為能長生久視,不死不滅,然而他們所行所為,卻皆是在取死,在令整個宗派都加速走向滅亡。

然而,蘇塵旋即又想到,這些天柱道統將在弱水汪洋裡漂泊的一個個破碎地塊聚集了起來,方才導致了諸多生靈不至於淹沒於汪洋大澤之中。

若是沒有這些天柱道統,世界又會怎樣演化,仍是未可知的事情。

世界破碎以前,又是怎樣光景?

總叫人生出無限遐思。

“灌縣今時情形,確實少見。”蘇塵抬目看向前方的街道,感應著這人間難得的煙火氣,與虛靈傳音交流道,“只是可惜,而今我們踏上了這地界,未來會生出何種變數,對此間會有多少影響,便都成了未知的事情。”

貓妖聞言沉默不語。

今次金剛試,山門對於諸入試弟子的要求只有一個——在灌縣地界存活超過七日,這要求看似簡單,但只要聯想山門歷次金剛試,便知這樣越簡單的要求,想要達成便越是困難。

如他們這般修行者,要在灌縣地界存活七日,尚且是極困難之事。

又何談這些尋常百姓呢?

虛靈有些不忍想象,經歷過金剛試以後,灌縣會變成什麼樣子?

似眼下人煙繁盛的紅塵氣息,大抵是見不到了……

而她沒有力量去改變什麼。

這時,街道前方人群擁擠,都聚集在那裡,緩緩向前挪動。

更強烈的鑼鼓聲從人群聚集之所傳揚出來,激起了蘇塵的好奇,他轉頭看那位本地老者-張老爺子依舊沒什麼異色,忍不住向張老爺子問道:“老哥哥,人都聚在那邊幹什麼?可有什麼熱鬧可看?”

張老爺子笑呵呵地回答道:“從今日往後整整一個月,都是本地的‘七聖節’,每日都會有清源妙道真君廟裡的人戴七聖儺神面具,沿街跳儺神舞。

人們跟著儺神一路追奔,到真君廟裡上柱香,據說就能沾染到福氣,接下來一年都能順順利利的。”

七聖儺神、儺神舞蹈……

這都什麼跟什麼?

蘇塵眼角微跳,他知道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降服了一夥梅山妖魔,與之義結金蘭,這夥梅山妖魔共有七位,乃稱之為梅山七聖。

但所謂儺神、儺神舞,與‘梅山’這個地域有所關聯,祭祀的乃是梅山眾神。

而此‘梅山’亦非梅山七聖的彼梅山。

此中關係錯綜複雜,究竟是如何在灌縣糅合成一體的?

七聖節看起來是為了祭祀梅山七聖,進而供奉二郎真君而定,而儺神舞原本拜祭的梅山眾神,也早已不知去向,如今的儺神舞反而以七聖作為了拜祭物件。

蘇塵前世喜好收集這些神神叨叨的故事,是以對此多瞭解一些,聽到張老爺子所言,立刻察覺到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好似暗中有一隻無形之手,在將相似的圖案拼接在一起,而不管它們本身內涵、主體是否協調。

偏偏拼湊起來以後,這般看著又像模像樣。

若真有這一位幕後存在,這般幕後存在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

腦海裡轉動著念頭,蘇塵出聲向張老爺子問道:“老哥哥,可能與貧僧講一講,這所謂梅山七聖是哪七位?”

“大聖自然是清源妙道真君,其餘七位本就在梅山皆為兄弟,同氣連枝,乃是白猿大聖胡大王,水牛大聖李大王,黃犬大聖趙大王,黑豚大聖朱大王,蜈蚣大聖吳大王,白蛇大聖常大王以及山羊大聖張大王!”

聽得張老爺子此言,蘇塵眉頭皺得更緊。

七聖乃是七頭妖怪,這一點與張老爺子所述確實絲毫不差,能夠對上。

但七聖的名姓卻已經發生了更改。

白猿妖應當姓袁,名作袁洪才對;

水牛妖名金大升,犬妖名戴禮,而野豬妖、蜈蚣妖、白蛇妖的姓氏倒沒有變改,不知其如今姓名為何?

山羊妖本名楊顯,在這裡也換了姓氏,稱張大王。

這件事讓蘇塵內心越發升起濃重的怪異感,原本人煙繁盛、熙熙攘攘的灌縣,都在他印象裡覆上了一層詭異色彩。

他沒有再繼續與張老爺子多言,而是道:“貧僧還從未見識過這般儺神舞蹈,老哥哥,我們不妨先去看看。”

說著,也不看張老爺子是否答應,徑自走向了人群聚集之地。

張老爺子倒也無不可,笑呵呵地跟了上去。

蘇塵雖看似是一老者,實則為詭神,他擠進人群根本毫不費力,帶著張老爺子在人群裡穿梭,亦如魚得水。

不多會兒功夫,就擠到了最裡層。

敲鑼打鼓的聲音幾乎要震穿人的耳膜,圍觀人群熱熱鬧鬧地互相言語著,而這般喧鬧人群之中,正在進行儺神舞蹈的七人卻給蘇塵以一種格外陰森的感覺。

他並未從七人身上感應到絲毫詭氣存在,七人之所以會讓他感覺陰森,一是這七人身上所著服裝,給人一種不屬於當下時代,甚為腐朽衰老的感覺。

二則,七人各自臉上戴著的面具,俱是猙獰恐怖,讓人一眼望之即心生懼意。

便是這些見慣了儺神舞的本地百姓,也鮮少有人把目光集聚在七人臉上的面具的。

七人所跳的舞蹈亦給人以一種極其怪異的感覺,隨著鼓點不時迴旋一圈,不時蹦跳而起,不時甩動衣袖。

這七個人身後,還跟隨著一群動作僵硬呆板,同樣穿著古老服裝,戴著一張張只有眼睛面具的隊伍。七人乃是‘七聖’,從他們各自面上那猙獰面具表現出的不同特徵,勉強可以分辨出是白猿、野豬、山羊一類的妖魔。

而七聖身後跟從的隊伍,自然就是七聖手下兵馬。

此一支隊伍從正街蹦蹦跳跳往人煙聚居之地外的清源妙道真君廟宇而去,人群裡,蘇塵附耳於張老爺子耳邊問道:“老哥哥,不知這尊號為清源妙道真君的神聖,姓甚名誰?

怎未在儺神舞中看到指代祂的面具?”

鑼鼓喧鬧之聲太過強烈,蘇塵縱然大聲言語,只怕身邊這位老者也不一定能聽到,是以附耳與之言語。

張老爺子則回道:“清源妙道真君,乃名楊戩是也,常被喚作二郎真君!

你且往後看,稍候便會知道,哪個儺神面具指代的是二郎真君了!”

楊戩此名無錯!

清源妙道真君並未被拼接成另一個人!

從老者口中得到這個訊息,不知道為什麼,蘇塵內心松了一口氣。

此時,那一直往前徐徐行進的隊伍忽然有稍許的變化,蘇塵凝目去看,便見到隊伍從中間分裂開來,一戴著儺神面具的人手持一杆旗幡奔了出來。

那旗幡裹在木杆身上,尚未開啟。

隨著那人手腕一抖,幡杆一動,整個幡面頓時完全開啟,迎風招展,只見幡面之上,繡著一隻散發耀目金光的豎眼。

旗幡揮舞甩動之間,走在最前頭的‘七聖’登時紛紛四散,圍繞那幡子不斷跳舞,像是在與旗幡爭鬥什麼。

不一會兒,‘七聖’俱都拜倒,卻是那幡子更勝了一籌!

看到此處,蘇塵內心恍然大悟——這面金色豎眼旗幡,代表的即是二郎神,而七聖圍繞幡子的種種舞蹈,及至最後向著旗幡拜倒,‘演出’的是楊戩降服梅山七怪這一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圍觀人群紛紛叫好。

蘇塵亦默默點頭——方才看似只是一場有劇情的舞蹈‘演出’,實則在暗地裡,他感應到了確實有幾縷細微氣息附著於七聖儺神,以及旗幡之上,展開了一場爭奪。

這儺神舞背後,亦隱藏著一個大秘密。

不知從前的儺神舞中,可出現過七聖儺神戰勝豎眼旗幡的情景?

“那持幡人的水準愈發差了。”在蘇塵旁邊的張老爺子皺著眉,於眾人的叫好聲中搖頭,其間蘇塵扭頭看向他,就出聲解釋道,“往幾年的持幡人,每一次降服七聖都是強力戰勝。

然而如今這幾年的持幡人,想要戰勝七聖儺神,卻總得用些巧招才行。

真君廟這些人也太過懈怠了,若有一日鬧出甚麼七聖大敗二郎真君的笑話,我看他們該怎麼收場!”

蘇塵皺緊了眉頭。

內心喃喃低語——真的是持幡人技藝不精的原因麼?

他將左手收回了衣袖。

衣袖內的左手手掌上,一隻只猩紅眼仁長出,瞳仁不斷收縮放大,眼仁來回轉動,似是在透過衣衫的阻隔,尋找什麼東西。

這次猩紅眼仁完全是自主行動,蘇塵差點沒有反應過來。

它看到了什麼?

——

夜色沉沉。

某座不知名地塊之上,林木深深。

一些房屋建築在林木掩映下靈星排列,聚集成一個村鎮。

鬱鬱蔥蔥的林木向前延伸,乃有一座山峰忽忽隆起,山峰峰頂已經被削平,建造了一座佛門廟宇。

匾額上書‘虎蛟大聖本尊殿’。

殿宇常年封鎖,連鎖頭上都落滿了灰塵。

然而殿前的香爐之中,香火從無衰絕,從這座廟宇建成以後,每日便都有本地百姓在這裡排隊祭拜,廟宇無有一日少過人煙。

此間百姓生活無有負擔,從漂流至島上最初只有百餘人,發展至今,已經是個規模逾越萬人的大集鎮了。

百姓們自覺將當下村莊的繁榮,歸結於山上供奉的那尊神聖‘虎蛟大聖’身上,這是其香火日益鼎盛的最主要原因。

人們常是如此,如只是僥倖獲得了某種成功,為將此中成功固定住,將之從偶然化為自己內心認定的必然,便要將成功歸結於神詭庇護之上,彷彿日後只要虔心祭拜鬼神,自己就能持續不斷掠取這般成功了一樣。

不過,這村落情況稍有些不同。

他們能夠繁衍至今,確實是託了山上‘虎蛟大聖’的福。

山上那座殿堂之內,並無燭火映照,顯得一片昏暗,灰塵在地上積累了厚厚的一層。

身形如虎,蛟龍之尾繞身,生有百臂的‘虎蛟百臂大魔’盤踞於蓮臺之上,這尊造像兇相畢露,甚為猙獰,令人望之生畏。

造像者技藝顯然甚為精湛。

可惜,因為殿堂長久無人光顧的原因,造像也無人時時清掃擦拭,也跟著被一層塵灰覆蓋,顯得灰撲撲的沒有光彩。

便在這一片昏暗當中,覆蓋於雕像尾巴上的灰塵忽然顫抖起來,緊跟著成片成片的掃落,那根看起來只是死物的蛟龍之尾,在這一瞬間活了過來,凌空甩動!

同時間,造像的百雙手臂也都動了起來,倏忽變化。

沒有神采的眼仁裡,亦聚集起了神光。

這尊‘虎蛟百臂大魔’雕像,在這一刻,活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