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初眼中光芒微動,緩聲道:“老奴不知,上師尊者口中的未來佛子,是此世未來佛子,還是彼世未來佛子?”

住持當面,五人長老尊者之一的昧初,竟自稱為奴。

兩者本是同輩,昧初更敬稱昧性為上師尊者!

二者之間關係,不免引人遐思。

“只有一個未來佛子。”昧性搖了搖頭,嘆口氣道,“佛子永遠只有一個,至於而今降世這位,並非我心佛寺供奉上的大日如來佛子。”

昧性頓了頓,看著昧初道:“若說本寺供奉的大日如來佛子,眼下你不就是麼?”

“如今降世的佛子,既非秉持本寺供奉本尊大佛之真意降世,自然不是此世未來佛子,而是彼世未來佛子。”

二人言辭上似乎是在打啞謎。

一個佛子,竟還有彼世、此世之分。

同樣的,心佛寺供奉本尊大佛大日如來,在昧性口中,竟好似不是唯一的大日如來,心佛寺之外,似乎還有一尊‘大日如來’一般!

世間焉有兩尊乃至兩尊以上的大日如來?

若是一般心佛寺僧眾聞聽此言,只怕要當場懵然,反應過來便會覺得,這是對大日如來本尊大佛的褻瀆羞辱!

“我佛大日如來乃有時輪護持,宇河宙光不能傾動,諸般外客盡可降服為護法神魔——便是如此境況之下,還是讓彼世的意志投現了過來?”

昧初眼神有些驚駭。

並未料到會是如此結果。

甚至有些懷疑,上師尊者是為了保住自己當下的權位,因而才會有此言語——本尊大佛傳承已逾萬年,每一尊佛子皆是此世化身,鞏固了此世的法則,壓制著彼世的復甦,為了給彼世的力量一個宣洩口,心佛寺甚至設下了續明院。

這般數萬載歲月的壓制,乃至巧妙化解分裂,竟還是讓彼世的真意降臨了過來?

“此方世界,本就並非徹底的統一與完整。”昧性開口道,“那些流淌於諸氣裡的彼世神明,再經歷種種粉碎,經歷法則磨礪,亦會留下本源的相。

這些相,便是他們意志的投現。

大佛開創降服諸相,作為護法之道,正是為了維持諸相的不完整,讓裂變又重新拼湊的諸相,無法迴歸他們本有的位置。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轉輪宗遮?陀帝’依舊失去了六道的一部分。

數個月以前,一部分六道諸相被莫名力量提攝,脫離了遮?陀帝本尊身,此事調查至今,仍舊無有結果,好似有強橫力量封絕了那部分六道諸相的氣息一般。

‘六道’都能散失,彼世佛子降臨,又是什麼驚世駭俗之事?”

“遮?陀帝已是最接近‘柱世’的存在,仍舊免不了散失本原相麼?”昧初喃喃自語,“拼圖之道不夠完備,破妄之道亦是在凝結自性最大的妄念——”

昧初低下頭去,他背後浮現灰黃金光。

那金光裡浮現本尊大佛大日如來的莊嚴金面,然而此時這面部左邊,卻被一隻漆黑的爪子直接搗爛,露出了內裡一顆顆猙獰的頭顱,血腥的屍骸!

佛陀表象之下,白骨累累!

“咚!”

昧性見狀,乍然間舌綻春雷!

一聲轟烈鼓聲震盪佛堂,仿似有重錘照著昧初當頭砸落,一瞬間就砸碎了他腦後浮現的恐怖之相,亦讓昧初的神色恢復清明。

昧初甚為羞慚,未有言語。

“既然奉持此道,便該全新侍奉,不得有絲毫質疑,否則必然外客入侵,本相解體!”昧性呵斥了昧初幾句,接著道,“破妄之道,能叫我身修成‘柱世’,支撐法則,鎮壓彼世。

拼圖之道,可為我等增加護法神魔,護持我身,攀登更高。

二道相輔相成,乃是此世恆定之大道。

你已走在康莊大道之上,何必生些懷疑念頭,徒勞減損修為!”

“上師尊者教訓得是。”昧初恭敬叩拜,謝過昧性挽救自身,方才那一霎看似尋常,實則無比兇險。

他若繼續生出種種質疑之念,自身便遭天魔解體之劫。

一霎崩散,便作萬千詭神,在這座佛堂內復甦了。

見昧初情形好轉,已然守住心中正念,昧性點了點頭,放緩了語氣:“你得本尊大佛化相點化,恆心修持拼圖之道,日後必然成為一尊明王護法神,鴉鳴國累經轉輪劫氣之後,再行降世,則能與地上播撒真種,永恆鞏固神位,直入第二等,列為‘上部大阿羅漢’。

如此前途不可限量,何必生出是非念,平添煩惱心?”

神聖之階,金剛亥母有言,乃有四等二十四階。

最末第四等在心佛寺被稱為‘降眾護法神魔’,下劃出十個階位,如金剛亥母那般實力的,則在第四階位。

不過,金剛亥母終究是野路子出身,不知正統神明劃分,是以只憑本能瞭解稍些資訊,具體情報則並不清楚。

第三等則為‘下部阿羅漢’。

心佛寺有日焰大爐羅漢、寶塔白骨羅漢,皆在第三等。

第三等分出八階。

之後便會第二等,乃是‘上部大阿羅漢’。

假若金翅大鵬明王能成功世,復甦己身,進而於人間立下佛土,播撒真種,便可直入此階。

然而其半途被蘇塵截胡,直接就重組了其神聖真印,自然也就無望第二等神位。

金翅大鵬明王自拼合出來以後,當為第四等第二階神聖,此後如能順利受過鴉鳴國轉輪劫氣之洗禮,削去神聖真印多餘邊角,則可入第三等第六階。

若更幸運些,降世成功,凝聚了神身,可提為第三等一二階別。

直至其成功播撒真種,便永恆定格,神印不朽不滅,則入第二等。

第二等共有四個階位。

似明王大神這等存在,都會經歷昧性所說的這個流程。

至於明王以下,則須看自身有無緣法,自身拼圖相之中,與心佛寺三位大佛的牽扯多不多,若是足夠多,一樣可以經歷這個過程,甚至成為全新的明王大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若是根本與心佛寺三位大佛無有聯絡,只是聯絡到了第一等的菩薩尊存在的話,那就永遠只能在第三、第四等徘徊。

遇到像蘇塵這般存在,稍有不慎就化為滿地碎片。

神聖四大階別,最末等為‘降眾護法神魔’,即被以種種秘法降服,能呼叫其威能為己身護法的眾神魔。

諸神聖皆根植於‘降眾護法神魔’,其上又演化出第三等‘下部阿羅漢’、第二等‘上部大阿羅漢’。

大阿羅漢與阿羅漢之威能區別,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一者是地上神明,一者是歷劫神明,一者神位穩固,堪稱不朽不壞,一者卻是神軀處處都趨於不穩定的狀態,需要在‘轉輪劫氣’的磨礪下,才能漸漸穩固己身。

蘇塵遇到的種種神聖,皆是第二種‘歷劫神聖’。

此等神聖彼此之間戰力差距亦如天壤雲泥,不穩定到了極點,尋常的等階之分只表示祂們各自的位格高低,卻不能表示祂們的威能高下。

上部大羅漢已是第二等神聖果位。

第一等果位自然顯而易見,乃是‘菩薩位’。

此一等分為上下二階。

上為‘大菩薩尊’,如千手千眼菩薩尊,獅首佛母菩薩尊,皆為大菩薩尊。

下為‘菩薩尊’,虛空藏菩薩尊、大勢至菩薩尊便在此列。

神聖第一等成就,對於似昧初這般存在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即,他對此並不抱有奢想,只盼自己能如住持尊者所言,成就第二等神聖,可以不朽不壞,便已心滿意足。

昧初頭顱垂得更低:“萬謝上師尊者指點。”

“近八百年內,莫說是‘柱世’之境,便是‘佛諦’之境,我亦無能攀登其上。”住持尊者昧性看著昧初,緩緩道,“而今又正值大位輪替之時——此時彼世未來佛子降世,於大局而言乃是壞事。

然於我個人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

如是,我以非常手段鎮壓彼世未來佛子,諸佛神聖斷不會有半句不滿,假若運作得好,我可活出第二世,再得一千餘年光陰,或能成就‘佛諦’。

可惜舊有法則之力量,而今尤然籠罩本寺。

既當大位輪替之時,我便無法走出菩提院,無法親自出手做些什麼,否則每一次脫離菩提院,便要被‘大法妙性淨瓶’削去一層神形。

九次削落之後,我將涅槃圓寂矣……”

昧性口中所言,雖是自己的生死大事,但氣息平穩,並不因此而生絲毫氣餒衰頹之念,他執掌大位已經一千多年,心佛寺籠罩之下,千里疆域之內諸生生殺予取予奪,早有一種強大定力,而今又值彼世未來佛子出世,今世諸佛皆不會阻撓他對彼世的佛子做些什麼,他掌握了如此多的手段,奪去彼世佛子的加持,為自身再續一千多年的住持大位,又豈是什麼無比困難,叫人望而卻步之事?

他出此言語,只是為了警醒眼前人。

令之多盡心些,早日鎮壓彼世未來佛子,也少去許多磋磨。

“而今諸事便只好多多依靠你了。”昧性看向昧初。

昧初低眉垂目,神色恭敬:“老奴願為上師尊者肝腦塗地。”

“又非祭祀諸神,何須你來肝腦塗地?”昧性笑了笑,轉而道,“若依舊說,你能開悟本尊大日如來大佛化相,已經可以算是大日如來佛子。你是今世大日如來佛子,而今暗處卻有一位彼世大日如來佛子。

若能將之鎮壓,摘其佛性眷顧,於你卻是裨益無窮。

說不得可以直接免去鴉鳴國內受過一遭轉輪劫氣磨礪,未來成就更加不可限量!

是以,我一直覺得,此事交託於你,乃是十足的穩妥。”

昧初神色微動,已經被昧性說到了心坎裡。

昧性接著道:“轉輪宗遮?陀帝六道之相散失了部分,其懷疑為門下弟子所持,因而決定在‘大澤鄉’安排一場試煉,藉此將那個弟子糾察出來。

如是,我們亦可順水推舟。

今時門下新收弟子都還未經歷過金剛試,在我推演之中,未來佛子極可能隱藏於門下未經歷金剛試的這一批弟子當中,便將他們也一併送去大澤鄉,同轉輪宗弟子一齊安排試煉好了。

正巧,上次開悟正試,諸神聖盡數未得犧牲供品。

那些因為萬佛殿自生詭異而得僥倖存活下來的弟子,卻是免不了經歷這一番劫數。

此事便由你分出一道神形,化為門下法王,監督這場金剛試能圓滿完成,務必保證,入試弟子盡皆不得存活。”

昧性下了最終的命令。

昧初神色猶疑:“上師尊者,金剛試各院弟子,皆由老弟子帶著參加,如若安排他們盡沒於此次金剛試中,那些老弟子,莫非也盡放棄——其中不乏正覺真種弟子……”

“正覺而已,成就正等正覺,尤有長路要走。

舍卻了他們,才有本寺未來的一片坦途。”

昧性留下了最後一句話。

他在昧初眼前如雪般融化,消失去蹤跡。

佛堂內只剩了昧初一人。

昧初抬起眼眸,望向正對著自己的那座供桌,供桌上拜訪著一尊半人高的造像,其面相莊嚴,盤腿而坐,生有八臂各掐法印,無窮雷霆交結造像四周,形成雷網。

這尊造像,即是佛眾為當代住持塑化的法相。

名曰‘伏邪鎮魔天雷真靈大勝佛’。

心佛寺的每一位住持,皆是一位如來大佛的化身。

然而沒有人會想要成為別人的影子,別人的化身,所以縱然每一代住持都被佛眾塑造神像,尊稱為‘佛’,他們依舊在抗拒著舊有的宿命,為追尋‘佛諦’,為成就己身成佛而生種種企圖心,阻撓下一任佛子的降臨,阻撓下一任佛子接替住持大位,企圖活出第二世,成就佛諦。

萬餘年來,無人成功。

各代住持,終究涅槃。

但這一次畢竟與以往萬年來的每一次都尤其不同。

這一次降臨的佛子,乃是彼世的、是從過去裡走出來的佛子,其生來便為挑戰今世秩序,為將‘現在’推向‘未來’。

操弄權柄的今世神佛並不願主動走進未來。

是以二者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天然存在。

一方壓倒另一方,便成了唯一的結局。

這一次,當代住持可能重新活出第二世,可能追尋得佛諦,進而望見‘柱世’之階,能永恆不滅地存留於現世?

昧初收斂去腦海裡翻滾的念頭,

向‘伏邪鎮魔天雷真靈大勝佛’恭敬施禮,進而緩步退出了這座佛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