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心裡在打鼓,像是小船一樣在顛簸。

根本就不明白父皇為什麼要在他面前說到張松。因為最近張松在六合縣大肆招收人才的原因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松之所以會如此而做,是處於對大明未來的擔心,全然不是為了自己。

倘若為了自己,他完全可以帶著澎湖島的人去美洲開闢一番天地。

對此,別人怎麼看,那是別人的事情,他怎麼做是他的事情。

在旁人看來,張松完全是一副很包藏禍心的做法。認為他想做反賊。

李善長和胡惟庸之流正在醞釀一場陰謀。

兩人都想整一番張松。

張松卻跟個沒事人一樣。他早就知道他的發展會引起一干人的不滿意。

不過身處於激流中,要有駕馭“大船”的技術,不然的話,根本的就不可能在這一場鬥爭裡存活下來。

朱標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地在跟朱元璋說話。

不知道父皇的心,就很納悶和恐慌。

朱元璋見兒子那副戰戰兢兢的樣子,全然跟他不像。

倒是他的兒子朱浩跟他有幾分像。

不滿意地對朱標道:“標兒……”

“父皇,您有何吩咐?”朱標被朱元璋一叫,身子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

今天被朱元璋傳喚來,他來即看見了朱元璋的臉色。

這明顯的不對的臉色,怎麼看,怎麼都讓他覺得朱元璋今天心情很不好。

朱元璋一旦心情不好,那邊預示著大麻煩即將到來。

朱元璋看見戰戰兢兢的兒子,眉毛一擰道:“標兒,你可跟老子性格完全相反,你這樣儒懦怎麼在將來統領權臣?”

在他心裡,這個儒雅的兒子不能駕馭李善長胡惟庸這樣的腹黑大臣。

在他心裡,盤算著應該找個什麼罪名,把兩人給辦了。

兩個大臣在之前一直戰戰兢兢的過日子。

以為自己的好日子即將到頭,卻沒有想到,他想多了。

完全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最近兩人比較高調,並且還自詡功臣起來。

這兩人一旦得志,就忘乎所以。

“張松最近友好什麼動作?還有咱家吩咐的任務,你讓他辦得怎麼樣了?”

朱標看了一眼朱元璋道:“父皇,兒臣覺得張松是個人才,您……”

“我對他是又很又愛,你能明白咱家的心嗎?還有不要顧左言他,回答我的話!”

朱元璋不高興,面對這個兒子,他定點的好感現在都沒。

主要是他對這個兒子不能雄霸比較擔心。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們,隨便抓個出來,那個不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

能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人,怎麼看,怎麼都覺得厲害。

既然是很厲害的人,那麼換句話來說,輕鬆地就能把他幹掉。

朱標心裡所想,無外乎給自己及培養人才,將來繼承江山好有班底。

“文臣看起來危害不及武將的破壞,但是文臣的腦子很好使。這點,希望你記住!”

朱元璋是在給朱標提個醒。

不然的話,將來文臣形成一個集團。

互相為利益,架空皇帝的權力,將來大明岌岌可危。

不要以為這事很簡單,歷史上短暫的王朝不是沒有出現過。

“兒臣記住了……”

“恩,去忙吧。多觀察張松這小子。不要被他表面給糊弄了。將來……”朱元璋本還想說些啥的時候,忽然擺了擺手示意他離開。

朱標行了個告退禮,在離開之後心情很沉重。

他不明白的是,像張松這樣的人,父皇為什麼也不放心?

人大概在得到皇位之後,都會對身邊的人產生巨大的心裡壓力。

總會有種,總有奸人要害朕的想法。

別人不知道,但對張松朱標是一萬個放心。

他的心鏡跟朱元璋不一樣。

畢竟沒有親手去殺人,只是一個旁觀者。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朱標在第三天的時候去找了張松。

張松已經把計劃書些完畢。

當朱標拿到計劃書之後,臉色驚訝。

“沒有想到,張兄弟竟然寫得如此的好!”

“好是好,但我總覺得有些美中不足。”張松對自己的計劃任然抱有一種遺憾的態度。

“已經夠好了!張兄弟何必妄自菲薄?”朱標將計劃書收起道,“我要回去覆命了。這是五千銀票。”

本想給張松大明通寶。

但大明通寶的購買力實在是令人唏噓。

就此作罷。

張松有些遲疑,沒有伸手去接銀票。

“怎麼了?”對此,朱標很意外。

這小子之前不是一個財迷的形象嗎?

這會兒怎麼回事?

竟然不伸手去接銀票?

“之前我們談好的是四前兩銀票。怎麼多給了一千兩?”張松很奇怪地問道。

朱標笑道:“你這計劃書寫的很好,本人臨時決定多給一千。”

經過朱標的解釋,張松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點頭道:“不錯,總算是沒有枉費我的努力。”

“好啦,我們的聊天就此結束。”張松挖了挖耳朵道。

朱標笑了起來:“你也收斂點,你所做的事情太出格,很多人對你不滿。讓皇帝陛下知道了,他很難做。”

“他恐怕早就知道了。我這樣的縣令,他不知道就不是老朱了!”

“老朱?”朱標聞言駭然。

這小子竟然對皇帝陛下如此不恭敬,真是該死……

張松大大咧咧的道:“再見!希望這道策略能幫你取得一萬兩的收入。”朱標聞言沒有摻點摔倒。

這小子,真是掉進錢眼去了。

張松之所以這麼說,目的是不讓朱標懷疑他已經對他產生懷疑。

“如果說你能見到大明高層,希望能改革大明寶鈔。”張松忽然想起大明寶鈔的弊端,於是對他說道。

“改革大明寶鈔?”朱標對此聞所未聞,簡直當成而來新聞來看。

“是的,大明寶鈔太容易作假。這也是民間為什麼不喜歡大明寶鈔的緣故。甚至沒有全國數得上號的錢莊的銀票有價值。”張松一言點破大明寶鈔其中的弊端。

作為太子,對大明寶鈔的弊端也是瞭若指掌。

但是改革談何容易?

因為沒有相關的技術。

想要改革,跟說夢話一般。

“你有好的辦法?如果說你能做到,那將是大明的革新啊!”朱標直愣愣地看向張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