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聽到朱標的話之後,不由得搖頭哭笑。

他所使用的鐵殼船是系統獎勵的,而那卡車可是系統商店買的,即便是把大明的國庫全部交給他充值成系統植。

那你買不了多少輛卡車,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能夠生產卡車。

這種車的運輸能力非常強大,能把南北的貨物運到需要交易的地方。

當然水網密集的地方可以用鐵殼船鐵殼船一隻船裝上貨物的話可以載重十幾萬噸。

船運的費用比陸運的費用要少得多。

如果要長途運輸的話,建議還是要修建鐵路。

當當中談到鐵路的時候,朱彪以為是將鋼鐵鋪成路面的那種路。

“就是修建鐵軌像樓梯一樣的放在地上,一種車子掛載著幾十個大鐵箱子長途運輸!”

雖然經過張松的解釋,滑鼠仍然聽不懂。

於是張松就找了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張草圖。

朱標看了之後不由得拍手叫好。

“這種運輸一次效能運輸多少貨物?”

“十幾萬噸沒有問題。”

“十幾萬噸的我的天!”

大明沒有噸位的說法,張松直接把現代的重量公式運用到了大米,之前張松說噸位,朱標完全聽不懂,不過聽他的解釋之後,朱標也就能聽懂了。

“當然這是沒有水網的地方,就採取鐵路的方式運送,如果有水網,水運比鐵路運輸還是要便宜很多。”

“大運河雖然貫通主要的水網,但我覺得金陵這個地方不適合建造都城,能不能把都城遷都一下?”

朱元璋這一代老人,想要錢多的話幾乎就是夢,但是主角上臺之後,他第一件做的事就是遷都。

“現在的燕地是最好的,也就是燕王府所在的地方……”

說道燕王,朱標就想起四弟朱棣來。

“我不知道它在海外那一塊飛地,經營的怎麼樣了。”

“我已經拜託我的手下盡力協助他,我相信那一塊地方很快就發展起來,並且能夠成為跟大明坂都一樣大的地方。以後把你的子孫後代都紛紛到海外去,如果分封在大明本土,你的子孫後代太多了,那就供養不起了。”

張松曾經用數學給朱標演示了一下,現在的朱元璋二十五個,兒子二十五個,兒子又生二十五個,二十五個再升二十五個……

子子孫孫都封王的話,兩百年過後,朱姓子起碼一兩千萬。

而每個王爺都有朝廷給的俸祿。

這些錢都是來自於老百姓。

所以說,就單單給這些王爺俸祿,就會讓大明的財政吃緊,還別說軍隊以及官員皇帝的用度。

“最開始的時候我父皇就是不允許你把所有的朱姓子孫都派遣到飛地當王。畢竟咱們出家如果不住在本土,萬一本土有變,他們來勤王的話……”

“有了現代化交通工具,什麼距離都不是問題了,哪怕是在一兩千公裡之外,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到達。”

剛剛說的這種交通工具當然是飛機,但是還沒有完成基本的工業,根本就無法生產飛機。

這三年的時間準備張松要努力的完成大明基本工業建設。

當然飛機這種是最後搞的事情,陸地上跑的車,這比較容易搞,天上飛的飛機那就難搞了,首先飛機的引擎就不是簡單的東西。

據說這玩意兒跟研究原子彈一樣很複雜馬。

“這張圖紙我想拿回去給父王看看,你沒意見吧?”

朱標想把鐵路的簡單圖紙給朱元璋看看,讓朱元璋決定要不要在區域性的地方修建示範鐵路。

“你拿回去給陛下看看吧,如果修了鐵路,有時候水路無法運輸到的地方直接陸地運輸,比如說攻打戎族的時候,糧草直接用火車運輸,那樣可以節約很多糧食和時間。”

這一點朱標也想到了,只是他不能夠說這些話。

因為他只是個太子,做太子的就要處處低調,因為上面還有他的老子朱元璋。

雖然說朱元璋現在已經把一部分政權放給朱標在處理,但是朱標從來不敢囂張。

他每次都要進宮將自己處理的結果告訴朱元璋,讓他最後定奪。

他處理事情有理有節,朱元璋非常滿意,所以把越來越多的權利都逐步的放給朱標在處理。

作為老皇帝,要手把手的教會自己的子孫,如何管理大臣和天下的子民。

如果說不把這些教誨子孫就相當於動物,生了後代不教會他如何覓食一樣。

那麼這個後代一定會活活的餓死。

“那你快去快回,我可在等著你。如果陛下批准了,我想把金陵各個縣用鐵路連到金陵。”

“那時候那些大臣絕對會極力反對,說你又動了大明的龍脈。”

“大明的龍脈是天下百姓百姓擁護大明,大明才能夠長久的存在,每個王朝最後都是被天下百姓所拋棄的……”

其實這些書標當然懂,作為朱元璋多多少少還是迷信龍脈之說。

“我就去了,等我的好消息吧。”

朱元璋有了一千萬兩銀子充值的系統值,他就多買了很多卡車,一級挖掘機,推土機,夯土機。

一共加起來有二三百臺,一千萬輛所購買的系統折舊一下花了一半,剩下五十多萬系統值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真的是花錢如流水呀,每一個大工程都是血淋淋的鋪墊…”

張松是未來穿越過來的人,所以他對於基建是非常的明白的,要想互相修路,只要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那麼大明不想富裕也能富裕。

這並不是因為他多聰明,而是因為他是個穿越過來的未來人。

以未來人的思維和見識,在這樣的封建時代,當然是開了先河。

朱彪將張松畫的鐵路草圖以及鐵路上行駛的火車圖樣交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看到這種新奇的玩意兒之後陷入了沉默,大約十幾分鍾之後他才緩緩開口。

“這東西修起來一定會穿山跨河吧?”

面對朱元璋的追問,朱標如實回答:“是的,父皇。張兄對我說,是要修建隧道,所謂的隧道就是把一些山藥穿洞。至於河流,那自然是要架設幾乎像把大河攔腰斬斷的大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