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縣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百姓過得如此水深火熱,他這個做皇帝的真的不稱職。

“我推薦張松接任他,做兩個縣的縣令綽綽有餘。”

朱院長聽到朱標的建議,驚訝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

“在盤古開天地以來,沒有哪個縣令能夠兼任兩個縣的縣令。”

“父皇是千古一帝,自然要別具一格。”

朱標不由得拍起馬屁來。別人的馬屁,朱元璋或許不接受,但自己兒子的馬屁他還是願意聽的。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佔領石河縣的縣令,俸祿回到八百石……”

朱標的這個建議,解決了張松因為俸祿吐槽。

畢竟他也不想罰張松俸祿。

張松接到聖旨之後,他也是驚訝萬分,沒想到朱元璋竟然讓他做兩個縣的縣令。

“恭喜老爺,你的俸祿又回來了。”

玉蟬露出一臉興奮的表情。

“高興個鬼我又有的忙了。”

對於做官張松根本就沒有興趣,別人做官是撈錢或者撈名利。

他覺得做官是個累贅,不如找一個沒有人的海島,當一個自由的島主。亦或者找一塊沒人的地方開發,自己來當一個地方的國王。

這件事情已經就這樣了,他根本沒有辦法,所以只能夠來之則安之。

如果不答應,那就是抗旨不遵抗旨不遵的後果很嚴重。朱元璋這個人有點奇怪,對於他的好你不答應,那他就非常的記恨在心。

“所以呢,能者多勞。”

“更所以呢,躺平更好。”

三個人就這樣說說笑笑,一直到傍晚。三個人才去縣衙。

“本官處理這裡一定要按照我的辦法來處理。”

之前那個眯眼兒,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因為他聽到了張松是朱元璋親自下旨的縣令。

他不跑的話肯定就會完犢子。

張松來了石河縣之後,大刀闊斧改造了一番將,那些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留在了縣衙,那些吃閒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全部開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後就寫了一張告示,招納人才。

“沒想到大人你走到哪裡就把這種搞到哪裡,石河縣這麼窮,哪裡有財政支援這麼多人的飯碗?”

“這個你就不要操心了,本官自有辦法。”

張松所謂的辦法當然是從六合縣調集物資和資金支援這裡發展。

朱元璋也是看到了這點,所以才答應朱標的建議。

“這種辦法就叫做朝廷不撥一分錢,然後讓地方發展起來。”

玉蟬也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在大明開國幾年之後,朝政依然是缺錢。

所以說朱元璋這個老扣能省則省的原則下,他就採取了朱標的策略。

六合縣調集了二十多萬白銀,首先就是修建基礎建設什麼道路交通水運碼頭。

以及那些沒有住所的百姓,由於他們都安排了房屋建設。

二十萬兩白銀,投入這些轉眼間就沒了影子。

“基礎建設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窟窿,投入巨大,見效非常的慢,還不如建設一些馬上就能立竿見影的民生工程。”

林真真見張松這麼折騰,不由得吐槽他太會消耗銀子了。

“基礎建設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好的道路交通沒有好的碼頭。一切都是白搭,這些搞好了,也很快就能夠見到經濟效益。”

想要富先修路。這條策略是絕對沒錯的。

在江南這種地方,道路交通其實還是很方便的。

畢竟在南宋的時候,南方已經就是經濟重區。

朝廷也投入了大量的建設,只是道路和運河等等堵塞了而已,需要修整一番就可以投入使用。

張松招募的人才有經濟方面的人才,讓他們學習數學有建設方面的人才,讓他們學習建築。

因為這裡距離六合縣相當的遠,所以張松決定開一個分館在這裡。

“沒想到你又要搞學校了。”林真真也是無語了,他覺得張松應該消停一點,別地方的官員根本就不會抄這種蘿蔔淡操心。

他張松經常抱怨自己事兒多,所有的一切不是他自己找的嗎?如果他安分一點也不會搞這麼多事兒。

“當然啦,數學是萬學之門,只要學好數學,一切都好辦。”

“聽說你把皇太孫都拿叫去學數學去了。我們的皇帝不會怪你,每個皇家子孫都學的儒家學說。你這種數學一定讓那些儒學者很生氣很生氣,你肯定是天下啊這些儒家的敵人呢。”

張松聳了聳肩,無所謂的道。

“我的敵人很多,早就已經數不過來了。再多幾個又何妨。”

玉蟬皺了皺眉頭擰了一眼,張松說道。

“他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

“好啦好啦,如果你想我找一點事就不幫我,不想我找一點事就幫我吧,我有好多事情需要處理。”

因為張松發現百姓們喝的水井的水有汙染。

決定修一個自來水廠,然後讓每家每戶都通上自來水。

這當然是一個巨大的開支。

於是他就親自演算了一下需要的東西。然後把水引用到每家每戶需要耗多少資金?

算了一個晚上,他知道了大概數字。

需要整整的十萬兩白銀。

引水工程當然是從長江引水,然後利用現代處理工藝將自來水處理成可飲用水。

他這個工程處於劃時代的理念。

因為很多人都沒有見過處理過的自來水。

加入的那些東西,每個人都不知道能不能喝。

石河縣的地下水已經汙染的很嚴重。

主要是這裡的稻田太多。每個人挖的水井都在稻田的旁邊。

雖然說現在沒有使用化肥。但所使用的農家肥也相當的汙染水源。

所以說石河縣一直被一種怪病困擾,而怪病的起因就是因為他們的飲用水不乾淨。

既然已經作為這裡的縣令,那自然要為百姓的健康著想。

既然要花十萬兩白銀,那就花十萬兩白銀嘛。

張松說幹就幹。

因為他召集的人才裡有很多人工巧匠,所以將這些人才聚集到一處,將圖紙分發給他們。

讓那些看得懂的本來帶領他們修建自來水廠。

自來水廠建在長江邊上。

用大型水車將水引到高處。

然後經過很多處理流程將江裡的水處理得能夠飲用,才經過水渠,放到每家個村,每個村用陶管引導自己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