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退一步吧,不要太過於步步緊逼!”知府說起來了中間話。

在這個時候他不再說話,那就顯得有點任由對方唇槍舌劍。

他在邊上看笑話的嫌疑。

他最害怕兩家的勢力都對他有意見。

張松這個人是跟朱元璋有直接利益關係的人,而朱元璋現在非常偏袒張松,換句話說,現在的當中是朱元璋的紅人。

而趙家在整個山西府也是舉足輕重的家族。

兩者之間的力量都非常強大,它作為一個夾縫中生存的人,不得不考慮兩個人的情緒。

任一個人對他不滿意,他將會很糟糕。

話說這傢伙心中早已明了。

只是明白人不說假話。

只要大家都讓一步,那麼就很好解決問題。

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張松決定會把大明的利益放在前面。

他又不是第一次這樣做,每次都是首先考慮大民的利益,再考慮其他的利益。

這也是朱元璋非常欣賞他的原因。

倘若每個人都像張松這樣子心繫,天下以天下為己任,那朱元璋這個皇帝將會做得非常的輕鬆。

事實上這不過是理想而已,現實就是像趙合這樣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了。

以至於朱元璋每天都感覺到身心疲倦。

每在心裡天都把這些自私自利的大家族罵了一百遍。

所以朱元璋一直在找一個契機。

等時機成熟,他絕對不會好好待見這些大家族這些富人。

歷史上,在洪武朝有一個富人在那裡顯擺。

寫了一首詩,大概就是皇帝忙得很,而他在五更雞鳴的時候還在,失眠被裡享受舒適的睡眠。

這一首詩傳到朱元璋的耳朵裡,朱元璋大發雷霆,於是就把江南這些富商全部遷徙到了山西洪洞。

這一次移民事件是歷史上有據可考的。

這些富商到了洪洞縣,真的是悲催又悲催呀。

要是早知道,朱元璋這個人不按常理出牌,他們這些富商就夾著尾巴做人,要多麼猥瑣就有多麼猥瑣,絕對不敢在那裡逼逼。

炫耀自己的富足生活。

張松很想把這些事情告訴這個頑固的老頭趙合。

但想了想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些人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呀。

有些人就是這樣子給他一點實實在在的教訓才有意義。

但當兄不明白的是,這老頭子都活到了那個年紀,為什麼還沒有明白。

朱元璋可不是前朝,那些皇帝會對大家族們容忍。

但凡是跟他出兩張叫板的人從來都沒有好下場,你這些大家族,他想要收拾的話,不過就是一句話而已。

作為皇帝一個人的權利足以顛覆整個天下。

區區一個家族敢在皇帝面前耀武揚威,真的是覺得別人把你沒辦法一樣。

一兩個家族被幹掉,對整個大明王朝而言無傷大雅,甚至連汗毛也算不上。

可惜的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趙合一點也不懂。

他還是以前的那種思維認為大明王朝需要他們這些大家族。

唐朝表面上看起來是李家的天下,實際上是關隴貴族的天下。

在武則天上臺之後,才把這些關隆貴族逐漸消滅。

以後的朝代就是文官集團的天下。

宋朝就是文官集團,非常發達的一個王朝,皇帝的權力被大臣們拿捏的死死的。

宋朝的皇帝是最窮的皇帝,也是權力被限制的最死的皇帝。

結合前朝這些事情,朱元璋絕對不會犯他們的錯誤。

之所以現在沒有動他們這些大家族朱元璋現在有好多事情要做,抽不出空時間的對付他們,想讓他們蹦達幾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說知府!你就不用說這些廢話了,我就簡單的告訴趙家……你們這些大家族…不要得意太早,皇帝陛下絕對不允許你們這些大家族制約朱家!”

話談到這個份上就相當敏感,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岔開話題。

明朝的錦衣衛遍佈天下。

他們很擔心自己的身邊就有一個錦衣衛的人。

跟隨他們多年的僕人,說不定就是錦衣衛的線人。

要把他們這些談話報告上去,保不定過幾天就會人頭落地。

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水痘變得非常敏感,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不敢太過於囂張。

朱元璋對於這些大臣的管控非常的嚴厲。

只要稍微觸犯了他的利益和他的脾氣。

那麼將會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當討論到可能會觸犯到朱元璋逆鱗的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把話題岔開。

當然除了張松之外,張松不管朱元璋高興不高興,他只要想說就敢說。

像這種事情張松又不是沒幹過,他幹過很多次。

每一次都能夠被朱元璋容忍。

剛看見趙家家族和知府一而不談這些事的時候。

張松嘴角露出一抹彎月般的笑容。

“小子,你竟然敢如此放肆,難道說就不怕被砍掉腦袋!”趙合不解地問道。

“那是對你們而言,對於我而言朱元璋皇帝絕對不會殺掉我。”

“你就別吹牛逼了,朱元璋這種皇帝可是睚眥必報,眼中容不下不得忤逆他的沙子……”

不得不說知府說的話很有道理,但在張松這裡就變得沒有道理了。

他就是大明王朝的另類,說了很多讓朱元璋生氣的話,都沒有事。

不過這是大明王朝的邊關,這裡的訊息通常很閉塞。

金陵發生什麼,這裡很可能過兩三個月才知道。

因為訊息的不對稱,所以知府絕對不相信,張松說的話是真的。

按照他們的邏輯推理。

就剛剛那種話,注意把張松的腦袋搬家。

“你們信不信都無所謂了,反正今天我一定要說明我的立場,那就是土豆絕對要在山西推廣!”

“這種新型產物,我大明王朝的人從來沒有當做主糧使用過,要是出現什麼中毒,不良反應後果屬於承擔?”

張松笑而不語。

“所以說大明王朝建國十多年了,但是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因此朱元璋每天醒來就是如何絞盡腦汁,讓天下普通百姓都能吃得上飯!”

知府大人還是比趙家家族懂得多,他立刻就替張松打圓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