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在想什麼?朱元璋當然一目瞭然。

只是他沒有說出來,而已如果把這件事情說出來。

那他這個做老子的人就顯得沒有意思。

他想敲打敲打朱標。

讓他不要啥事兒都提張松著想。

這小王八蛋,又不是咱們老朱家的人。

太子朱標,害怕朱元璋真生氣,爭一刀把張松咔嚓了。

朱元璋雖然很生氣,恨不得真的一下咔嚓張松。

但絕對不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

生氣完了也就算了,畢竟自己的兒子非常喜歡張松。

未來大明的希望在自己的兒子身上,更在張松的身上。

父子倆商量了一會兒,之後還是答應了張松的請求。

張松在家裡面。

面對玉蟬和趙雨荷的嘀咕呢。

“凡事可以再一,不可再二。大人想得美,我想朱元璋一定不會答應你的請求。”

“是嗎?”

張松根本不相信。

朱元璋的脾氣,他搞摸得一清二楚。

“當然,你以為那老頭子很好受,我見過他幾面,非常固執,非常有自己的原則性,他是一個勞模皇帝,怎麼可能答應你甩手離開?”

趙雨荷搖頭嘆息道。

張松沒說什麼,在他們陷入談話僵持的的時候。

朱元璋身邊的老太監到來。

這個群老家夥,張松對他沒好氣。

主要是他的樣子總表現出來想揍他一頓的衝動。

總以為能猜中,但這個老太監來了後,足以說明朱元璋已經答應了。事情已經搞定,那麼接下來就是怎麼的計劃出行了。

張松的心底早就計劃著用鐵甲船穿越京杭大運河。

然後從連線大運河的黃河溯流而上。

去山西。

張松見老太監來了,也沒有主動招呼。

這個老家夥給他的感覺和不妙,很不喜歡這個老太監。

張松不喜歡,他的家人一樣的也不喜歡。

故此,只能是讓他宣旨完畢,自行離開。

這個老家夥在離開的時候,不忘記朝著張松的衙門啐了一口。

這傢伙真搞笑,也很悲劇。

作為一個在朱元璋身邊長大的人,怎麼能如此沒有見地?

沒有了氣魄?

跟個小人一樣……

事實證明,有些人,即便是把他送入天堂,也不可能造化成一個很厲害的角色。

但是老太監就不行。

他的格局不行,整個人的行為也就拉胯。

張松的心情很好。

故此,對這個太監走在門口啐了一口的事情,絲毫的沒有在意。

張松在得到了朱元璋的意思之後,他立刻準備了一番。

在澎湖島的人,早早的已經把鐵甲船送到了金陵渡口。

一行人上了船之後,最為好奇的,像個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玉蟬,圍繞這一艏鐵甲蒸汽船靠了好幾圈也沒有看夠一般的……

“這傢伙,真心的讓人呢鬧心啊!”

看著玉蟬那神情,眼神裡總露出幾分的不解。

不就是一艏鐵甲船嗎?

這貨怎麼的就看不夠了呢?

心中萬分的好奇的同時,也很奇怪老爺怎麼有這樣的一艏船?

趙雨荷一樣的吃驚。

跟著張松生活了三年了,她也不知道張松有這樣的一艏鐵甲船。

而且,這船根本的不需要人來推動。

而是他在書房搞的那種蒸汽機在推動。

只需要幾個鍋爐手在機房不斷地往爐膛裡新增煤炭就ok了。

現在張松把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使用,很快就會穿入朱元璋的耳朵裡。

那時候,朱元璋不知道會怎麼的生氣呢。

畢竟,他最不喜歡的就是有臣子對他隱瞞。

他可以隱瞞,但臣子不行。

這是朱元璋的逆鱗。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

趙雨荷當然想到了這點。

她不斷地暗示張松,被朱元璋知道了這事,你還想活著嗎?

張松看著趙雨荷,只是淡淡地一笑。

然後什麼也不說。

這船很大。

在船上喲張松在澎湖養著的私家兵。

這些人對外,叫著行商護鏢鏢師。

不然,叫親衛隊。

那不明擺著讓胡惟庸一些人抓住了把柄麼?

護鏢鏢師,怎麼是很好的藉口。

既然是護鏢的鏢師。一行人,也頂多只有五十名。

多了的話,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

張松自然的很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關乎什麼……

別人肯定會對他所做的事,在朱元璋面前說三道四。

他的成功與否,絕對的取決於朱元璋。

朱元璋當然不會那麼傻。

把別人的額流言蜚語當成真的。

張松真的心懷不軌。

他早就去海外飛地呆著。

只要悄咪咪的跑去美洲那邊,那麼天高皇帝遠,他朱元璋縱然是本事再大,也是鞭長莫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呢,張松根本不會造反什麼的。

他真的是想早飯呢,那他張松會很簡單的按照自己的行為去做。

並且,還是明著讓你看著他怎麼的操作,而你絲毫的辦法也沒有。

張松早就已經猜透了朱元璋的心,所以在剛剛趙雨荷說出的那些,張松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對於張松而言,他想做的其實很簡單。

簡單得簡直不能再簡單了。

話說船隻一隻朝著西北方向前進。

一路上,被跟鐵甲船擦身而過的船隻,都像是看西洋鏡一般地看向張松的船。

畢竟他們生下來,即便是一輩子的老船工,也沒見過這奇怪的船。

船隻上有三隻高大的,在噴黑煙的煙囪之外,還比他們的船隻巨大。

這船隻把他們的船隻放在張松的船隻邊上一比較。

他們的船就跟你玩具一樣。

就算是大明寶船。

在張松的船隻面前,也略小三分之一……

這一路上的,張松簡直就是在招搖過市。

“我們是不是有點太招搖了啊?”

經歷了這幾天的事,玉蟬逐漸的對鐵甲船適應了。

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船隻經過留下的感嘆。

張松聳了聳肩道:“沒辦法啊。要是能在短時間趕到山西,我絕對的不會使用鐵甲船。”

趙雨荷沒有說話。

在她看來,當今陛下不會因為張松藏著鐵甲船而生他的氣。

相反而言,他會很支援張松的行為。

他這次來山西,是想山西等省份大量的種植馬鈴薯。

一但馬鈴薯在西北諸省大規模種植。

大明再也不會依賴美洲的你糧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