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還是一如既往的該幹嘛幹嘛,儘量顯得像個正常人一樣。

張松所想的就是毛驤一定是敲山震虎,打草驚蛇,讓他露出破綻。

這傢伙也太小看自己了,奔著衝網路論壇出來的精英人才怎麼可能會這一點想不到。

除了逛歷史論壇之外,他還喜歡看名偵探柯南。

人家柯南那些破案手段,雖然說看起來有點小文化,但有些東西說的也非常有道理。

人活著就要取長補短,不斷的彌補自己的短板,讓自己儘快成長成一個厲害的人物。

所謂人物就是能夠攪動歷史風雲,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那種存在。

而不是做一個小角色。

小角色往往都不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

這樣活著實際上很悲劇,也很悲催。

當初不想做這樣悲催的人物。

他想做一個大人物,一個跟朱元璋一樣,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掌握別人命運的人。

他覺得做這樣的人才叫做人,否則的話,把自己的命運完全的寄託在別人的身上的人,早晚有一天失去了依靠,那樣非常的悲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做這樣的人就跟寄生在某些植物和動物身上的動物一樣。

當這個植物和動物死掉,它也就無所生存。

玉蟬見張松的綠豆粥被林珍珍吃掉說要去再做一碗,張松搖頭說自己還要去新學堂,就不用了,隨便在路邊上吃一個飯算了。

說完就穿上便裝,因為不是去縣衙,就不用穿官服。

走上大街,張松騎著高頭大馬,漫步而行。

全身作為一個不吃早餐的人,穿越大明王朝之後也不怎麼喜歡吃早餐,如果某天想要吃。

那純粹是心血來潮。

張松就這樣騎著馬,走著走著忽然走到一個攤販面前那個攤販做的食物,把它給吸引到了。

前身雖然是一個再難,但是他有一個生存技能,那就是在網上看,美食看好了之後,一見就能夠讓快遞員把快餐送到自己的住處。

穿越到大明王朝之後。

雖然說沒有外賣可以點。

但整個大明王朝也有可圈可點的美食。

尤其是江蘇一帶的春捲。

這個做春捲的小哥身材非常矮小,大概一米五六左右。

長得乾瘦乾瘦的,有點不像大明人。

不是不是因為他做的春捲吸引了張松。

而是他的長相吸引了張松。

因為倭國人大多數都只有一米五六。

大漢朝的時候皇帝因東洋那邊來的使者要求陛下賜他們國名。

大漢皇帝見東洋使者長得非常矮小,於是就取名為倭國。

這個國家的人他只佩服比他強大的王朝,那個時候的大明王朝在倭國人看起來根本就不算啥。

因此外國人經常騷擾大明海疆。

大明海疆因此被倭人騷擾的不得安寧。

到了清朝之後直接閉關鎖國,沿海漁民後撤三十裡,所有人不得出海打魚。

這樣的做法簡直就是傻子才這麼做。

如果真的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唯有將對方打的直接趴在地上叫你爹。

有些國家你越是讓他們,他們就越是浪的一逼。

只有足夠強大的軍隊,展露自己國家的雄風,才能夠讓對方臣服和膜拜。

張松在他的面前停下來,不斷的打量著他,讓這個春捲老闆感覺渾身不自在,如同有千萬條蟲子在身上攀爬一樣。

“張大人,你要買小人的春餅嗎?”

張松沒有回答。

直接對他搖頭。

張松這樣子讓這個老闆感覺到如芒在背,他剛剛看他的眼神就彷彿要看穿他的本質一樣。

如果一個人擁有如此強大的洞察能力,無論是誰站在他的面前,都感覺自己如同裸奔一樣。

“張大人既然不買咱家的春餅,那麼你站在我的他面前,實在是有點妨礙做生意呀!”

張松見他這麼說覺得也是,於是開口問道。

“我觀察你的相貌,不像是俺大明的人。你應該是東邊的海島來的人吧?”

在大明初葉的時候,東陽那邊的人還沒有大規模在大名,沿海地區騷亂。

不過也有不少的東陽人潛伏在大明,為了他們後續所做的事謀劃。

這個國家的人做什麼事都非常精細。

他們要搞事兒,首先就要把大明的版圖以及風土人情全部摸得清清楚楚。

如果說不摸清楚的話,絕對不會有所動作。

作為一個穿越到大明王朝的現代,人對這個國家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這個老闆的相貌引起了張松的聯想。

覺得這個人並非是真正的春捲灘的老闆而是一個東陽那邊來的間諜,他來到這裡一定有所圖謀。

不過現在並不是要查他的時候,僅僅是需要打草驚蛇,讓對方有所行動。

於是就策馬離開。

控制了自己的密密衛兵,讓他們好好的調查一下這個春捲攤的老闆。

一路急辭,很快就到了新學堂。

張松是他們的老師。

第一節課訓練的就是他們,如何尊重老師。

老師上課之前要起立敬禮。

對於這種做法。

在古代學堂裡也是如此的。

古代的私塾。

私塾先生來給學生傳授課程的時候,學生也會起立敬禮。

不過就是數絕對不會喊起立敬禮。

在新式學堂裡喊起立敬禮的舊式學堂,這個課業班的班長。

他來帶頭喊起立敬禮。

其他的學生就跟著喊起立敬禮。

經過張松一番調教之後,這些學生表面上還是非常尊敬張松。

雖然也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對張松的話,完全置若罔聞。

每個孩子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張松並沒有責備他們的意思。

相反而言,總是對他們微微一笑。

不過看起來和藹可親,實際上張松在他們犯了錯誤要懲罰他們的話,也是微微一笑。

所以張松微微一笑總是讓學生覺得模稜兩可。

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就被處罰了,觸發之後張松會告訴他們做了啥錯事。

這樣一來二去,這些學生總是忌憚張松的微微一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新式學堂要舉辦三個月。

三個月他們就畢業走入社會,為整個六合縣添磚加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