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給你們減免百分之十。”

這百分之十還不如不給減免。

這真是活脫脫的大坑!

他們是案板上的魚,由張松任意差遣。

這使得這幾個人心情頓時不大好。

顧此他們看起來非常的讓人糾結。

沒想到張松還隱瞞了這一手讓他們,根本無從適從。

面面相覷的看著張松,想讓他給緩和一下。

可是張松根本就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的殘忍。

更何況這關乎到錢的問題。

現在金錢對於張松而言真的是很需要很需要的東西。

張松根本就沒有意思跟他們講的條件。

在之前張松看起來非常的和藹,可氣還會給他們讓很多利益,現在看來,之前的舉動完全是給他們挖坑。

而且是挖了一個大坑。

現在他們終於醒悟過來,但事已至此,也沒辦法了。

只能夠妥協。

這些富人們在張松的合同上簽字畫押後,陸續的離開了縣衙。

等走了幾百米遠之後,每個人都罵罵咧咧。

“這個張松實在是太可惡了,沒想到他會這麼做。”

“多行不義必自斃,我敢肯定他將來一定會被厲害的人收拾……”

說話的是一個看起來非常正常,但腦子卻不很好使的傢伙。

張松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他自己,怎麼會多行不義?

多行不義這句話應該應用在他們的頭上才對的。

時間匆匆,轉眼間又是五天過去。

孤兒院的事情緊鑼密鼓的進行。

這幾千古爾終於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但是對於孤兒院的管理卻非常需要人才。

林真真自告奮勇說她能夠管理孤兒院。

看看她那臉色,就知道對孤兒院一往情深。

將孤兒院託付給這樣的人,張松也非常安心。

於是就委託他管理孤兒院,是六合院孤兒院第一任院長。

由此張松沒少調侃她。

“你不快都不當了,卻想來做孤兒院院長……這要是傳到大理寺,不知道人家會不會笑你?”

林真真翻了翻白眼笑了。

“話是這麼說,但事情卻不是我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的……”

言外之意當然可明了。

意思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嘴巴長在別人身上,別人怎麼想,那都是別人的事情。張松沒想到她如此決絕。

說話和做事,這簡直就不是他的風格。

沒辦法,有些人註定就是這樣。

因為她些性格有跟張松想象。

那就是做自己的事情,不看別人怎麼說。

張松的這件事情很快傳到黃工朱元璋的耳朵裡。

“沒想到這小子收拾起夫人來還一套一套的。”

在一旁的主標默不作聲,他不敢說啥,作為太子最好就是沉默寡言。

話說多了可能會犯事兒。

對此他不敢多說。

一向喜歡聽朱元璋對張松評論的圖示,他只是心裡默默的數著數。

迄今為止已經是朱元璋第二十次誇獎張松了。

對於這個大明王朝第一刺頭而言,他沒有被朱元璋咔嚓,還真的是一個奇蹟。

有很多事情不能夠光看表面。

最深層的原因還是朱元璋喜歡張松。簡單的說張松太對脾氣了。

在這個世界上混。最難得的是有一個人欣賞你,而更難得的是大明王朝第一人欣賞你。

“標兒你怎麼看張松建立孤兒院,對夫人這麼不客氣。會不會讓這些富人抱團收拾他?”

朱元璋完全是在為張松擔心。

想起當初張松在朱元璋面前說的那些話,簡直可以誅滅九族。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好像根本就不反感張松了。

朱彪先是愣了愣。

接著說道。

“如果非要兒臣說道說道張松。那就用兩個字來形容,無賴!”

朱元璋聽到這話,不由得仰面大笑。

“沒想到我兒竟然會這樣評價他,我也想這樣評價他!”

看樣子張松在朱標和朱元璋的心裡是個徹頭徹尾的無賴呀。

接著朱標又說:“那些傢伙一定會找張松的麻煩,只是不知道我們要不要幫他一把?”

作為將來把他選入自己的宏股大臣,朱標當然非常擔心張松的安全。

這傢伙樹敵太多。

肯定會招來瘋狂的報復。

如果自己不靠在他的背後成為他強有力的靠山,整個大明王朝被他得罪的那些兇惡的人肯定會把他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你不要做多餘的事情。這已經足夠了。”

對於朱元璋而言,如果說張松不能夠處理這件事情,他何德何能當太子的宏股大臣?

朱標見朱元璋如此說,他也沒話可說,整個大明王朝的話語權和政權都掌握在朱元璋的手裡,他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物。

他作為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太子,卻也什麼都不是。

因為他沒有成為皇帝之前,只能夠聽從皇上的一切安排。

想到這裡朱彪還非常羨慕張松這傢伙非常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不用考慮皇帝的感受。

仰望整個大明,恐怕只有他才有這份特殊。

“對了,浩兒什麼時候去那小子的新式學堂上學?”

忽然間朱元璋扭頭過來看向他。

對於租號要學什麼學問,皇家的人早就有定論,無外乎就是經世紀國那些什麼平天下的文章。

向張松創立的數學作為主要學問,還是破天荒的頭一招回顧整個封建王朝,從來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

為此,深深地感受到了新式學問的,如神話傳說。

因為錦衣衛回報,朱元璋說這個心思學問,將來會給大明王朝培養一批算術,人才能夠將大明,國庫管理的井井有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元璋先把自己的孫子派去學習學習,然後看看效果,如果說效果非常好,那他會讓力部的官員輪番去張松的學校學習算術。

朱元璋的戶部都是各地精通算術的人才。

但這些人才都是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人。

因此每個人的能力都參差不齊。

如果說能夠系統的學習一下,那將會對大明王朝戶部官員質的跨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