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朱元璋對張松的依賴程度已經到了絕對的地步。

作為一個皇帝,他最討厭的就是依賴於某個人。

他洪武皇帝從來沒有服過天服過地服過人。

單獨對這個張松是個例外。

在草場上,他明顯的偏心於張松。

讓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他老豬的決心。

這更加刺激了胡惟庸和李善長的利益集團。

所以說接下來張松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呂家。

還有來自李善長胡惟庸集團的迫害。

現在張松所面對的最大的敵人莫過於是自己。

但他從來沒有後悔過。選擇跟這些大件大號的人做鬥爭。

很快的新年就到了。

在張松所提交的政策之後,整個大明度過了糧食危機。

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過年都有白麵大米和豬肉。

這是張松所提出的借貸政策。

雖然說這個政策有很多地方政府可以跟大財主和錢莊之間做空朝廷的賬目。

但這也沒辦法,畢竟人都是貪戀的。

只要有空子鑽。

這些人都會削尖了腦袋去鑽營。

所以說只能夠採取反腐措施。

查出一個就殺一個。

雖然說這種做法效果並不太好。

但是如果放任不管,整個大明王朝很快就會被貪官汙吏搞垮。

如果發現一起就處理一起。

還是有積極推動朝廷走向健康的作用。

張兄看著萬家燈火。

以及大街小巷的爆竹聲。

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大人吃年夜飯了!”

玉蟬站在張松的背後輕聲喊道。

張松從欣賞景色的思緒中回過神來,微微對著玉蟬笑道。

“蟬兒,過完新年,我想去海外。”

玉蟬怔了怔不知道怎麼回答,張松的話。

因為對她而言。

張兄如果能夠留在六合縣,那將會是很美好的事情。

可惜的是張松並不想留在六合縣。

雖然說之前答應過朱標。

這幾天想了之後,還是覺得親自去之前的地方發展一下還是有必要的。

這對於他而言絕對算得上是。不得不做,必須要做的事情。

對於張松而言,做了這件事情才能夠幫助大明擺脫千百年來,封建王朝所遺留的桎梏。

因為大明王朝繁衍幾百年之後,肯定有三四千朱姓子孫。

如果說每一個子孫都要朝廷供養。

那得多少白銀啊?

所以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朱姓子孫到全世界去開疆闢土。

只有朱元璋直系嫡孫。

才有資格留在大明王朝本土。

雖然說萬一皇帝沒有子嗣。

那將會是大明後繼無人。

所以說,這也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

不過眼前張松只想這麼做,至於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他覺得以後再說。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一個月當然新春也就過完了。

大家都開始計劃今年的事兒。

有句古話叫做一年之計在於春。

無論是農民還是當官的,都在忙活著今年的開頭。

只要開頭開好了,那麼就事半功倍。

所以說華夏人最注重的就是萬事開頭。

張松理所當然的以為,他找朱標去說一下情況,然後又跟著蒸汽輪機到達美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他找到朱標的時候,把這件事情對朱標說了一遍。

朱標板著一張老臉,情況非常的不好。

“上次不是說好了嗎?怎麼你又變卦了?”

面對這傢伙的話。

氣得他七竅生煙。

“之前我沒有想好,不過現在想好了,所以來找你就是告訴殿下,我今年必須要去一趟海外。”

說著張松就讓他和自己去碼頭。

到達碼頭之後,張松將所有的黃金和白銀給朱彪看。

滑鼠看見這些白銀和黃金。

嘴巴張得巨大。

“這起碼有一百多萬兩白銀和黃金吧!”

張松點了點頭表示差不多就這個數目。

他一直沒有奉獻給朝廷原因有二。

第一就是時機未到。

第二個原因嘛,當然是想拿在關鍵時刻當做籌碼,跟朱元璋和朱標談一談。

他深知這兩個人只要看到這些黃金和白銀,一定會放過自己去海外。

“所以,殿下,我一定要去那個地方發展一下,也好為大明的未來做打算。”

朱標聽見他這話。

覺得還有弦外之音。

“張兄有話說清楚。”

於是張松就把之前大明,那些王爺的數量在兩百年之後是多少?給他說了一遍。

如果兩百年後大明王朝的朱姓子孫有三四千萬,那麼這些朱姓子孫都需要大明的供養。

老百姓怎麼供養得起呀?

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開拓海外殖民地。

讓整個大明王朝由世界來供給。

還有一點,大明所有朱姓子孫都要自食其力。

不能只靠著國家來供養。

如果國家來供養他們更圈養的豬有什麼區別?

人一旦生存在幽默的條件之中,就會變得非常的頹廢。

即便是。前幾代朱姓子孫非常的不錯,但到了後期就會變得一無是處。

歷史是明鏡。

每一個歷史都會產生一個讓人的深思的問題。

所以說張松下一刻就告訴。朱標讓他多去看每個朝代的歷史,然後總結出每個歷史所帶來的教訓。

不要只看表面的文字表達,要看文字所隱藏的背後真相。

因為每個朝代的時光都不可能真正的把真相寫出來。

史官當然很想把真正的事實寫出來,但是皇帝可不允許寫真話。

史官們當然只能夠含蓄地將某些問題寫進去,而那些至關重要的問題直接一筆帶過。張松說的這些話都是肺腑之言。

朱標在聽了之後,猛然點頭贊成他的說法。

“真是沒想到我大明還有你這樣的忠誠之士。”

“別先只顧著誇讚我,你得想辦法幫我搞定呀。”

張松所期待的當然是怎麼樣給他放一年假。

“這件事情我必須回去給父王商量。還有你說大名寶鈔改革到底怎麼做呀!”

朱標忽然想起之前張松說要改革大明寶鈔。

“這件事情很難做。首先殿下要讓新疆種出棉花。這種紙張要用到棉花。而且不是華北平原所產的那種棉花,我要用的是長絨棉。

這種棉花在華夏沒有,必須要去海外尋找。”

張松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夠實話實說。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所有的材料都沒有,改革大明寶鈔就是一句空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